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標題1:內置函數
Python提供了多個內置函數,可以對數字進行計數,其中比較常用的包括:len()
、count()
和sum()
。
len()
用於計算可迭代對象的長度,也可以對字符串、列表、元組等進行計數:
>>> len('Python')
6
>>> len([1, 2, 3, 4, 5])
5
>>> len((1, 2, 3, 4, 5))
5
count()
用於計算指定元素在序列中出現的次數:
>>> [1,2,3,3,3,4,5].count(3)
3
sum()
則用於對列表、元組等可迭代對象的元素進行求和,當然也可以加上一個可選的起始值:
>>> sum([1,2,3,4,5])
15
>>> sum([1,2,3,4,5], 10)
25
二、小標題2:Numpy庫
Numpy是Python中非常流行的科學計算庫,其中包括了多個針對數字計數的方法,比較常用的有:numpy.size()
、numpy.unique()
和numpy.histogram()
。
numpy.size()
用於計算數組中的元素個數,相當於Python中的len()
:
>>> import numpy as np
>>> np.size([1, 2, 3, 4, 5])
5
>>> np.size([[1, 2], [3, 4]])
4
numpy.unique()
用於返回數組中的唯一元素和其出現的次數:
>>> a = np.array([1, 2, 3, 2, 1, 3, 3])
>>> unique, counts = np.unique(a, return_counts=True)
>>> print(unique) # 輸出唯一元素
[1 2 3]
>>> print(counts) # 輸出對應元素出現的次數
[2 2 3]
numpy.histogram()
用於返回數組的直方圖結果,可以指定調整直方圖的一些參數:
>>> np.histogram([1, 2, 1, 3, 4, 5, 6], bins=[0, 2, 4, 6])
(array([2, 2, 3]), array([0, 2, 4, 6]))
三、小標題3:Pandas庫
Pandas是Python中另一個非常流行的數據分析庫,其中對於數字計數的方法比較常用的有:Series.value_counts()
和DataFrame.count()
。
Series.value_counts()
用於計算Series對象中每個元素出現的次數,返回的結果是一個新的Series對象,按照出現次數從高到低排序。
>>> import pandas as pd
>>> s = pd.Series([1, 1, 2, 2, 2, 3, 4, 4, 4, 4])
>>> s.value_counts()
4 4
2 3
1 2
3 1
dtype: int64
DataFrame.count()
用於返回每列/行非空值的數量,可以指定參數來指定統計的維度:
>>> df = pd.DataFrame({'A': [1, 2, 3], 'B': [4, None, None], 'C': [7, 8, 9]})
>>> df.count()
A 3
B 1
C 3
dtype: int64
>>> df.count(axis=1)
0 3
1 2
2 3
dtype: int64
總結
Python提供了多種方式對數字進行計數,包括內置函數、Numpy庫和Pandas庫中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具體的場景選擇不同的方法,最終得到需要的統計結果。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