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java中error與exception的區別是什麼?
- 2、java中5種常見的異常(Exception)是哪些?
- 3、Java中Exception是什麼?
- 4、java exception異常怎麼解決
java中error與exception的區別是什麼?
一、含義不同:
Error類一般是與虛擬機相關的問題,如系統崩潰,虛擬機錯誤,內存空間不足,方法調用棧溢等。對於這類錯誤的導致的應用程序中斷,僅靠程序本身無法恢復和和預防,遇到這樣的錯誤,建議讓程序終止。
Exception類表示程序可以處理的異常,可以捕獲且可能恢復。遇到這類異常,應該儘可能處理異常,使程序恢復運行,而不應該隨意終止異常。
二、用途不同:
Exception和Error體現了Java平台設計者對不同異常情況的分類。Exception是程序正常運行中,可以預料的意外情況,可能並且應該被捕獲,進行相應處理。
Error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不大可能出現的情況,絕大部分的Error都會導致程序處於非正常的、不可恢復狀態。既然是非正常情況,所以不便於也不需要捕獲,常見的比如OutOfMemoryError之類,都是Error的子類。
好處
讓異常處理與業務邏輯的主線分離,我們可以對可以遇見的異常作分支處理,其實將業務邏輯與異常處理分離也是Exception設計的主旨,其次Java Exception 不需要像C語言那樣在程序的多個地方去檢測同一個錯誤,並就地作異常的處理,相比老式的錯誤處理,現行的錯誤處理的結構則來的更加清晰。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Exception
java中5種常見的異常(Exception)是哪些?
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
這個異常大家肯定都經常碰到,異常的解釋是”程序遇上了空指針”,簡單地說就是調用了未經初始化的對象或者是不存在的對象,這個錯誤經常出現在創建圖片,調用數組這些操作中,比如圖片未經初始化,或者圖片創建時的路徑錯誤等等。對數組操作中出現空指針,很多情況下是一些剛開始學習編程的朋友常犯的錯誤,即把數組的初始化和數組元素的初始化混淆起來了。數組的初始化是對數組分配需要的空間,而初始化後的數組,其中的元素並沒有實例化,依然是空的,所以還需要對每個元素都進行初始化(假如要調用的話)
2.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這個異常是很多原本在JB等開發環境中開發的程序員,把JB下的程序包放在WTk下編譯經常出現的問題,異常的解釋是”指定的類不存在”,這裡主要考慮一下類的名稱和路徑是否正確即可,假如是在JB下做的程序包,一般都是默認加上Package的,所以轉到WTK下後要注重把Package的路徑加上。
3. 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
這個異常的解釋是”數學運算異常”,比如程序中出現了除以零這樣的運算就會出這樣的異常,對這種異常,大家就要好好檢查一下自己程序中涉及到數學運算的地方,公式是不是有不妥了。
4.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這個異常相信很多朋友也經常碰到過,異常的解釋是”數組下標越界”,現在程序中大多都有對數組的操作,因此在調用數組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檢查,看自己調用的下標是不是超出了數組的範圍,一般來說,顯示(即直接用常數當下標)調用不太輕易出這樣的錯,但隱式(即用變量表示下標)調用就經常出錯了,還有一種情況,是程序中定義的數組的長度是通過某些特定方法決定的,不是事先聲明的,這個時候,最好先查看一下數組的length,以免出現這個異常。
5. java.lang.IllegalAccessException
這個異常的解釋是”沒有訪問權限”,當應用程序要調用一個類,但當前的方法即沒有對該類的訪問權限便會出現這個異常。對程序中用了Package的情況下要注重這個異常。
Java中Exception是什麼?
