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Yolov5s網絡結構

一、背景

物體檢測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在人工智能領域有廣泛應用。Yolov5是一種基於深度學習的物體檢測方法,具有高效、高精度等特點。其中,Yolov5s相對來說計算量較小、速度較快。本文就將分析Yolov5s的網絡結構和部件組成,以此來深入了解提高物體檢測準確性和速度的技術手段。

二、Yolov5s網絡結構與組成部件

Yolov5s是基於深度卷積神經網絡(DCNN)的物體檢測算法,其網絡結構由一串卷積層和一些附加的輔助層組成。相對於傳統的RCNN、Fast RCNN、Faster RCNN和SSD等物體檢測算法,Yolov5s具有如下優點:

1. 高效

由於採用了一些基於新型卷積模塊的加速技術,如CSP(Cross Stage Partial)模塊,Yolov5s相較於傳統的物體檢測算法速度更快、計算量更小。

2. 準確性高

Yolov5s的backbone使用了較為新穎的SPP(Spatial Pyramid Pooling)模塊。相較於其他物體檢測算法中的backbone(如ResNet、DarkNet等),SPP可以將多種大小的特徵圖組合在一起,生成一個全局的特徵描述,因此對於小物體、遮擋、光照等問題有較強的魯棒性。此外,Yolov5s還使用了多尺度訓練的方法,針對不同尺度的物體,進行了適當的處理,提高了分類和定位的準確性。

3. 網絡結構清晰

Yolov5s的網絡結構非常清晰,模塊化程度較高,便於調整和設計相應模型。此外,Yolov5s中還有許多較為新穎的卷積模型,如CSP模塊等,可以為後續的模型設計提供參考。

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Yolov5s的網絡結構和組成部件。

1. Backbone

Yolov5s的backbone使用了較為新穎的SPP模塊,這是一個空間金字塔池化模塊,可以將多個不同大小的特徵圖進行組合,生成全局的特徵描述。SPP的含義是空間金字塔池化,其主要思想是在不影響特徵圖大小的情況下,對各個尺度的特徵圖進行最大值池化,得到固定維度的全局特徵描述,這使得網絡在特徵提取方面更具有魯棒性。SPP模塊的通道數量是其入口的四倍。此外,為了提高感受野,backbone還使用了一段空洞卷積層。



class SpatialPyramidPooling(Module):
    def __init__(self, pool_sizes=(5, 9, 13)):
        super().__init__()
        self.max_concats, self.pools = len(pool_sizes) + 1, nn.ModuleList()
        for p in pool_sizes:
            self.pools.append(nn.MaxPool2d(kernel_size=p, stride=1, padding=p // 2))
        self.pools.append(nn.MaxPool2d(kernel_size=1, stride=1))

    def forward(self, x):
        outs = [x]
        for p in self.pools:
            outs.append(F.interpolate(p(x), size=x.shape[-2:], mode='bilinear', align_corners=False))
        return torch.cat(outs, dim=1)
        

2. Head

Yolov5s的Head主要包含三個部分:FPN、PAN和YOLO Detection層。其中,FPN是一種特徵金字塔網絡模型,負責提取特徵圖中的更加抽象的特徵,以便更好地進行目標分類和檢測。PAN(Path Aggregation Network)是一種路徑聚合模型,主要用於調整不同特徵金字塔之間的大小和通道數,使其能夠適應不同大小的目標檢測。而YOLO Detection層是一個檢測層,主要是負責計算邊界框的坐標值、置信度以及類別概率值。具體來說,YOLO Detection層通過三個卷積層來對特徵圖進行處理,即先進行1×1卷積,再進行3×3卷積,最後返回坐標值、置信度和類別概率值等相關信息。



class Detect(nn.Module):
    stride = None  # strides computed during build
    export = False  # onnx export

    def __init__(self, nc, anchors, stride=32):
        super(Detect, self).__init__()
        self.nc = nc  # number of classes
        self.no = nc + 5  # number of outputs per anchor
        self.nl = len(anchors)  # number of detection layers
        self.na = len(anchors[0]) // 2  # number of anchors per layer
        self.grid = [torch.zeros(1)] * self.nl  # init grid
        a = torch.tensor(anchors).float().view(self.nl, -1, 2)
        self.register_buffer('anchors', a)
        self.register_buffer('anchor_grid', a.clone().view(self.nl, 1, -1, 1, 1, 2))
        self.m = nn.ModuleList(nn.Conv2d(x, self.no * self.na, 1) for x in [512, 256, 256]) # three conv layers

    def forward(self, x):
        z = []
        self.grid = [torch.zeros(1)] * self.nl
        for i in range(self.nl):
            x[i] = self.m[i](x[i])  # conv
            bs, _, ny, nx = x[i].shape  # x(bs,255,20,20) to x(bs,3,20,20,85)
            x[i] = x[i].view(bs, self.na, self.no, ny, nx).permute(0, 1, 3, 4, 2).contiguous()

            if self.grid[i].shape[2:4] != x[i].shape[2:4]:
                self.grid[i] = self._make_grid(nx, ny).to(x[i].device)

            y = x[i].sigmoid()
            y[..., 0:2] = (y[..., 0:2] * 2. - 0.5 + self.grid[i]) * self.stride[i]  # xy
            y[..., 2:4] = (y[..., 2:4] * 2) ** 2 * self.anchor_grid[i]  # wh
            z.append(y.view(bs, -1, self.no))

        return torch.cat(z, 1)

