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ive插入數據概述
Apache Hive是一個數據倉庫工具,可以處理大量數據並存儲它們,同時提供了SQL查詢功能,是一個用於數據倉庫的數據處理軟件。在Apache Hive中,可以使用插入語句將數據插入Hive表中。插入語句的基本語法如下:
INSERT INTO TABLE tablename [PARTITION (partcol1[=val1], partcol2[=val2], ...)] select_statement1 [FROM from_statement] [WHERE where_statement] [GROUP BY col_list] [HAVING having_statement] [ORDER BY col_list] [LIMIT number];
其中,select_statement1是要插入到表中的數據,from_statement是從其他表中獲取數據的SQL查詢語句,where_statement、group by、having_statement是SQL查詢語句的其他子句。
二、Hive插入數據三種方式
1. 插入數據到非分區表中
對於非分區表,可以使用常規的插入語句來插入數據。例如,創建一個student表,然後用insert語句將數據插入到該表中: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name STRING, age INT, gender STRING);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 'Tom', 23, 'M'),(2, 'Jerry', 22, 'F');
該命令將會創建一個student表,並向其中插入兩條數據,id為1和2的學生信息。
2. 插入數據到分區表中
分區表是一種特殊的表格,在Hive中可以使用“PARTITIONED BY”關鍵字創建。分區是根據表中的一列進行的,列名通常是分區列名(即PARTITION BY的參數)。例如,創建一個分區表student,按照gender分區: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name STRING, age INT) PARTITIONED BY (gender STRING); INSERT INTO student PARTITION (gender = 'M') values (1, 'Tom', 23); INSERT INTO student PARTITION (gender = 'F') values (2, 'Jerry', 22);
該命令創建了一個學生表,共有3列,其中gender列是分區列。它使用INSERT INTO語句向分區表中插入兩條數據,並指定gender列的值。分區列的值可以在插入數據時指定,也可以在創建表時指定。如果在插入數據時指定了分區列的值,則需要指定PARTITION關鍵字,否則就會查詢失敗。
3. 插入數據到動態分區表中
動態分區表是指在INSERT INTO語句中未顯式指定分區,而是在WHERE子句中動態生成分區的表。例如,創建一個表student,分區列為gender,然後將所有年齡大於20的男性學生插入男性分區,所有年齡大於20的女性學生插入女性分區: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name STRING, age INT) PARTITIONED BY (gender STRING); INSERT INTO student partition(gender) select id, name, age, gender from input_student where age > 20;
在這個例子中,INSERT INTO語句使用了查詢語句的方式,從input_student表中選擇年齡大於20的學生,並將他們插入到gender分區中。
三、Hive插入數據優化
1. 使用Buckets
Bucket是指將相似的行分配到一起的方法,通常基於某個列的哈希值進行分割。Bucket有助於優化針對某些列的數據查詢,以及啟用跨列優化功能。
可以在創建表時為其指定Bucket參數,如下所示: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name STRING, age INT) bucketed by(id) into 4 buckets;
這條命令創建一個student表,並指定將數據分成4個Bucket。在插入數據時,Hive會根據指定列的哈希值自動確定數據行屬於哪個Bucket。
2. 使用ORCFile格式
ORC是一種高效的列式存儲文件格式,可以顯著降低I/O成本,提高查詢效率。
在創建表時,可以選擇使用ORCFile格式。如下所示: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name STRING, age INT) STORED AS ORC;
這條命令創建了一個student表,並將其數據格式設置為ORCFile格式。
3. 使用壓縮
壓縮是指將數據通過一定的算法進行壓縮,以減少磁盤空間和I/O成本。
在創建表時,可以指定表的存儲屬性,如下所示: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name STRING, age INT) STORED AS ORC TBLPROPERTIES("orc.compress"="SNAPPY");
這條命令創建了一個student表,並將其數據格式設置為ORCFile格式,同時使用SNAPPY算法進行壓縮。
四、Hive插入數據注意事項
1. 插入表的字段數量必須與查詢中的字段數量一致
如果插入表中的字段數量與查詢中的字段數量不一致,就會出現“Table not found”錯誤。
2. 插入的表必須存在
如果插入的表不存在,就會出現“Table not found”錯誤。
3. 插入的表必須與查詢中的列具有相同的數據類型
如果插入表中的字段與查詢中的字段具有不同的數據類型,就會出現類型不匹配的錯誤。
4. 插入的字段和查詢中的字段必須有對應關係
插入表中的字段和查詢中的字段必須是一一對應的。如果沒有對應關係,就會出現“SerDeException”的錯誤。
5. 插入的字段必須按照順序排列
插入表中的字段必須按照與查詢中相同的順序排列。如果插入表的字段順序與查詢中的字段順序不同,就會出現類型不匹配的錯誤。
總結
本文通過對Hive插入數據的概述、插入數據的3種方式、Hive插入數據的優化、以及插入數據需要注意的事項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希望本文對您了解Hive插入數據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MCWM,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