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Apache Kudu?
Apache Kudu是一款快速分布式列存儲系統。相較於傳統的HDFS、HBase、Cassandra等大規模存儲系統,Kudu提供了更加快速的讀寫速度,同時具備單行事務及列分級的特性。Kudu存儲的數據既可以通過SQL查詢,也可以通過HBase API進行訪問。
相較於傳統的列式存儲系統,Kudu不再將所有數據都存儲在磁盤上,而是以行組(row-group)和塊(block)為單位進行存儲和數據的壓縮。存儲數據前先將數據分塊,並對每個塊進行數據壓縮。每個塊大小為64MB ~ 512MB,可以通過配置控制。Kudu還支持文件系統緩存和壓縮算法用於快速訪問。
二、如何使用Apache Kudu?
Apache Kudu提供了多種使用方式,下面簡單介紹一些主要的用法。
1. 通過API使用Kudu
import org.apache.kudu.client.*;
KuduClient client = new KuduClient.KuduClientBuilder("localhost:7051").build();
KuduSession session = client.newSession();
可以通過Java編寫的Kudu API來訪問Kudu,需要引入Kudu client依賴,並通過指定Kudu的地址、端口來建立Kudu連接。
2. 通過SQL方式使用Kudu
CREATE TABLE test_table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STRING,
age INT
)
PARTITION BY HASH (id) PARTITIONS 16
STORED AS KUDU
可以通過類似於SQL的方式在Kudu中創建表格,並通過Hue、Impala等工具訪問Kudu數據。
3. 與Spark集成使用Kudu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SparkSession
import org.apache.kudu.spark.kudu._
val spark = SparkSession.builder()
.appName("kudu-test")
.master("local[2]")
.getOrCreate()
val kuduDF = spark.read.options(
Map("kudu.master" -> "localhost:7051",
"kudu.table" -> "test_table")
).kudu
Kudu還可以與Spark集成,通過Spark SQL的方式訪問Kudu數據。只需要引入kudu-spark依賴,即可簡單構造出Kudu DataFrame。
三、Apache Kudu的優勢
相較於傳統的HDFS、HBase等存儲系統,Kudu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 極高的讀寫效率
Kudu在存儲和讀取數據時都採用了先接納緩存的策略,大大提高了讀取和寫入數據的速度。
2. 支持單行操作事務
Kudu支持單行的事務操作,並具有ACID屬性,能夠保證數據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3. 支持複雜數據類型和數據分級
Kudu特別支持一些經常使用的數據類型,比如IPv4/IPv6地址類型、低佔比數值類型等等。同時,Kudu還支持對列進行分級別操作,能夠支持多種不同的查詢需求。
4. 易用性和穩定性高
Apache Kudu的API和SQL語法都十分易用,而且具有更為穩定的存儲和查詢效果。
總結
Apache Kudu是一款十分優秀的分布式列存儲系統,不僅提供了較高的存儲效率和讀寫效率,還具備ACID特性、複雜數據類型支持等優點,十分適合使用在數據存儲和分析的場景中。
原創文章,作者:NUIJ,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4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