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extread概述
textread函數是Matlab中用來讀取文本文件的函數之一。它可以將文本文件中的數據讀取到Matlab工作區中進行後續的處理。相比較其他讀取文件的函數,如load和importdata,textread函數更加靈活和方便,可以自由地控制讀取文本文件的格式。
二、textread函數的基本用法
textread函數的基本用法如下所示:
[C1, C2, ..., CN] = textread(filename, format, count, 'delimiter', 'whitespace', 'headerlines');
其中,filename是要讀取的文本文件的名稱,format是讀取格式,count是讀取數據的數量,delimiter和whitespace是文本文件中字段的分隔符和分隔符之間的空格數,headerlines是文本文件頭部的行數。
例如讀取一個以逗號分隔的文本文件data.txt,文件中數據格式為”string,double”,如下所示:
Alice,22.3
Bob,32.7
Charlie,45.6
可以使用如下代碼讀取文件:
[C1, C2] = textread('data.txt', '%s,%f', 'delimiter', ',');
此時,C1會被讀取為一個大小為3的cell數組,其內容為{‘Alice’, ‘Bob’, ‘Charlie’};C2會被讀取為一個大小為3的double數組,其內容為[22.3, 32.7, 45.6]。
三、textread函數讀取非數字數據
textread函數不僅可以讀取數字數據,還可以讀取非數字數據。在讀取非數字數據時,需要使用合適的格式控制符來指定數據類型,常用的格式控制符包括%s(字符串)、%c(字符)、%q(帶單引號字符串)、%u(無符號整數)、%f(浮點數)、%e(指數浮點數)等。
例如讀取一個以空格分隔的文本文件data2.txt,文件中數據格式為”string char”,如下所示:
Alice A
Bob C
Charlie D
可以使用如下代碼讀取文件:
[C1, C2] = textread('data2.txt', '%s %c');
此時,C1會被讀取為一個大小為3的cell數組,其內容為{‘Alice’, ‘Bob’, ‘Charlie’};C2會被讀取為一個大小為3的char數組,其內容為[‘A’, ‘C’, ‘D’]。
四、textread函數讀取多行數據
有時候我們需要從一個文件中讀取多行數據,並將其分別存儲在不同的變量中。這個時候可以使用textread函數的循環讀取方式,即在函數中定義一個循環,每次循環讀取一行數據,直到文件結束。
例如讀取一個以空格分隔的文本文件data3.txt,文件中有多行數據,每行數據格式為”double double”,如下所示:
1.1 2.2
3.3 4.4
5.5 6.6
可以使用如下代碼讀取文件:
fid = fopen('data3.txt', 'r');
i = 1;
while ~feof(fid)
[C{i,1}, C{i,2}] = textread(fid, '%f %f', 1);
i = i+1;
end
fclose(fid);
讀取結束後,C會被讀取為一個大小為3的cell數組,每一個cell包含一行數據(如第一行為{1.1, 2.2})。
五、textread函數常見錯誤及解決方法
1.格式控制符不正確
在使用textread函數時,指定的格式控制符需要與文件中的數據類型嚴格對應,否則會產生讀取錯誤。如果使用的格式控制符不正確,可以通過查看Matlab的錯誤提示信息來找到問題所在。
2.分隔符和空格數不正確
在讀取文本文件時,如果分隔符和空格數設置不正確,可能會導致讀取失敗。一般情況下,分隔符為逗號、空格或者製表符,空格數為0或1個。如果分隔符和空格數不正確,可以修改參數值並重新運行代碼。
3.文件名和路徑錯誤
在使用textread函數時,如果文件名和路徑設置不正確,可能會導致文件讀取失敗。一般情況下,文件名應為字符串形式,路徑名應使用斜杠(/)而非反斜杠(\)。
例如讀取文件mydata.txt,如果文件保存在C:\mydata目錄下,可以使用如下代碼:
[C1, C2] = textread('C:/mydata/mydata.txt', '%s %f');
4.文件格式不正確
在讀取文本文件時,如果文件格式不正確(如文件為空、文件缺失必要的字段等),可能會導致讀取失敗。此時需要檢查文件格式是否正確,並對文件進行修改或重新生成。
原創文章,作者:AYCN,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4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