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PI介紹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種同步數據傳輸總線,用於芯片間通信,它最初由Motorola公司提出,現已成為一種通用的、廣泛應用於串行數據通信的標準。SPI傳輸包含4根線,分別為SCLK、MOSI、MISO和SS,SS另外稱為片選(Low則選中對應設備,High則不選中)。它提供了全雙工、高速數據傳輸、簡單的硬件接口等優點,適用於外設快速數據傳輸。
二、三線SPI介紹
傳統的SPI通信需要至少四條線,但有些應用場景,如單片機和存儲芯片的交互,就產生了小型化和集成化要求,就出現了三線SPI。三線SPI和四線SPI最大的區別就是,去掉了從主機到從機的數據傳輸線 (MISO)。 在三線SPI中,MOSI 和 MISO兩根信號線在時間上復用,提高了芯片的集成度和信號傳輸速率,但犧牲了一部分功能。
三、三線SPI操作
和四線SPI的操作方式大致相似,但數據寫入方式有變化,如下:
void WriteByte_Spi3Wire(UINT8 dat) { unsigned char i = 0; for(i=0;i<8;i++) { SCK = 0; if(dat & 0x80) { MOSI=1; } else { MOSI=0; } SCK=1; dat <<= 1; } SCK = 0; }
四、三線SPI使用注意事項
1.因為MOSI和MISO復用同一根線,因此兩路電平不能同時輸出。如果想要保證輸出與輸入不互相干擾,可以加一個雙向電平轉換芯片。
2.在三線SPI模式下,主機沒有辦法確定從機是否準備好,因此需要本身的延遲、嘗試、重發等方式進行判斷和處理。
3.由於SPI的數據傳輸模式為全雙工,因此從機發送給主機的數據在從機接收到的同時,主機也會發送給從機本身所需要的數據。 因此,從機必需消耗掉主機所傳送過來的數據,以避免數據的混淆。
五、三線SPI的應用
三線SPI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適用性強、使用成本低,因此應用廣泛,特別適合於一些單片機和幾何傳感器之間的通信。典型的應用場景有存儲器存取、鍵盤掃描、馬達驅動、AD轉換等。
原創文章,作者:JBHZ,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45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