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法概覽
Integer類是Java中封裝int類型的包裝類,該類提供了equals方法來比較兩個Integer類型的對象是否相等,方法簽名如下: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該方法會比較兩個對象的值是否相等。如果兩個對象的值相等,則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二、方法實現
Integer.equals方法的實現非常簡單,它直接調用了Object.equals方法,對比兩個對象是否相等。代碼如下: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obj instanceof Integer) { return value == ((Integer)obj).intValue(); } return false; }
由於Integer類型是引用類型,所以equals方法中需要具體判斷兩個對象是否為Integer類型。如果是,再進行值的比較。如果不是,直接返回false。
三、不同使用場景下的比較結果
1. 包裝類型之間比較
在比較兩個Integer對象時,應該優先使用equals方法而不是運算符”==”,因為Integer對象可能處於緩存池中,它們的地址相同,但是值是不同的。代碼如下:
Integer a = 128; Integer b = 128; System.out.println(a == b); //false System.out.println(a.equals(b)); //true Integer c = 127; Integer d = 127; System.out.println(c == d); //true System.out.println(c.equals(d)); //true
由於Java為-128~127之間的整數維護了一個緩存池,所以當對這個區間內的整數進行封箱時,會直接返回緩存中的對象。因此,c和d變量都引用了緩存池中同一個對象,所以”==”和equals比較結果都為true。而a和b變量的值128不在緩存池中,所以它們引用的是兩個不同的對象,只有equals比較返回true。
2. 自動拆箱裝箱的比較
當一個Integer對象與一個int類型的變量進行”==”比較時,會自動將Integer對象拆箱成int類型,進而進行值的比較。而如果使用equals方法,則需要將int類型的值封裝成Integer對象進行比較。代碼如下:
Integer e = 1; int f = 1; System.out.println(e == f); //true System.out.println(e.equals(f)); //false
由於”==”比較會自動拆箱,所以e直接提取出它所包裝的int值1,再與變量f進行比較,結果為true。而e.equals(f)會先將f封裝成一個Integer對象,再進行比較,兩者類型不同,所以結果為false。
四、小結
Integer.equals方法實現簡單,使用場景比較靈活。在比較兩個Integer對象時,應該優先使用equals方法而不是”==”運算符。在自動拆箱裝箱操作中,需要注意類型的轉換。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