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or循環基礎用法
for循環是Python中最常用的循環語句之一,它可以遍歷任何可迭代對象(Iterable),如列表、元組、字符串等。下面是一個簡單的for循環示例,它可以輸出一個列表中的所有元素:
lst = ['apple', 'banana', 'pear', 'orange'] for item in lst: print(item)
這個循環中,我們使用了一個臨時變量item來遍歷lst列表,每次循環都會把列表中的一個元素賦值給item變量,最終輸出這個元素。
除了列表,for循環還可以遍歷其他對象。例如,我們可以使用for循環遍歷一個字符串:
s = 'hello, world!' for ch in s: print(ch)
這個循環中,我們使用變量ch遍歷s字符串,每次循環都會把字符串中的一個字符賦值給ch變量,最終輸出這個字符。
二、在for循環中使用range函數
在Python中,range函數是一個非常常用的內置函數。它可以生成一系列數字,常用於循環中控制循環次數。我們可以把range函數和for循環結合起來使用,用它來控制for循環的次數。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示例,它可以輸出0到9這10個數字:
for i in range(10): print(i)
這個循環中,我們使用range(10)函數生成一個包含0到9這10個數字的範圍,然後使用for循環來遍歷這個範圍,每次循環都會把這個範圍中的一個數字賦值給變量i,最終輸出這個數字。
除了簡單的順序輸出,我們還可以使用range函數生成任意範圍的數字。例如,我們可以使用range函數輸出2到8這7個數字:
for i in range(2, 9): print(i)
這個循環中,我們使用range(2, 9)函數生成一個包含2到8這7個數字的範圍,然後使用for循環來遍歷這個範圍,每次循環都會把這個範圍中的一個數字賦值給變量i,最終輸出這個數字。
三、使用enumerate函數遍歷序列
在Python中,我們經常需要遍歷一個序列,並且需要在遍歷的同時獲取到這個序列中每個元素的索引、值等信息。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enumerate函數來幫助我們實現這個需求。
下面是一個示例,它可以遍歷一個列表並且輸出每個元素的索引和值:
lst = ['apple', 'banana', 'pear', 'orange'] for i, item in enumerate(lst): print(i, item)
這個循環中,我們使用enumerate(lst)函數來遍歷lst列表,並且獲取當前元素的索引和值。每次循環都會把這個元素的索引賦值給變量i,把元素的值賦值給變量item,最終輸出這兩個值。
四、使用zip函數遍歷多個列表
zip函數可以用於把多個列表合併為一個元組列表,然後使用for循環遍歷這個元組列表。下面是一個示例,它可以遍歷兩個列表並且輸出它們中對應位置的元素:
lst1 = ['apple', 'banana', 'pear', 'orange'] lst2 = ['red', 'yellow', 'green', 'orange'] for item1, item2 in zip(lst1, lst2): print(item1, item2)
這個循環中,我們使用zip(lst1, lst2)函數來合併兩個列表,並且獲取當前位置的元素。每次循環都會把lst1和lst2中對應位置的元素賦值給變量item1和item2,最終輸出這兩個值。
五、總結
for循環是Python中最常用的循環語句之一,它可以遍歷任何可迭代對象,如列表、元組、字符串等。在循環中,我們還可以使用range函數來生成數字範圍,使用enumerate函數來獲取序列元素的索引和值,使用zip函數來遍歷多個列表。
原創文章,作者:RRUK,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4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