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語言孫輝,孫鑫c語言視頻教程

本文目錄一覽:

幫我寫一篇關於對計算機的展望

還是給你找幾篇吧,供你參考參考(就是拼湊一片啦。。呵呵。)

希望能幫助你

計算機的展望

摘要

文章通過對計算機集群技術、網格技術、WebService技術和分布式虛擬現實技術的分析,認為計算機中重要的思想在於對已有軟件硬件系統的復用,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進而實現在海量信息環境下的信息協同,這將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發展方向。

關鍵詞集群技術;網格技術;軟件復用技術;WebService技術

作者簡介龔茜茹,女,河南南陽人,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教師。

1引言

計算機技術發展至今,在短短的六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輝煌,從觀念上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熟悉,將人類社會帶入了信息時代,加速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在今天計算機技術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將越來越多影響人類社會的進步。在現階段,集群技術、網格技術等一系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些技術在某些層面上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性。

2計算機發展趨勢

2。1綜述

在現今的條件下,計算機學科的理論基礎日漸成熟。要想從理論基礎上推動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講,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而網格技術,集群技術,WebService技術以及軟件的復用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從而推動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這些技術都是在一定的層面上,對已有系統,包括軟件和硬件系統的復用,進而實現優化組合,產生巨大的效能。

2。2集群技術

集群計算機利用高速通信網絡將一組高檔工作站或PC按某種結構連接起來,通過並行程序設計及可視化人機交互集成開發環境的支持,實現統一調度,協調處理,組成高效並行處理的系統。多台計算機通過高速局域網相互連接起來,配備一定的並行支撐軟件,從而使各自具有一定的特定的功能,從而在現有網絡體系結構下,形成一個鬆散耦合的並行計算環境,協同地並行求解同一個問題。集群技術通過利用網絡中多個節點的計算能力把它們虛擬成一台具有更高計算能力的計算機。對比其他結構,在保持現有系統結構和組成的條件下,集群系統具有性價比高、可擴展性好、高可用性和高能用性的優點,尤其是集群系統系統開發周期短、用戶投資風險小、節約系統資源、用戶編程方便。

目前,集群技術已成為並行處理的熱點和主流,有關專家猜測:“未來的高性能計算機和超級服務器都將基於集群結構”。集群技術通過對現有計算機的“復用”,在不對現有體系結構進行重大修改的前提下,通過互聯互通,組成一個具有一定體系結構的複雜系統,從而實現並行高性能計算。其與網格技術無論是在體系結構上還是設計的思想上具,都有一定相似性。

2。3網格技術

網格技術是最近新興的一種技術,包括計算網格、信息網格、知識網格等,被譽為第三次信息技術浪潮,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利用現有的網絡結構,協議和數據庫技術,實現分布式、協同化、智能化的信息處理。網格技術充分發揮了松偶合網絡中各計算機的性能和資源,利用現有互聯網的架構,把地理上廣泛分布的各種資源,包括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帶寬資源、軟件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等整合成一個邏輯整體——一台虛擬的超級計算機,為用戶提供一體化的信息和計算、存儲、訪問等應用服務,虛擬的組織最終實現在這個虛擬環境下進行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它通過對已有資源的充分利用,實現了網絡海量信息環境下的協同。網格信息資源的獲取、傳輸、共享和利用帶來了一場革命,也必將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變化。

在目前,網格技術主要應用在分布式超級計算上。通過利用高速互連的網絡通路,實現分布式的計算。這樣,通過整體的整和,在邏輯上實現一台性能更高,容量更大的巨型虛擬機,形成一個比單台計算機更高效的計算處理平台。其典型應用主要是在虛擬現實領域中。通過分布式的處理,單台機只要進行很少的模擬和計算,就可以在整體上實現對一個複雜環境的虛擬。

可以說,網格技術對現有網絡中已有計算機,通過軟件層次上的整合,實現一種硬件層面上的復用,從而充分利用了網絡中的閑置資源,實現整體的性能提高,為解決資源需求巨大的問題,提供了一條廉價有效的解決途徑。

