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python基礎數據結構:序列、映射、集合
參考資料:
Python中常見的數據結構可以統稱為容器(container)。序列(如列表和元組)、映射(如字典)以及集合(set)是三類主要的容器。
一、序列(列表、元組和字符串)
序列中的每個元素都有自己的編號。Python中有6種內建的序列。其中列表和元組是最常見的類型。其他包括字符串、Unicode字符串、buffer對象和xrange對象。下面重點介紹下列表、元組和字符串。
1、列表
列表是可變的,這是它區別於字符串和元組的最重要的特點,一句話概括即:列表可以修改,而字符串和元組不能。
(1)、創建
通過下面的方式即可創建一個列表:
輸出:
[‘hello’, ‘world’]
[1, 2, 3]
可以看到,這中創建方式非常類似於javascript中的數組。
(2)、list函數
通過list函數(其實list是一種類型而不是函數)對字符串創建列表非常有效:
輸出:
[‘h’, ‘e’, ‘l’, ‘l’, ‘o’]
2、元組
元組與列表一樣,也是一種序列,唯一不同的是元組不能被修改(字符串其實也有這種特點)。
(1) 、創建
輸出:
(1, 2, 3) (‘jeffreyzhao’, ‘cnblogs’) (1, 2, 3, 4) () (1,)
從上面我們可以分析得出:
a、逗號分隔一些值,元組自動創建完成;
b、元組大部分時候是通過圓括號括起來的;
c、空元組可以用沒有包含內容的圓括號來表示;
d、只含一個值的元組,必須加個逗號(,);
(2)、tuple函數
tuple函數和序列的list函數幾乎一樣:以一個序列(注意是序列)作為參數並把它轉換為元組。如果參數就算元組,那麼該參數就會原樣返回:
輸出:
(1, 2, 3)
(‘j’, ‘e’, ‘f’, ‘f’)
(1, 2, 3)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7, in
t4=tuple(123)
TypeError: ‘int’ object is not iterable
3、字符串
(1)創建
輸出:
Hello world
H
H
e
l
l
o
w
o
r
l
d
(2)、格式化
format():
print(‘{0} was {1} years old when he wrote this book’. format(name,age) )
print(‘{} was {} years old when he wrote this book’. format(name,age) )
print(‘{name} was {age} years old when he wrote this book’. format(name=’Lily’,age=’22’) )
#對於浮點數“0.333”保留小數點後三位
print(‘{0 : .3f}’.format(1.0/3) )
結果:0.333
#使用下劃線填充文本,並保持文字處於中間位置
#使用^定義‘_____hello_____’字符串長度為11
print(‘{0 : ^_11}’.format(‘hello’) )
結果:_____hello_____
% :
格式化操作符的右操作數可以是任何東西,如果是元組或者映射類型(如字典),那麼字符串格式化將會有所不同。
輸出:
Hello,world
Hello,World
注意:如果需要轉換的元組作為轉換表達式的一部分存在,那麼必須將它用圓括號括起來:
輸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2, in
str1=’%s,%s’ % ‘Hello’,’world’
TypeError: not enough arguments for format string
如果需要輸出%這個特殊字符,毫無疑問,我們會想到轉義,但是Python中正確的處理方式如下:
輸出:100%
對數字進行格式化處理,通常需要控制輸出的寬度和精度:
輸出:
3.14
3.141593
3.14
字符串格式化還包含很多其他豐富的轉換類型,可參考官方文檔。
4、通用序列操作(方法)
從列表、元組以及字符串可以“抽象”出序列的一些公共通用方法(不是你想像中的CRUD),這些操作包括:索引(indexing)、分片(sliceing)、加(adding)、乘(multiplying)以及檢查某個元素是否屬於序列的成員。除此之外,還有計算序列長度、最大最小元素等內置函數。
(1)索引
輸出
H
2
345
索引從0(從左向右)開始,所有序列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索引。神奇的是,索引可以從最後一個位置(從右向左)開始,編號是-1:
輸出:
o
3
123
(2)分片
分片操作用來訪問一定範圍內的元素。分片通過冒號相隔的兩個索引來實現:
輸出:
[0,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7, 8]
[7, 8, 9]
不同的步長,有不同的輸出:
輸出: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2, 4, 6, 8]
[0, 3, 6, 9]
[]
(3)序列相加
輸出:
Hello world
[1, 2, 3, 2, 3, 4]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7, in
print str1+num1
TypeError: cannot concatenate ‘str’ and ‘list’ objects
(4)乘法
輸出: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HelloHello
[1, 2, 1, 2]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5, in
print str1*num1
TypeError: can’t multiply sequence by non-int of type ‘list’
(5)成員資格
in運算符會用來檢查一個對象是否為某個序列(或者其他類型)的成員(即元素):
輸出:
False
True
True
(6)長度、最大最小值
通過內建函數len、max和min可以返回序列中所包含元素的數量、最大和最小元素。
輸出:
5
o
H
5
123
1
二、映射(字典)
映射中的每個元素都有一個名字,如你所知,這個名字專業的名稱叫鍵。字典(也叫散列表)是Python中唯一內建的映射類型。
1、鍵類型
字典的鍵可以是數字、字符串或者是元組,鍵必須唯一。在Python中,數字、字符串和元組都被設計成不可變類型,而常見的列表以及集合(set)都是可變的,所以列表和集合不能作為字典的鍵。鍵可以為任何不可變類型,這正是Python中的字典最強大的地方。
輸出:
{1: 1}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6, in
d[list1]=”Hello world.”