Exception是JAVA異常類
是Throwable的子類(Error也是她的子類,Error是比較嚴重的錯誤)
異常分為普通異常和運行時異常,運行時異常我們可以不處理,可以讓虛擬機來管。
普通異常我們必須捕獲(try{}catch(Exception
e){}finally{})
java exception異常怎麼解決
在 Java 應用程序中,異常處理機製為:拋出異常,捕捉異常。
拋出異常:當一個方法出現錯誤引發異常時,方法創建異常對象並交付運行時系統,異常對象中包含了異常類型和異常出現時的程序狀態等異常信息。運行時系統負責尋找處置異常的代碼並執行。
捕獲異常:在方法拋出異常之後,運行時系統將轉為尋找合適的異常處理器(exception handler)。潛在的異常處理器是異常發生時依次存留在調用棧中的方法的集合。當異常處理器所能處理的異常類型與方法拋出的異常類型相符時,即為合適 的異常處理器。運行時系統從發生異常的方法開始,依次回查調用棧中的方法,直至找到含有合適異常處理器的方法並執行。當運行時系統遍歷調用棧而未找到合適 的異常處理器,則運行時系統終止。同時,意味着Java程序的終止。
對於運行時異常、錯誤或可查異常,Java技術所要求的異常處理方式有所不同。
由於運行時異常的不可查性,為了更合理、更容易地實現應用程序,Java規定,運行時異常將由Java運行時系統自動拋出,允許應用程序忽略運行時異常。
對於方法運行中可能出現的Error,當運行方法不欲捕捉時,Java允許該方法不做任何拋出聲明。因為,大多數Error異常屬於永遠不能被允許發生的狀況,也屬於合理的應用程序不該捕捉的異常。
對於所有的可查異常,Java規定:一個方法必須捕捉,或者聲明拋出方法之外。也就是說,當一個方法選擇不捕捉可查異常時,它必須聲明將拋出異常。
能夠捕捉異常的方法,需要提供相符類型的異常處理器。所捕捉的異常,可能是由於自身語句所引發並拋出的異常,也可能是由某個調用的方法或者Java運行時 系統等拋出的異常。也就是說,一個方法所能捕捉的異常,一定是Java代碼在某處所拋出的異常。簡單地說,異常總是先被拋出,後被捕捉的。
任何Java代碼都可以拋出異常,如:自己編寫的代碼、來自Java開發環境包中代碼,或者Java運行時系統。無論是誰,都可以通過Java的throw語句拋出異常。
從方法中拋出的任何異常都必須使用throws子句。
捕捉異常通過try-catch語句或者try-catch-finally語句實現。
總體來說,Java規定:對於可查異常必須捕捉、或者聲明拋出。允許忽略不可查的RuntimeException和Error。
4.1 捕獲異常:try、catch 和 finally
1.try-catch語句
在Java中,異常通過try-catch語句捕獲。其一般語法形式為:
try {
// 可能會發生異常的程序代碼
} catch (Type1 id1){
// 捕獲並處置try拋出的異常類型Type1
}
catch (Type2 id2){
//捕獲並處置try拋出的異常類型Type2
}
關鍵詞try後的一對大括號將一塊可能發生異常的代碼包起來,稱為監控區域。Java方法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異常,則創建異常對象。將異常拋出監控區域之 外,由Java運行時系統試圖尋找匹配的catch子句以捕獲異常。若有匹配的catch子句,則運行其異常處理代碼,try-catch語句結束。
匹配的原則是:如果拋出的異常對象屬於catch子句的異常類,或者屬於該異常類的子類,則認為生成的異常對象與catch塊捕獲的異常類型相匹配。
例1 捕捉throw語句拋出的“除數為0”異常。
public class Test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6;
int b = 0;
try { // try監控區域
if (b == 0) throw new ArithmeticException(); // 通過throw語句拋出異常
System.out.println(“a/b的值是:” + a / b);
}
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 // catch捕捉異常
System.out.println(“程序出現異常,變量b不能為0。”);
}
System.out.println(“程序正常結束。”);
}
}
運行結果:程序出現異常,變量b不能為0。
程序正常結束。
例1 在try監控區域通過if語句進行判斷,當“除數為0”的錯誤條件成立時引發ArithmeticException異常,創建 ArithmeticException異常對象,並由throw語句將異常拋給Java運行時系統,由系統尋找匹配的異常處理器catch並運行相應異 常處理代碼,打印輸出“程序出現異常,變量b不能為0。”try-catch語句結束,繼續程序流程。
事實上,“除數為0”等ArithmeticException,是RuntimException的子類。而運行時異常將由運行時系統自動拋出,不需要使用throw語句。
例2 捕捉運行時系統自動拋出“除數為0”引發的ArithmeticException異常。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6;
int b = 0;
try {
System.out.println(“a/b的值是:” + a / b);
} 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程序出現異常,變量b不能為0。”);
}
System.out.println(“程序正常結束。”);
}
}
運行結果:程序出現異常,變量b不能為0。
程序正常結束。
例2 中的語句:
System.out.println(“a/b的值是:” + a/b);
在運行中出現“除數為0”錯誤,引發ArithmeticException異常。運行時系統創建異常對象並拋出監控區域,轉而匹配合適的異常處理器catch,並執行相應的異常處理代碼。
由於檢查運行時異常的代價遠大於捕捉異常所帶來的益處,運行時異常不可查。Java編譯器允許忽略運行時異常,一個方法可以既不捕捉,也不聲明拋出運行時異常。
例3 不捕捉、也不聲明拋出運行時異常。
public class Test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b;
a = 6;
b = 0; // 除數b 的值為0
System.out.println(a / b);
}
}
運行結果: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 / by zero
at Test.TestException.main(TestException.java:8)
例4 程序可能存在除數為0異常和數組下標越界異常。
public class Test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tArray = new int[3];
try {
for (int i = 0; i = intArray.length; i++) {
intArray[i] = i;
System.out.println(“intArray[” + i + “] = ” + intArray[i]);
System.out.println(“intArray[” + i + “]模 ” + (i – 2) + “的值: ”
+ intArray[i] % (i – 2));
}
} catch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intArray數組下標越界異常。”);
} 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除數為0異常。”);
}
System.out.println(“程序正常結束。”);
}
}
運行結果:
intArray[0] = 0
intArray[0]模 -2的值: 0
intArray[1] = 1
intArray[1]模 -1的值: 0
intArray[2] = 2
除數為0異常。
程序正常結束。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