2。4WebService技術

WebService技術定義了如何在Internet上實現互操作,拓展了應用程序的功能,實現了軟件的動態提供。確切的說,WebService是部署在Web上的對象,它具有對象技術的優點,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互操作性。WebService建立在XML為主,開放Web規範技術基礎上,能夠建立具有良好可互操作的分布式應用程序平台。它具有良好的封裝性,松偶合性,標準協議規範,高度可集成性的特徵。WebService主要有四個技術:XML,簡單對象訪問協議SOAP,Web服務描述語言WSDL和統一描述、發現和集成協議UDD。WebService技術通過向外界暴露接口,使其能夠通過Internet來進行調用。換句話說,WebService就是一個能夠通過接口,在Internet上被調用的應用程序。它答應在Web站點放置可編程元素,使得基於Web的分布式計算和處理得以進行。獨立的應用程序部件以一種標準的方式發布到Web站點上,其它Web應用程序可以方便地找到並使用它們,從而協同完成某個功能邏輯。從某種意義上說,webService是由某些企業發布的完成其特定商務需求的應用服務,其它公司或應用軟件能夠通過Internet來訪問並使用這項服務。它為構造一些複雜的功能提供了必要的構件。

WebService技術可以說是軟件復用技術在網絡服務提供上的一個成功應用。通過統一的協議和規範,使得一個功能模塊在網絡上可以通過接口被多次調用,這樣,大大提高了網絡服務的開發效率,縮短了開發周期。同時,有利於新技術的快速推廣和應用。

2。5軟件復用技術

軟件復用技術通過對現有的軟件技術和產品重複利用,它充分利用已有的軟件開發經驗和構件的積累,使得軟件的開發不在是從零開始。這樣,在軟件開發過程當中,就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高效的軟件模塊或產品,避免重複的勞動,而將開發的重點,集中在為實現功能而需要實現的特定模塊上。同時,通過,不斷的構件積累,從而形成一定規模的構件庫,這樣,就為軟件的流水線開發提供了支持,並且能夠方便的利用快速原型法進行軟件的需求分析和架構設計。並且,通過對相應模塊的更新和改進,就能夠很快的實現軟件的版本升級。從用戶的角度來講,復用技術有利與減少培訓支出,方便用戶使用。軟件復用技術的優勢可歸結為:提高生產率、減少維護代價、提高互操作性、支持快速原型、減少培訓開銷。從現實來看,用友軟件公司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正是基於在財務領域多年構件和技術的積累,使得用友公司能夠在財務軟件領域取得巨大的成功。

現在,面向對象技術逐步發展,日益成為軟件開發的主流,從而為軟件復用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基礎。軟件復用技術被人們視為解決目前軟件危機,提高軟件質量,縮短軟件開發周期的一個有效途徑。

3總結

在計算機領域中,一直都強調的一種思想是復用的思想。因為計算機發展速度快,更新換代快。尤其是在網絡日益流行的今天,依據摩爾定律,CPU性能18個月翻一番,根據光纖定律,骨幹網帶寬9個月翻一番,而邁特卡爾夫定律預言網絡設備增加N倍,其效率提高N2。因而假如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設備,通過一定的手段,實現資源的整和,將是一個高效快速經濟的開發途徑。因此,設備程序的復用是一個重要的手段。這也是WebService和集群技術能夠得到廣泛應用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網絡廣泛流行,大量的計算機通過Internet實現了互聯,僅中國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數量在2005年就達到790萬台。可以說網絡蘊涵了巨大的資源,換句話說,海量信息,假如能夠通過相關的硬件軟件系統技術,實現在這樣一個海量信息環境下的信息協同,進而實現知識的發現,信息的提取。這將利用以有的技術,實現先進的功能。這也符合人工智能連接主義學派的觀點,這也是從更高的一個層面上實現人腦的模擬。並且,在這個系統中,基本的組成單元擁有自己獨立的存儲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記憶的模擬。通過必要的手段,對已有計算機硬件軟件系統進行的復用,實現多機器多系統之間的合作,將是計算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其基礎已經日趨成熟。我們更多的應該把眼光放在更高的一個層面上,實現在已有的系統——包括軟件硬件和系統——的一種復用,從而推動信息的一種復用。這種復用是計算機發展的趨勢,其必將導致多台機器的協同,從而實現海量信息環境下的協同。

參考文獻

王文義,張影。構建高性能集群計算機系統的關鍵技術.鄭州工業大學學報,2001,3(1).