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list’
2、自動添加
即使鍵在字典中並不存在,也可以為它分配一個值,這樣字典就會建立新的項。
3、成員資格
表達式item in d(d為字典)查找的是鍵(containskey),而不是值(containsvalue)。
三、集合
集合(Set)在Python 2.3引入,通常使用較新版Python可直接創建,如下所示:
strs=set([‘jeff’,’wong’,’cnblogs’])
nums=set(range(10))
看上去,集合就是由序列(或者其他可迭代的對象)構建的。集合的幾個重要特點和方法如下:
1、副本是被忽略的
集合主要用於檢查成員資格,因此副本是被忽略的,如下示例所示,輸出的集合內容是一樣的。
輸出如下:
set([0, 1, 2, 3, 4, 5])
set([0, 1, 2, 3, 4, 5])
2、集合元素的順序是隨意的
這一點和字典非常像,可以簡單理解集合為沒有value的字典。
輸出如下:
set([‘wong’, ‘cnblogs’, ‘jeff’])
3、集合常用方法
a、並集union
輸出:
set([1, 2, 3])
set([2, 3, 4])
set([1, 2, 3, 4])
union操作返回兩個集合的並集,不改變原有集合。使用按位與(OR)運算符“|”可以得到一樣的結果:
輸出和上面union操作一模一樣的結果。
其他常見操作包括(交集),=,=,-,copy()等等,這裡不再列舉。
輸出如下:
set([1, 2, 3])
set([2, 3, 4])
set([2, 3])
True
set([1, 2, 3])
False
b、add和remove
和序列添加和移除的方法非常類似,可參考官方文檔:
輸出:
set([1])
set([1, 2])
set([1])
set([1])
False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9, in
set1.remove(29) #移除不存在的項
KeyError: 29
4、frozenset
集合是可變的,所以不能用做字典的鍵。集合本身只能包含不可變值,所以也就不能包含其他集合:
輸出如下: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3, in
set1.add(set2)
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set’
可以使用frozenset類型用於代表不可變(可散列)的集合:
輸出:
set([1, frozenset([2])])
python集合的定義方式
集合的定義
格式:集合名 = {元素1,元素2,…}
例:my_set = {1, 3, 5}
集合是無序的- 不支持下標索引
集合是可變的數據類型
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
集合一般用於元組或者列表中的元素去重
定義一個空的集合 my_set = set()
Python基本內置數據類型有哪些
內置類型是指任何語言在設計初期定義的類型,如C語言中的int、double、char等。它也是在一種語言中最基本的類型,與編譯器編譯出的代碼具有重大關係。值得一提的是,不同語言也擁有不同的內置類型, 但是所有內置類型的定義都與計算機的運算方式相關。
Python主要內置類型包括數值、序列、映射、類、實例和異常等。
數值類型:全局中只有一個(Python在解釋器啟動的時候,Python會用None類型生成一個None的對象),包括int類型、float類型、complex類型、bool類型。
迭代類型:在Python中,迭代類型可以使用循環來進行遍歷。
序列類型:list(是可變序列,通常用於存放同類項目的集合)、tuple(是不可變序列,通常用於儲存異構數據的多項集)、str(在Python中處理文本數據是使用str對象,也稱為字符串。字符串是由Unicode碼位構成的不可變序列。)、array、range(表示不可變的數字序列,通常用於在for循環中循環指定的次數)、bytes(由單個字節構成的不可變序列)、bytearray(bytes對象的可變對應物)、memoryvie(二進制序列)
映射類型:映射對象將具有hash的值映射到任意對象。映射是可變的對象。目前只有一種標準映射,即dictionary。字典的鍵幾乎是任意值,也就是說,包含列表、字典或其他可變類型的值。
集合類型:作為一種無序的多項集,集合併不記錄元素位置或插入順序。相應地,集合不支持索引、切片或其他序列類的操作。目前Python有兩種內置集合類型:set和frozenset。
set類型是可變的,其內容可以使用add()和remove()這樣的方法來改變。由於是可變類型,它沒有哈希值,且不能被用作字典的鍵或其他集合的元素。
frozenset類型是不可變並且具有哈希值,其內容在被創建後不能再改變,因此它可以被用作字典的鍵或其他集合的元素。
上下文管理類型:with語句
其他類型:模塊、class、實例、函數、方法、代碼、object對象、type對象、ellipsis(省略號)、notimplemented
原創文章,作者:RZEQ,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48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