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腐蝕與膨脹運算
腐蝕與膨脹是數字圖像處理中常用的基本操作。它們分別是對圖像區域進行像素值最小化和最大化的操作。
腐蝕與膨脹是一類模板操作,即卷積操作。具體來說,腐蝕與膨脹是一種結構元素(S)與待處理圖像(f)進行卷積操作的過程,記作:
g(x,y) = f(x,y) ⊕ S
其中,g(x,y)為處理後的圖像,⊕為卷積操作符,S為結構元素。
二、腐蝕與膨脹的作用
在數字圖像處理中,腐蝕與膨脹是用於區域分割、形態學處理、圖像重建等方面常用的操作。具體來說,腐蝕可用於:
1、去除小區域:腐蝕操作可以將圖像中面積較小的區域去除,從而提取感興趣的區域。
2、平滑邊緣:腐蝕操作可以使邊緣部分變得平滑,減少邊緣分割時出現的噪聲。
膨脹則可用於:
1、填充小孔:膨脹操作可以將圖像中的小孔填充,使得區域分割更加準確。
2、連接區域:膨脹操作可以將相鄰的小區域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區域。
三、腐蝕與膨脹是對區域的
腐蝕與膨脹都是對圖像區域進行操作。腐蝕操作可以使區域變小或邊緣平滑,而膨脹操作可以使區域變大或連接相鄰的小區域。
圖像處理中的區域一般用二值圖像表示,即將圖像分為若干個區域,每個區域只有黑和白兩種像素值。
四、腐蝕與膨脹例題
下面以一個簡單的例題說明腐蝕與膨脹的操作。
圖1為一個簡單的圖像,黑色部分表示區域。
結構元素為一個3×3的矩形,如下圖所示:
對圖1進行腐蝕操作,得到輸出圖像如下:
對圖1進行膨脹操作,得到輸出圖像如下:
五、腐蝕與膨脹原理
腐蝕與膨脹的基本原理是結構元素與待處理圖像進行卷積操作,具體來說:
1、腐蝕:將結構元素對應區域與待處理圖像對應區域進行“∧”運算,得到該像素點的值。
2、膨脹:將結構元素對應區域與待處理圖像對應區域進行“∨”運算,得到該像素點的值。
六、腐蝕與膨脹定義
腐蝕與膨脹是數字圖像處理中的兩種基本操作,它們分別是對圖像區域進行像素值最小化和最大化的操作。
腐蝕與膨脹的處理結果基於結構元素的形狀和大小,不同的結構元素可以實現不同的處理效果。
七、腐蝕與膨脹詳解圖
下面是一張腐蝕、膨脹操作的詳解圖:
八、腐蝕與膨脹原理和應用
腐蝕和膨脹是數字圖像處理中的基本方法,它們常用於對象的提取、形態學處理等領域。下面是腐蝕與膨脹的一些應用:
1、目標檢測:腐蝕操作可以去除圖像中小的或者不規則的部分,提取出目標區域。膨脹操作可以將不連續的區域連接,填充孔洞,提取出完整的目標區域。
2、形態學處理:腐蝕和膨脹可以應用於形態學處理,如骨架化、細化、基元形態學等。
3、圖像修復:腐蝕和膨脹可以修復一些圖像的缺失部分,如去除圖像的噪點、填充裂縫等。
九、腐蝕與膨脹的數學表達式
腐蝕和膨脹的運算可以用數學表達式表示:
1、腐蝕:
2、膨脹:
十、腐蝕與防護選取
腐蝕和膨脹的效果和具體的結構元素有關,常用的結構元素有矩形、圓形、十字架等。如何選取結構元素取決於具體的應用場景和需要達到的處理效果。
下面是一些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結構元素選擇建議:
1、去噪:結構元素選擇較小,如3×3的矩形或者圓形。
2、邊緣平滑:結構元素選擇較大,如7×7的矩形或者圓形。
3、區域連接:結構元素選擇十字架等具有對稱性的形狀。
參考代碼:
“`python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img = cv2.imread(‘img.png’, cv2.IMREAD_GRAYSCALE)
# 定義結構元素
kernel = np.ones((5,5),np.uint8)
# 腐蝕操作
erosion = cv2.erode(img, kernel, iterations = 1)
# 膨脹操作
dilation = cv2.dilate(img, kernel, iterations = 1)
cv2.imshow(‘Input’, img)
cv2.imshow(‘Erosion’, erosion)
cv2.imshow(‘Dilation’, dilation)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
原創文章,作者:JBLQ,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4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