曾碧卿,陳志剛。服務器集群系統研究。計算機應用研究,2004.

3楊艷,唐勝群,張文濤。XMLWeb服務技術探討。計算機應用研究,2002.

4顧寧,劉家茂,柴嘵路。WebServices原理與研發實踐。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

5孫輝,徐學文。美、歐網格技術發展現狀分析與思考。情報理論與實踐,2005,(1).

7梅宏。軟件復用技術研究與應用。2002年中國(南京)軟件國際化論壇.

6黃允中,顧志松,張世永。網格技術框架的探討和研究。計算機工程,2003,8,(l3).

21世紀計算機技術展望

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是20世紀科學對社會發展最偉大的貢獻之

一,它大大改變了我們人類工作的方式。計算機的作用在下一個

世紀仍然是舉足輕重的,因為它不僅將繼續改進我們的工作方式

和效率,還將給人類的生活質量帶來巨大改變。

電子計算機技術可以分為計算機硬件技術、計算機軟件技術

和計算機應用技術三個領域。本文由於篇幅所限,只討論計算機

硬件技術和軟件技術的發展問題。

一、計算機硬件技術

計算機硬件領域主要研究計算機系統結構原理和設備構造技

術,面對的問題包括結構、速度、存儲、互連、成本和可靠性等

計算機系統結構本身的發展經歷了從機械結構、電子模擬結

構、電子數字結構的進化過程。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到現在,電

子數字計算機的結構經歷了從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超大

規模集成電路等四個階段的進化。從50年代到70年代,計算機是

高級設備,沒有經濟實力的組織是無法擁有或者使用的。到了80

年代,由於微處理器的出現,使得計算機的成本越來越低、應用

越來越普及。50年代初計算速度每秒5000次(運算)機器的體積

和一座大樓一樣大,今天擺在我們辦公桌上的普通台式計算機的

計算能力大約為每秒5億次,也就是說相當於50年代10萬個大樓組

成的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目前最好的台式機的計算速度已經達到

每秒10億次。按照著名的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的性能每18個月

翻一番)計算,今天計算速度為10億次的計算機,到2010年時的

計算速度大約為1280億次,也就是說到那時5000億次的計算機用

4個台式計算機組合起來就可以了,而今天我們卻需要使用大約5

00個CPU構造一台這樣的機器,或者使用500多個台式計算機連接

起來。所以每過10年,高性能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就要增加100倍。

也就是說,今天我們研製高性能計算機的計算速度要達到1012(

萬億)次,2010年要達到1014次,2020年要達到1016次……2100

年要達到1032次。

20世紀的電子計算機按照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

、微機(個人計算機)等進行分類。但是巨型、大型等等概念是

相對的,是隨時間變化而改變的,例如60年代的巨型機並不比80

年代的微機計算能力強。今後,計算機將簡單的劃分為服務器(

server)和客戶機(client)兩類。連接在網上提供計算、數據

處理和軟件環境支撐的是服務器,而用戶直接使用的則是客戶機

。從技術的走向預測:服務器的能力今後會越來越強,用於科學

計算的超級服務器會達到千萬億以上,用於數據處理的超級服務

器在數據交換速度和數據倉庫的容量和管理能力方面都會比現在

的服務器高得多;客戶端計算機的發展是越來越智能化(傻瓜化

、個性化)、方便化(可移動、嵌入式)。而智能化要求計算機

中處理器的性能更強,人工智能技術和軟件技術更先進。

目前的計算機是架構在基於微電子理論的半導體技術之上的

,計算機硬件的發展主要取決於集成電路技術和工藝的發展。摩

爾定律成功地預測了半導體技術發展的規律。然而,隨着大規模

集成電路工藝的發展,集成度越來越高,越來越接近於工藝甚至

物理上限。一般認為,50納米將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的工藝

