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C語言複合語句的使用
當出現語法上某處需要一條語句,但程序卻需要執行多條語句時,就可以用到語句塊。例如,可以在 if 語句中使用語句塊,或者當循環體需要執行多條語句時,也可以使用語句塊。
複合語句(compound statement)簡稱為語句塊,它使用大括號把許多語句和聲明組合到一起,形成單條語句。語句塊與簡單的語句不同,語句塊不用分號當作結尾。
擴展資料:
複合語句的結構:
用括號{}括起來組成的一個語句稱複合語句。 在程序中應把複合語句看成是單條語句,而不是多條語句,例如:
{
x=y+z;
a=b+c;
printf(“%d%d”,x,a);
}
就是一條複合語句。
複合語句的作用:
1、作為分支和循環的塊;
2、作為標識符的作用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C語言基礎語句
C語言中,for語句嵌套”;”怎麼用
for(;;)
{
for(; ; )
}
格式一般是這樣的,一般應用於數組調用,比如
int i,j;
a[10][5]={0};
for(i=0;i10;i++)
{
for(j=0;j5;j++)
{
printf(“%d”,a[i][j]);
}
}
c語言循環嵌套
由外到內,逐層完成,for循環的方法你應該知道了吧,我就不一一說了。
首先進行最外面的循環,第一次 i=1 ,進入循環體,由於他的循環體是另一個循環,也就是執行另一個循環, 首先由 j=0 開始,然後有進入循環體。。。也就是執行第三層循環,在你上面的程序來說 ,完成第三個循環一共要循環 7次 ,k 從 2 到 10 (等於10的時候跳出去,實際執行9次)。
然後,第二層循環進行了 1 次 ,j 由 0 變成 1 ,繼續循環,也就是從新開始 第三層循環。這樣一直下去,知道 j=10 跳出了第二層循環 ,第一個循環才 完成了 1次 ,i 由1變成 2,繼續又進入到第二層,第三層循環,在一層一層跳出來,直到跳出最外層循環為止。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 逐層進入,逐層完成,逐層跳出。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