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CHAR.h
TCHAR.h是Windows系統中編譯Unicode和Ansi字符集的過程中高度重用、藉助於宏定義實現的一個C/C++頭文件。如果使用TCHAR.h中的宏定義,那麼當應用程序目標使用Unicode字符時,宏會被自動轉碼使用UTF-16字符集,而如果應用程序目標使用Ansi字符時,宏則會自動使用原始的Ansi字符集。
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TCHAR.h是十分便利的,因為Windows系統中廣泛使用Unicode字符編碼,可以認為TCHAR.h是將Unicode和Ansi字符集進行無縫轉換的過程。在編寫Windows API的調用代碼時,通常可以使用寬字符接口(如MessageBoxW),而在代碼編寫時使用TCHAR字符串可以方便地決定使用TCHAR.h宏的方式,不管是使用Unicode還是Ansi字符集都可以編寫一套代碼,而不用為字符集的選擇進行大量的定製工作。
二、TCHAR.h, Linux, tchar和char的區別
TCHAR.h通常只用於Windows平台,Linux下使用不太常見。實際上,在Linux平台下不需要使用TCHAR.h。在Linux下,char和wchar_t被定義為8位和16位字符類型,分別對應於8位的ANSI字符和16位的Unicode字符。
因此,在Linux平台下使用char和wchar_t類型,可以直接操作任何被支持的編碼。而在Windows平台下,由於使用的是TCHAR.h,所以只需要在編寫代碼時用“_T”、_TEXT,或TCHAR宏修飾字符串即可。如果Windows應用程序有一個使用Unicode的字符串,可以使用“L”前綴,就像這樣:
TCHAR wstr[10];
LPCWSTR lstr = L”Unicode string”;
lstr.CopyTo(wstr, 10);
三、TCHAR和WCHAR
TCHAR和WCHAR均為Windows系統中處理Unicode字符串的類型,但是用法略有不同。
TCHAR是一種宏定義,先根據當前編譯設置文件的Unicode或ANSI編碼,然後將所有TCHAR類型替換為相應的類型名稱。如果編譯處於Unicode模式,則TCHAR類型被替換為wchar_t;如果編譯處於ANSI模式,則TCHAR類型被替換為char。
WCHAR是一種數據類型,用於存儲Unicode字符,即2字節大小的字符。與char不同,WCHAR的長度是16位字符。
示例代碼: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TCHAR a = 'A'; TCHAR *b = _T("Hello World!"); WCHAR c = L'B'; WCHAR *d = L"!dlroW olleH"; _tprintf(_T("%c %s\n"), a, b); wprintf(L"%c %ls\n", c, d); return 0; }
執行結果:
A Hello World! B !dlroW olleH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用TCHAR定義了一個單個字符,以及一個指向TCHAR的指針。在賦值時,我們使用了_T前綴,這意味着 如果當前編譯是Unicode,則我們創建了一個16位的WCHAR類型,否則我們創建了一個8位的char類型。
在第二個定義中,我們使用了WCHAR類型,它依然是一種16位的字符類型。在最後兩行中,我們分別用_tprintf和wprintf分別輸出TCHAR和WCHAR類型的字符串。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