較難超越的精度,現在正在使用的最高集成度在180納米左右,估

計到2010年,將達到50納米。因此,很多科學家開始尋找研究新

一代的計算機硬件。超導計算機、生物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是諸

多探索中被注意的較多的三個方向。超導計算機的主頻估計可以

在100吉赫茲以上工作,大約2010年可能成為與現在的超大規模集

成電路計算機共存的計算機體系結構,因為到那時半導體器件已

經達到了工藝極限,摩爾定律或者新的摩爾定律必須要由超導計

算機來維持。在超導計算機之後,將可能是基於光學理論的量子

計算機的天下,量子計算機被認為極有可能在下一個世紀的頭30

年取得重大突破,並在2040年前後研製成功可以商業使用的計算

機。生物計算機將極有可能是繼量子計算機之後的新一代計算機

,儘管它的工作機理目前大部分已經清楚,但是何時能夠製造出

可與今天的計算機在速度、可靠性、成本等方面相匹敵的生物計

算機仍然是一個難以預測的問題。

除了計算機單機結構本身的技術,為了構造高性能計算機的

並行處理技術和分布式處理技術也是計算機系統結構中研究的重

要問題。今天的計算機互連技術已經做到可以把數萬台計算機連

到一起,組成一台峰值計算速度極高(例如幾十萬億次)的計算

機,然而如何把這台高性能計算機真正利用起來求解一個大問題

還存在許多問題。任務分配不均、通信開銷過大、等待前一處理

的數據相關性等等都是經常面臨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科

學家已經研究了近40年,試圖從互連技術、快速通信技術、並行

編譯理論、網絡操作系統、優化運行時系統、並行函數庫等多方

面進行探索。

計算機硬件所包含的範疇除了傳統的計算機系統結構外,還

包括計算機網絡和外設。計算機網絡包含Internet,Intranet,

Extranet等等。高性能計算機是把互聯和通信作為一個中間過程

和手段進行使用,但計算機網絡卻是把互連和通信作為核心技術

進行研究。計算機網絡研究的問題是所有上網計算機的可靠有效

連接和資源共享。IP技術和WEB瀏覽技術是20世紀計算機網絡成功

的基石。當然,現在IP技術還存在着沒有服務質量控制的問題,

WEB瀏覽技術也存在着信息檢索效率低和資源管理困難的問題等。

21世紀計算機網絡的網絡路由設備的心臟實際上也是計算機,只

不過是一台專門用來進行網絡通信的計算機而已。

打印機、磁帶機、繪圖儀等也都是專門用來控制特定設備的

計算機。

二、計算機軟件技術

計算機軟件領域主要研究計算機使用環境技術,包括系統軟

件、用戶編程環境與工具、應用軟件等等。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

進化性、兼容性、重用性、友好性、可靠性等等。

如果說硬件是計算機的身體,則軟件就是計算機的神經和大

腦。因此軟件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計算機的效率和應用水平。計算

機軟件作為20世紀人類文明進步的最大成果之一,必將成為人類

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人類文化是構築在語言、文化環境

和文化作品的架構上,其中語言是基本的、開放的和共享的,這

是人類文明可以不斷進化的根本保證。將計算機軟件與人類文化

相類比,系統軟件相當於人類語言,用戶編程環境和工具相當於

文化環境,而應用軟件相當於文化作品。對比之下,計算機的系

統軟件現在絕大多數還不開放、不共享。從商業的角度看,如果

沒有商業利益的驅使、初期此領域很難發展起來。但發展到了一

定階段,如果系統軟件不開放將會阻礙本領域的發展速度,不利

於軟件進化。現在的LINUX開放源碼運動從某種程度上正是順應這

個潮流,因此可以預見必將最後取得成功。在操作系統方面,本

世紀技術上最成功的系統是UNIX,在概念上最成功的是美國蘋果

公司所提出的視窗圖形界面,在商業上最成功的是微軟公司的WI

NDOWS操作系統。下一世紀的操作系統將繼承現在好的操作系統的

主要優點,變成開放的和進化的。在操作系統開放之後,系統軟

件產業將主要集中在軟件環境平台和工具的研究開發上。可視化

編程環境與工具、辦公套件、家庭套件、學習套件等將會有很大

的發展空間。

計算機硬件發展的速度可以用摩爾定律解釋,即每18個月翻

一番,軟件的發展速度目前還沒有類似的定律可以使用。從歷史

