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在Python中,十進制浮點數可以使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其中1.e表示的是10的1次方,即10。因此,1.e3表示的就是10的3次方,即1000。
x = 1.e3 print(x) # 輸出結果為1000.0
同樣,1.e-3表示的是10的-3次方,即0.001。
x = 1.e-3 print(x) # 輸出結果為0.001
二、使用1.e表示小數
除了用1.e表示整數外,還可以用它表示小數。
x = 1.e-1 y = 1.e-2 print(x) print(y) # 輸出結果為0.1和0.01
在表示小數時,1.e後面的數字表示小數點向右移動的位數,負數表示小數點向左移動的位數。
三、1.e在科學計算中的應用
在科學計算中,經常使用1.e來表示十進制浮點數。
a = 3.14 b = 1.e-3 c = a * b print(c) # 輸出結果為0.00314
以上代碼中,變量a表示圓周率,變量b表示0.001,變量c表示a乘以b的結果,即0.00314。
在科學計算中,經常涉及到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數值,使用1.e可以極大地方便計算。
四、使用1.e的注意事項
在使用1.e表示浮點數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小數點後面必須有數字。
2. e後面只能是整數或者負整數。
3. 1.e表示的是十進制數,如果需要表示其他進制的數,需要使用相應的進制表示方法。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5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