本文目錄一覽:
- 1、大學教學樓走廊寬度標準
- 2、教學樓樓梯設計規範有哪些
- 3、房屋建築學課程設計任務書 十八班中學教學樓設計 CAD圖可以發給我嗎
- 4、建築設計問題:下圖為一中學教學樓平面圖,其設計有一些錯誤或不當之處,請指出至少五處,並指正。
- 5、某幼兒園準備蓋一座新的教學樓,設計的建築方案如下:為了增加生活用房的面積,走廊凈寬度小於生活用房,在
大學教學樓走廊寬度標準
內走廊寬度不應小於2100mm,外廊及單面內廊的寬度不應小於1800mm。 行政及教師辦公用房不應小於1500mm。
走道高差變化處必須設置台階時,應設於明顯及有天然採光處,踏步不應少於三級,並不得採用扇形踏步。 外廊欄杆(或欄板)的高度,不應低於1100mm。欄杆不應採用易於攀登的花格。
走道的寬度,根據使用人員的人數,按照防火設計規範和學校設計規範的要求,確定疏散寬度。
教學樓走廊設在中間(走廊兩側均有房間或教室)或設在一側的走廊且安裝有窗戶封閉的,均屬於室內。設在一側的走廊不安裝窗戶封閉的,則屬於外廊。
擴展資料:
教學樓建築設計規範
一,總則:
教學樓建築設計尚應符合現行《民用建築設計通則》,及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規範。
二,總平面布局:
1,學校應有總平面設計,經批准後,方可進行建築設計。
2,教學用房,教學輔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務用房,運動場地,自然科學園地及生活區應分區明確,布局合理,聯繫方便,互不干擾。
3,風雨操場應離開教學區,靠近室外運動場地布置。
4,音樂教室,琴房,舞蹈教室應設在不干擾其它教學用房的位置。
5,學校的校門不宜開向城鎮幹道或機動車流量每小時超過300輛的道路。校門處應留出一定緩衝距離。
6,植物園地的肥料堆積發酵場及小動物飼養場不得污染水源和鄰近建築物。
三,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的組成與平面布置
1,中小學,中師,幼師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的組成,應根據學校的類型規模,教學活動要求和件宜分別設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學用房及教學輔助用房;普通教室,實驗室,自然教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史地教室,語言教室,微型電子計算機教室等。風雨操場應根據件和情況設置。
2,教學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單內廊的形式。
3,教學用房的平面組合應使功能分區明確,聯繫方便和有利於疏散。
四,普通教室
1,教室內課桌椅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課桌椅的排距:小學不宜小於850mm,中學不宜小於900mm;縱向走道寬度均不應550mm。課桌端部與牆面(或突出牆面的內壁柱及設備管道)的凈距離均不應小於120mm。
(2)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於30°。
(3)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2000mm;教室最後一-排課桌後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宜大於8000mm,中學不宜大於8500mm。教室後部應設置不小於600mm的橫向走道。
2,普通教室應設置黑板,講台,清潔櫃,窗帘桿,銀幕掛鈎,廣播喇叭箱,“學習園地”欄,掛衣鉤,雨具存放處。教室的前後牆應各設置一組電源插座。
3,黑板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黑板尺寸:高度不應小於1000mm, 寬度:小學不宜小於3600mm,中學不宜小於4000mm。
(2)黑板下沿與講檯面的垂直距離:小學宜為800-900mm; 中學宜為1000-1100mm。
4,講台兩端與黑板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00mm,寬度不應,小於650mm,高度宜為200mm。
五,美術教室
1,中小學美術教室宜設教具貯存室。中師,幼師美術教室宜由教室及教具貯存室,工作室,陳列室等附屬用房組成。
2,美術教室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美術教室宜設北向採光,或設頂部採光。
(2)對有人體寫生的美術教室,應考慮遮擋外界視線的措施。
(3)教具貯存室宜與美術教室相通。
(4)教室四角應各設一組電源插座,室內應設窗帘盒,銀幕掛鈎,掛鏡線和水池。
六,語言教室
1,語言教室宜設控制室,換鞋處等附屬用房。
2,當控制台設於鄰室時,二室之間應設觀察窗,窗的設置應能滿足教師視線看到教室每個學生座位的要求。
教學樓樓梯設計規範有哪些
1. 樓梯間應有直接天然採光。
2. 樓梯不得採用螺形或扇步踏步。
每段樓梯的踏步,不得多於18級,並不應少於3級。梯段與梯段之間,不應設置遮擋視線的隔牆。樓梯坡度,不應大於30°。
3. 樓梯梯段的凈寬度大於3000mm時宜設中間扶手。
房屋建築學課程設計任務書 十八班中學教學樓設計 CAD圖可以發給我嗎