上看,軟件在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的進化方面大約每10年一代,

從本世紀50年代的機器語言、60年代AL�GOL語言、70年代FORTR

AN語言、80年代C語言、90年代JAVA語言。由於軟件的存在是依附

在硬件之上的,而前些年硬件的發展變化很快,因此從舊平台向

新平台的軟件移植花費了我們大量的財力和時間。這中間有大量

的軟件由於種種原因無法及時完成移植而沒有被繼承下來。軟件

的兼容性和重用性一直是人們努力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說要使得

一次寫好的應用軟件在各種不同硬件系統上都可以運行、要使得

已經設計好的程序模塊被有效地重複利用。在軟件的兼容性方面

,20世紀貢獻最大的工作是JAVA語言的發明,該語言的設計宗旨

是“程序書寫一次,到處都可運行(write it once,runit eve

rywhere)”。目前跨平台這一設想還沒有完全有效地被實現,相

信21世紀第一個10年一定可以完成。當然,如何解決非JAVA語言

軟件的跨平台問題仍然是一個難題。

計算機硬件能夠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是工業化程度比較好,

很多集成電路按照功能做成標準器件,因而好的功能塊會保留下

來並不斷改進。但是到目前為止軟件的工業化程度還比較差,還

做不到像硬件一樣好的程序被繼續不斷的使用。很多算法和程序

被很多人在不同的系統中重複地實現了多次,同樣的錯誤在不同

的地方犯了又犯,很有點像古時候沒有文字的年代人們傳播文化

和知識一樣,一代一代的口授腦記,絕大部分人用畢生的精力在

重複別人已經做過的事,走同樣的彎路然後通過自我反省來改正

。計算機科學家和軟件工程師對於軟件重用、軟件復用的技術已

經研究了幾十年。已經提出了包括軟件的模塊化、軟件重用技術

、軟構件技術、軟件總線等等概念。CORBA,DCOM Java Bean等軟

件體系結構和中間件接口標準技術,是軟件重用的很好嘗試。目

前在因特網上已經開始有一些用JAVA語言和庫函數形式提供的軟

件構件可以提供使用,隨着這種軟構件的規範化和實用化,計算

機軟件生產的工業化程度會慢慢提高,軟件發展的速度也會慢慢

加快。估計到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結束的時候,軟件的工業化程

度應該達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計算機硬件的工業化程度。

軟件的友好性主要取決於用戶界面的設計和人機交互流程的

質量。界面越吸引人,人機交互流程與人的習慣越接近,軟件就

越友好。多媒體技術、語音識別與合成技術、手寫體文字的識別

、自然語言理解與機器翻譯技術、圖像處理與圖形學技術、用戶

圖形界面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等都是解決軟件系統友好性的關

鍵技術,然而因為20世紀的計算機在速度和存儲容量方面還不能

容忍這些技術被廣泛應用,所以目前的現狀是計算機不夠友好。

預計在21世紀開始的5一10年中,這一情況將會有大的改變。

軟件的質量不高是另外一個制約軟件發展的因素。軟件生產

質量的改進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軟件質量保證體系,

通過對軟件人員的有效訓練和工程管理來減少軟件錯誤;二是發

展軟件正確性驗證和測試技術,利用邏輯證明來發現軟件中的矛

盾從而找出和自動定位錯誤。軟件質量保證體系的最高目標是編

制完全無錯誤的程序,現階段的高級目標是一百萬行程序中只允

許有一行錯誤。軟件質量保證體系能否有效建立主要取決於管理

因素,這是21世紀各個國家和地區在計算機軟件產業的競爭中成

敗的關鍵。軟件正確性驗證問題可以歸結為“布爾表達式可滿足

性問題”,這是計算機科學中的一個“難解問題”,目前的現狀

處於採用優化的方法進行快速求解的應用算法學研究階段。歐洲

在航天領域已經開始嘗試使用這種技術對於軟件進行驗證。估計

在21世紀第二到第三個10年,軟件正確性驗證和測試技術將取得

重大突破並開始走向實用。屆時,軟件的工業化程度將達到只落

後於計算機硬件1一2年的水平。

應用軟件,包括大型科學計算系統、海量數據管理系統、智

能決策支持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仿真、計算機控制系

