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QRS概述
CQRS架構是Command and Query Responsibility Segregation(命令和查詢職責分離)的縮寫,它是一種應用程序架構風格,用於通過將應用程序的讀取和寫入操作(查詢和命令)分離為兩個不同的模型來隔離內存中的讀操作和寫操作。
在CQRS架構中,Read Model和Write Model是兩個分離的模型。Write Model被用於處理業務邏輯的寫入操作,而Read Model被用於處理查詢操作。在這種情況下,數據的寫入和讀取操作是被隔離開來,單獨處理的。
CQRS的概念最早由Microsoft的Greg Young提出,主要是應用於系統的可擴展性和性能優化。在實際應用中,CQRS可以採用不同的技術,如事件驅動體系結構和消息傳遞等,來實現架構的解耦和優化系統性能。
二、 CQRS架構的優點
CQRS架構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升系統性能,由於業務邏輯被分離為Write Model和Read Model,因此對每種模型的優化工作就可以單獨進行。這使得系統更加專註於單一職責,並且可以更好地支持高可用性和負載均衡,最終增強用戶體驗。
2、更加高效的開發。採用CQRS架構可以減少並發開發的風險,每個模型可以並行地開發和測試,分離Write Model和Read Model可以使開發人員更專註於業務邏輯,提高開發效率。
3、提高代碼的可維護性和擴展性。分離Write Model和Read Model可以允許我們為每個模型選擇適當的技術,由於兩個模型的職責響應的是不同的業務需求,因此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不同的技術選擇。這樣可以使得代碼更具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從而避免了系統膨脹和混亂而導致的重構成本。
三、CQRS模式的實現方式
3.1 Event-Driven Architecture(EDA)
事件驅動體系結構(EDA)是基於事件驅動的架構風格。它採用事件作為架構中的基本概念,通過事件驅動的方式處理系統中的操作。EDA的工作方式是基於發布-訂閱模型。其中的發布者負責發布事件,並將事件的內容廣播給所有的訂閱者。訂閱者只需要關注它需要處理的事件,然後執行相應的操作即可。事件構成的信息流串聯了整個系統,驅動了系統中的各個組件的工作。
// Event Publisher public class EventPublisher { private readonly List _subscribers; public EventPublisher() { _subscribers = new List(); } public void Subscribe(IEventSubscriber subscriber) { _subscribers.Add(subscriber); } public void Publish(IEvent e) { foreach (var s in _subscribers) s.Handle(e); } } // Event Subscriber public interface IEventSubscriber { void Handle(IEvent e); } // Events public interface IEvent { } public class OrderCreated : IEvent { public int OrderId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OrderDate { get; set; } } // Event Handlers public interface IOrderCreatedHandler { void Handle(OrderCreated e); } public class OrderCreatedHandler: IOrderCreatedHandler { public void Handle(OrderCreated e) { // 處理OrderCreated事件 } }
3.2 Message-driven architecture(MDA)
消息傳遞是基於發送和接收消息的方式實現的架構風格。這種架構基於異步方式實現業務邏輯,消息傳遞通常採用隊列或者主題的方式實現。在此模式下,應用程序通過發送和接收消息來實現應用程序間的解耦。這種架構風格的特點是高可用性,可重用性和可擴展性。
// Command public interface ICommand { } public class CreateOrderCommand : ICommand { public int OrderId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CustomerName { get; set; } } // Command Handler public interface ICommandHandler where TCommand : ICommand { void Handle(TCommand command); } public class CreateOrderCommandHandler : ICommandHandler { private readonly IOrderRepository _orderRepository; public CreateOrderCommandHandler(IOrderRepository orderRepository) { _orderRepository = orderRepository; } public void Handle(CreateOrderCommand command) { var order = new Order { OrderId = command.OrderId, CustomerName = command.CustomerName }; _orderRepository.Save(order); } } // Message Queue public interface IMessageQueue { void Send(ICommand command); } public class CommandBus : IMessageQueue { private readonly Dictionary<Type, ICommandHandler> _handlers; public CommandBus(Dictionary<Type, ICommandHandler> handlers) { _handlers = handlers; } public void Send(ICommand command) { var type = command.GetType(); if (_handlers.ContainsKey(type)) { var handler = _handlers[type]; handler.Handle(command); } else throw new Exception($"Handler not available for {type.Name}"); } }
四、CQRS的適用場景
CQRS通常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會被採用:
1、需要應對高負載的業務場景,例如電商平台的秒殺搶購和慢查詢的問題等。
2、系統中有大量查詢或者讀取操作,如果所有操作都依次操作相同的存儲區域,容易引起瓶頸或者阻塞。
3、業務邏輯複雜,需要對數據的讀寫相關程序進行優化和擴展。
4、需要對系統進行高可用和負載均衡的部署。
五、結語
CQRS架構是一種能夠提高系統性能和開發效率的架構模式。通過將查詢和命令分離為兩個不同的模型,可以允許我們更加專註於系統中的業務邏輯,並且可以更好地實現系統的擴展和維護。
CQRS的最大優勢在於,通過將查詢和命令分離,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系統的各個方面,從而達到更高的性能、更好的可擴展性和更高的可維護性。在實際應用中,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和技術選擇,來選擇和使用CQRS。
原創文章,作者:XCPP,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4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