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C語言中目標程序是什麼?
C語音 的編譯分既不。我們開始都是字符文件,就是源文件。第一步先把源文件翻譯成一種中間代碼,這就是目標文件,然後再把目標文件翻譯為機器代碼,這就是可置執行的EXE文件了。所以說,目標就是一個中間程序。
C語言中的目標程序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
目標是相對於源而言的。編譯器在進行編譯的時候,把我們書寫的代碼作為源文件,把生成.obj文件作為目標文件。目標文件就已經編譯成了機器碼,只是其中調用的外部函數還沒有關聯好,鏈接就是負責做這個的。經過鏈接,就可以產生最終的可執行文件了。
c語言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C語言的開發目標是提供一種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級存儲器、產生少量的機器碼以及不需要任何運行環境支持便能運行的編程語言。
以下是C語言的發展歷史,由此不難看出C語言的開發過程:
1967年,劍橋大學的Martin Richards對CPL語言進行了簡化,於是產生了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語言。
20世紀60年代,美國ATT公司貝爾實驗室(ATT Bell Laboratory)的研究員Ken Thompson閑來無事,手癢難耐,想玩一個他自己編的,模擬在太陽系航行的電子遊戲——Space Travel。他背着老闆,找到了台空閑的機器——PDP-7。但這台機器沒有操作系統,而遊戲必須使用操作系統的一些功能,於是他着手為PDP-7開發操作系統。後來,這個操作系統被命名為——UNIX。
197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 Ken Thompson,以BCPL語言為基礎,設計出很簡單且很接近硬件的B語言(取BCPL的首字母)。並且他用B語言寫了第一個UNIX操作系統。
1971年,同樣酷愛Space Travel的Dennis M.Ritchie為了能早點兒玩上遊戲,加入了Thompson的開發項目,合作開發UNIX。他的主要工作是改造B語言,使其更成熟。
1972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 D.M.Ritchie 在B語言的基礎上最終設計出了一種新的語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個字母作為這種語言的名字,這就是C語言。
原創文章,作者:YJGP,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4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