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策略路由和路由策略的區別是什麼?
在網絡協議中,路由是指決定不同子網之間網絡數據包傳輸的方向和路徑。而策略路由和路由策略則是路由協議的兩種不同實現方式,它們的區別如下:
1、使用目的地址區別
路由策略是基於目的地址來確定路由,而策略路由則是根據用戶自定義的策略(例如源地址、端口等)來選定路由。
2、路由算法區別
路由策略採用靜態路由算法,只能通過手動配置的方式來添加路由;而策略路由則基於動態路由算法,能夠根據網絡狀況和配置的策略自動選擇合適的路由。
二、策略路由與路由策略的區別
雖然策略路由和路由策略都是路由協議的實現方式,但它們的應用場景和特點是不同的。
路由策略適用於網絡規模較小的情況,用戶只需要手動添加一些路由規則即可實現網絡訪問控制等目的。策略路由則更加適用於大規模網絡,尤其是涉及多個自治域的寬帶接入和VPN虛擬專線等應用場景。
三、策略路由和普通路由的區別
普通路由是根據目的IP地址來選擇數據包的轉發路徑,路由策略則是通過用戶自定義的策略選路。策略路由和普通路由的區別在於,普通路由決策和選擇路由的依據是目的地址,而策略路由是根據一定的策略或條件來選擇路由。
四、策略路由和路由策略
策略路由和路由策略其實是同一個概念,它們都是指在路由選擇時,加入一些策略以滿足特定需求。不同的廠商所用的術語不同而已。
五、路由策略
路由策略基於一個原則:同一策略路由下,只能有一條匹配的路由。匹配路由是根據目標 IP,掩碼字長和下一跳來確定的。路由策略中所定義的路由只能由管理員來添加、修改或刪除。
六、策略路由和路由策略優先級
路由策略中,路由的優先級順序是:
1、路由策略中的動態路由優先級最高
2、靜態路由的優先級大於缺省路由
在策略路由中,則可以根據用戶自定義的策略和條件來配置路由的優先級。
七、策略路由配置命令
在Cisco路由器中,為實現策略路由,需要運行以下命令:
Router(config)# route-map map-tag [permit|deny][sequence-num] Router(config-route-map)# match ip address access-list Router(config-route-map)# set interface type_number [next-hop|default]
八、策略路由和靜態路由的區別
靜態路由是由管理員手動配置的,指明了下一跳網關或者直接連接,而策略路由是根據用戶配置的策略來動態選擇路由。
九、策略路由配置
在Juniper路由器中,策略路由的配置與普通路由類似,但需要增加一個類似“from xx” 的屬性,來指定特定的流。配置命令如下:
set policy-options policy-statement statement-name term term-name from condition set policy-options policy-statement statement-name term term-name then action set routing-options rib inet6.0 rib-name.import [static table] [policy policy-name]
十、策略路由和靜態路由優先級
Juniper路由器中,策略路由和靜態路由的選擇原則如下:
1、按照接口關係選擇,同一級別下,接口指定的策略路由優先於接口指定的靜態路由
2、根據路由的開銷或者策略的優先級選擇
總結
本文詳細分析了策略路由和路由策略的區別,包括它們的應用場景、路由算法、路由配置以及優先級等方面。網絡運維人員在設計企業網絡路由時,需要根據不同的需求和網絡規模選擇合適的實現方式,並結合具體情況合理配置路由參數。
原創文章,作者:VCLR,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4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