3. Neck

Yolov5s的Neck是一個由CSP模塊、SPP模塊和PAN模塊附加而來的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信息的優化和整合。CSP模塊是一種含多層卷積的模塊化架構,其主要思想是將相鄰卷積層的通道數量分成兩部分進行計算,增加了模型的複雜性,但也保證了模型的穩定性。SPP模塊已經在Backbone中介紹了,不再贅述。PAN模塊主要是針對高層次和低層次的特徵圖之間的邊界問題,採用了雙線性插值和上/下採樣來調整特徵圖的size。



class SPP(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c1, c2, k=(5, 9, 13)):
        super(SPP, self).__init__()
        c_ = c2 // 2  # hidden channels
        self.cv1 = BasicBlock(c1, c_, 1, 1)
        self.cv2 = BasicBlock(c_ * (2 + len(k)), c2, 1, 1)
        self.m = nn.ModuleList([nn.MaxPool2d(kernel_size=x, stride=1, padding=x // 2) for x in k])

    def forward(self, x):
        y = torch.cat([x] + [m(x) for m in self.m], 1)
        return self.cv2(self.cv1(y))
        

4. 總網絡結構示意圖

下圖是Yolov5s的總網絡結構示意圖,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各個部分的層數和組成方式。

三、總結

本文對Yolov5s網絡結構進行了詳細的解析,從多個方面分析了其優點和組成部件,有助於讀者了解現代物體檢測算法和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現狀。由於Yolov5s具有高效、高速、高準確性等特點,未來還將有更廣泛的應用和研究空間。

原創文章,作者:DTSB,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46555.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DTSB的頭像DTSB
上一篇 2024-10-31 15:30
下一篇 2024-10-31 15:30

相關推薦

  • 使用Netzob進行網絡協議分析

    Netzob是一款開源的網絡協議分析工具。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協議分析框架,可以支持多種數據格式的解析和可視化,方便用戶對協議數據進行分析和定製。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Netzob進行詳…

    編程 2025-04-29
  • Vue TS工程結構用法介紹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從多個方面對Vue TS工程結構進行詳細的闡述,涵蓋文件結構、路由配置、組件間通訊、狀態管理等內容,並給出對應的代碼示例。 一、文件結構 一個好的文件結構可以極…

    編程 2025-04-29
  • Python程序的三種基本控制結構

    控制結構是編程語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們指導着程序如何在不同的情況下執行相應的指令。Python作為一種高級編程語言,也擁有三種基本的控制結構: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 一…

    編程 2025-04-29
  • 深度查詢宴會的文化起源

    深度查詢宴會,是指通過對一種文化或主題的深度挖掘和探究,為參與者提供一次全方位的、深度體驗式的文化品嘗和交流活動。本文將從多個方面探討深度查詢宴會的文化起源。 一、宴會文化的起源 …

    編程 2025-04-29
  • 微軟發布的網絡操作系統

    微軟發布的網絡操作系統指的是Windows Server操作系統及其相關產品,它們被廣泛應用於企業級雲計算、數據庫管理、虛擬化、網絡安全等領域。下面將從多個方面對微軟發布的網絡操作…

    編程 2025-04-28
  • Python下載深度解析

    Python作為一種強大的編程語言,在各種應用場景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Python的安裝和下載是使用Python的第一步,對這個過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能夠為使用Python提供更加…

    編程 2025-04-28
  • 蔣介石的人際網絡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蔣介石的人際網絡進行詳細闡述,包括其對政治局勢的影響、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 一、蔣介石的政治影響 蔣介石是中國現代歷史上最具有政治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編程 2025-04-28
  • 基於tcifs的網絡文件共享實現

    tcifs是一種基於TCP/IP協議的文件系統,可以被視為是SMB網絡文件共享協議的衍生版本。作為一種開源協議,tcifs在Linux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可以實現在不同設備之間的文…

    編程 2025-04-28
  • 如何開發一個網絡監控系統

    網絡監控系統是一種能夠實時監控網絡中各種設備狀態和流量的軟件系統,通過對網絡流量和設備狀態的記錄分析,幫助管理員快速地發現和解決網絡問題,保障整個網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開發一套高效…

    編程 2025-04-27
  • Lidar避障與AI結構光避障哪個更好?

    簡單回答:Lidar避障適用於需要高精度避障的場景,而AI結構光避障更適用於需要快速響應的場景。 一、Lidar避障 Lidar,即激光雷達,通過激光束掃描環境獲取點雲數據,從而實…

    編程 2025-04-27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