目的和要求\r\n 通過本次設計使學生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上,能夠運用建築構造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繼續完成建築施工圖設計,了解設計的全過程。\r\n設計條件\r\n在上學期18班中學教學樓設計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細部構造的設計,並完成建築施工圖設計。\r\n設計內容及圖紙要求\r\n 用計算機按建築製圖標準規定繪製A1\\/A2圖紙,完成下列內容:\r\n平面圖(各層平圖),比例1:100(必要時,1:150)。\r\n(1).畫出教室、實驗室和廁所的固定設備,標註房間名稱。\r\n標註各部分尺寸:外部尺寸:三道尺寸(即總尺寸、軸線尺寸、牆段和門窗洞口尺寸)以及底層室外台階、坡道、散水等尺寸。內部尺寸:內部牆段、門窗洞口和牆厚等細部尺寸。\r\n(2).標註室內外地面標高、各層樓面標高。\r\n(3).標註軸線及軸線編號、門窗編號、剖切符號和詳圖索引符號等。\r\n(4).注寫圖名和比例。\r\n立面圖(主要立面和側立面),比例1:100(必要時,1:150)。\r\n(1).表明建築外形以及門窗、雨篷、外廊等構配件的形式和位置,\r\n 註明外牆飾面材料和做法。\r\n(2).標註邊線及編號,注寫圖名和比例。\r\n剖面圖1~2個,比例1:100。\r\n(1).繪出剖切到或投影可見的固定設備。\r\n(2).標註室內外地面、樓面、平檯面、門窗洞口頂面和底面和底面以及檐口底面或女兒牆頂面等處的標高。\r\n(3).標註建築總高、層高以及門窗洞口和窗間牆等細部尺寸。\r\n(4).標註主要軸線及編號、詳圖索引號,注寫圖名和比例。\r\n屋頂平面圖,比例1:200或1:300\r\n表示出各坡面交線、檐溝或女兒牆和天溝、雨水口、屋面上人孔等位置,標註排水方向和坡工。\r\n標註屋面標高(結構上表面標高),標註屋面上人孔等突出部分的有關尺寸。\r\n(1).標註各轉角處的定位軸線及編號。\r\n外部標註兩道尺寸(即軸線尺寸、雨水口到鄰近軸線的距離或雨水口的間距)。\r\n(2).標註詳圖索引符號,注寫圖名和比例。\r\n詳圖3~4個,比例自選。要求表示清楚各部分的構造關係,標註有關細部尺寸、標高、軸線編號以及做法說明等。\r\n門窗明細表和設計說明\r\n(1).門窗明細表中的內容有編號、名稱、洞口尺寸(寬*高)、數量等。\r\n(2).設計說明主要包括工程概況、設計標準、建築做法說明等。\r\n\r\n四、成績評定\r\n 課程設計的成績按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級評定。參考標準如下:\r\n 1、優秀\r\n ①工作努力,遵守紀律,表現好。\r\n ②能按時優異地完成設計任務,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理論和專業知識,在某些方面有獨特的見解。\r\n ③設計概念清楚,圖面表達清晰,書寫工整,圖紙齊全,符合要求。\r\n 2、良好\r\n ①工作努力,遵守紀律,表現較好。\r\n ② 能按時獨立完成設計任務,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n ③設計概念清楚,圖面表達較清晰,書寫工整,圖紙齊全,符合要求。\r\n 3、中等\r\n ① 工作努力,遵守紀律,表現一般。\r\n ② 基本能按時獨立完成設計任務,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r\n ③設計概念較清楚,圖面表達較清晰,書寫工整,圖紙較齊全,符合要求。\r\n 4、及格\r\n ① 工作態度及表現一般。\r\n ② 勉強完成設計任務,基本達到要求,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r\n ③設計概念基本清楚,書寫工整,圖紙基本齊全,基本符合要求。\r\n 5、不及格\r\n ① 工作不努力,表現較差。\r\n ② 未能達到規定的基本要求,設計中有原則性錯誤。\r\n③ 概念不清,圖紙不齊全或不符合要求。\r\n參考資料\r\n1.《建築構造資料集上》陳保勝.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4\r\n2.《建築設計資料集》(第二版).建築設計資料集編委會。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r\n3.全國通用及各地區標準圖集。
建築設計問題:下圖為一中學教學樓平面圖,其設計有一些錯誤或不當之處,請指出至少五處,並指正。
錯誤很多,其中能修改的:
1.每間教學用房的疏散門均不應少於2個。
2.教室門開啟不應遮擋有效疏散寬度。
3.所有外門(共兩處)應向外開啟。
4.所有樓梯間門(共兩處)應向外開啟。
5.次入口室內外連接處應設台階或坡道。
6.殘疾人坡道高差超過300應兩側設扶手。
沒法修改的錯誤,供參考:
1.教室為避免相互干擾應採用單廊。
2.衛生間面積嚴重不足。
3.教學用建築內應在每層設飲水處。
4.教學用建築每層均應分設男、女學生衛生間及男、女教師衛生間。
5.中小學校的衛生間應設前室。男、女生衛生間不得共用一個前室。
6.要設殘疾人衛生間。
某幼兒園準備蓋一座新的教學樓,設計的建築方案如下:為了增加生活用房的面積,走廊凈寬度小於生活用房,在
生活用房雙面布置時大於1.8米,生活用房單面布置時大於1.5米;配套服務用房雙面布置時大於1.5米,單面布置時大於1.3米;在幼兒安全疏散和經常出入的通道上,不應設有台階。必要時可設防滑坡道,其坡度不應大於1∶12。
一個房間的面積不超過60m2,且人數不超過50人時,可設一個門;位於走道盡端的房間(託兒所、幼兒園除外)內由最遠一點到房門口的直線距離不超過14m,且人數不超過80人時,也可設一個向外開啟的門,但門的凈寬不應小於1.40m。
劃分方法
建築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套內使用面積
(1)建築面積: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2)使用面積: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
(3)輔助面積:建築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佔的凈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築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
(4)結構面積: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的牆、柱等結構所佔面積的總和。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建築面積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