統等等,在21世紀的社會生活和進步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利用

了WEB瀏覽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等綜合技術而構

成的網絡應用軟件(例如電子商務)將是今後軟件業發展的最大

舞台。其中,作為多媒體研究熱點的多媒體數據壓縮與傳輸、數

據加密、數字水印技術將是21世紀初發展的重點。與網絡應用軟

件相配合的信息服務,將為我們的社會帶來更大的商業機會和更

多的就業機會,並通過它慢慢改變社會的就業結構和人類的知識

結構比例來拉動21世紀的社會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逐步轉化

2010河北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考試科目是什麼啊?請告訴我

10年的最快也要到今年7~8月才會發布,這裡先給你09年的作為參考吧:

首先,英語專業分兩個大類:050201英語語言文學和050211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英語語言文學:

初試科目:①101政治理論②221法語或222日語③709基礎英語④811綜合知識(含英美文學、英語語言學)()

複試科目:專業綜合()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初試科目:①101政治理論②221法語或222日語③709基礎英語④811綜合知識(含英美文學、英語語言學)()

複試科目:專業綜合()

希望給你幫助!

求有關簡明法語教程(孫輝)的資料,如:詳細的講義之類的。

建議學習新版馬曉宏《法語》,學習完兩冊可以考公共法語四級。孫輝的簡法有些老了。而且《法語》比較適合應試和二外。很實在的講,學習法語很有用,語言的三部分:語音、語法、詞彙。法語在語法上超難,而且語音前期沒有人指導和糾正,很容易發音不準,習慣了錯誤的發音很難改。看視頻和聽音頻的效果也不佳。都是我的過往經驗。講義資料我有很多,不過真不建議自學。初學者要有老師帶入門,你要自學的話,很容易就學蒙了,最後半途而廢,大學畢業了也學不明白。最好是找法語系的老師或者專業的培訓學校學習!堅持!再堅持!祝你成功!

我是天津財經大學營銷系09界的學生,請問報考本校的研究生需要考哪幾科?(具體科目)

……直接問你們老師不就行了……

而且答案最準確

童鞋,你真是懶啊,算了,我幫你查了

不過沒有你那個專業啊

會計學 會計碩士 金融學 企業管理

國際貿易學 社會保障 公共管理碩士 管理科學與工程

統計學 產業經濟學 英語語言文學 經濟法學

財政學 數量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 技術經濟及管理

國民經濟學 勞動經濟學 世界經濟 工商管理碩士

旅遊管理 政治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 法律碩士(非法學)

國際法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 法律碩士(法學)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應用數學

▲政治經濟學同濟大學四平路

1、《政治經濟學教程》(第7版),宋濤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課

2、《政治經濟學原理》,石晶瑩等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彰武

▲西方經濟學共濟網

1、《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三版)》、《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三版)》,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同濟大學四平路

2、《西方經濟學學習指導與精粹題解(上冊微觀部分)》、《西方經濟學學習指導與精粹題解(下冊宏觀部分)》,叢屹等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正門

