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df.insert
df.insert是Pandas中的一個函數,可以在DataFrame中插入一列或多列,也可以在指定的位置插入一列或多列。語法形式:DataFrame.insert(loc, column, value, allow_duplicates=False)
二、如何使用df.insert
在DataFrame中插入一列或多列:
# 插入一列 df.insert(1, 'new_column', [1, 2, 3, 4]) # 插入多列 df.insert(2, 'new_column1', [5, 6, 7, 8]) df.insert(3, 'new_column2', [9, 10, 11, 12])
在指定位置插入一列或多列:
df.insert(loc=2, column='new_column', value=[1, 2, 3, 4], allow_duplicates=True)
三、df.insert的參數詳解
loc:要插入的位置,可以是插入位置的索引位置或列名。
column:要插入的列的名稱。
value:要插入的數據,可以是一個常數、一個數組或一個Series。
allow_duplicates:是否允許插入重複的列名,默認為False。
四、df.insert的作用
df.insert函數主要用於DataFrame的插入,適用於多數情況下的數據結構操作。常見的應用場景如下:
(一)插入一列或多列到某個位置
在DataFrame中插入一列或多列的場景較為常見,例如在數據清洗過程中新增一列或者對數據進行格式轉換等。
# 插入一列 df.insert(1, 'new_column', [1, 2, 3, 4]) # 插入多列 df.insert(2, 'new_column1', [5, 6, 7, 8]) df.insert(3, 'new_column2', [9, 10, 11, 12])
(二)插入一列或多列到某列之前或之後
在實際操作中,有時需要在某一列之前或之後插入一列或多列,此時可以使用df.insert函數並設置對應的位置。
# 在某一列之前插入 df.insert(df.columns.get_loc("col2"), 'new_column', [1, 2, 3, 4], True) # 在某一列之後插入 df.insert(df.columns.get_loc("col2")+1, 'new_column', [1, 2, 3, 4], True)
(三)批量插入列
在某些場景下,需要批量地插入列,例如在讀取csv文件時,需要自動將已知的列名與文件中的列進行對應。
# 批量插入列 column_names = ['col1', 'col2', 'col3'] for column_name in column_names: df.insert(len(df.columns), column_name, '')
五、df.insert的優劣比較
相比於其他DataFrame的操作函數,df.insert操作的優點主要有:
1、可以指定插入位置,較為靈活方便。
2、既可以插入常數值,又可以插入數組或者Series。
3、可以一次性插入多個列。
缺點就是相對於其他插入列的方法,可能稍顯煩瑣。
六、總結
本文詳細介紹了Pandas中的df.insert函數,從語法形式、使用方法、參數詳解、作用以及優劣比較等方面進行了探討。通過對df.insert函數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加靈活地進行DataFrame操作。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