3、《計量經濟學》,於俊年編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院

▲世界經濟院

1、《國際經濟學》,李坤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kaoyangj

2、《國際經濟學》,李宏,中國商務出版社,2006年版。kaoyantj

3、《世界經濟》雜誌,《國際經濟評論》雜誌。業

▲國民經濟學濟

1、《國民經濟核算概論》,肖紅葉、周國富編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專

2、趙彥雲編《宏觀經濟統計分析》,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200092

▲區域經濟學336260 37

1、《區域經濟學通論》,聶華林、王成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33623 037

▲財政學同濟

1、《財政學:理論在政策中的當代應用》,張進昌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版。濟

▲金融學112室

01金融學 03信用管理輔導

1、《貨幣銀行學原理》第五版, 鄭道平、龍瑋娟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6出版。336 26038

2、《國際金融概論》,王愛儉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出版。

3、《投資學》,張元萍,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年。

02保險學和保險精算

1、《保險學教程》劉金章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年4月版;

2、《貨幣銀行學原理》第五版, 鄭道平、龍瑋娟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6出版

▲產業經濟學

1、臧旭恆等,《產業經濟學》(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6。

2、劉易斯·卡布羅,《產業組織導論》(產業經濟學譯叢),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2。

▲國際貿易學

1、《國際貿易》,海聞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國際貿易》,薛榮久主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國際貿易實務》,黎孝先主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國際貿易問題》雜誌。

▲勞動經濟學

1、《勞動經濟學》(第二版),胡學勤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2、《勞動經濟學》,李中斌等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統計學

1、《統計學》,郭英、高建國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數量經濟學

1、《計量經濟學》,李子奈主編,高教出版社。

▲經濟法學

1、《商法學教程》,趙旭東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民事訴訟法》(第二版),江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必讀資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及據此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國際法學

1、《國際法》,白桂梅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國國際私法通論》(第三版),李雙元等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劃※者為重點):

1、《共產黨宣言》,馬克思,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十七大報告》,胡錦濤,人民出版社,2007年。

▲英語語言文學

1、《美國文學史及選讀》吳偉仁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2、《英國文學史及選讀》吳偉仁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3、《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王學成、齊欣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年8月版;

4、《標準日本語》(初級上下、中級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5、《簡明法語教程》孫輝主編,商務印書館出版,2002年2月第15次印刷。

▲應用數學

1、數值分析(參考書:《數值分析引論》,易大義等,浙江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2、數理金融(參考書:《數理金融》,葉中行等,科學出版社,2002年);

3、運籌學(參考書:《運籌學》,《運籌學》教材編寫組,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計算機應用技術

1、《數據庫系統概論》(第四版),王珊,薩師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4版。

▲管理科學與工程

01管理信息系統、02電子商務、03物流管理與系統仿真

1、《C程序設計(第三版)》編著譚浩強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7。

2、《數據結構及應用算法教程》,嚴蔚敏、陳文博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2

或《數據結構(C語言版)》,嚴蔚敏、吳偉民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3。

04金融工程

1、《金融衍生工具教程》,張元萍主編,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2、《貨幣銀行學原理》,第五版,鄭道平、龍瑋娟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6出版。

05工程管理

1、《工程項目管理》,成虎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06管理科學

2、《生產與運作管理》,陳榮秋、馬士華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會計學

1、《財務會計》,蓋地,趙書和編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第三版。

2、《財務管理》,徐春利,苑澤明編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第一版。

▲企業管理

1、《市場營銷學》,曹家為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3月。

2、《生產與運作管理》(第二版),陳榮秋、馬士華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3、《公司治理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李維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4、《人力資源管理》,林忠、金延平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旅遊管理

1、《旅遊學概論(第五版)》李天元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技術經濟及管理

1、《技術創新管理(第二版)》,吳貴生,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技術創新學》,付家驥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3、《項目管理》,駱珣主編,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

▲社會保障

1、《社會保障學——理念、制度、實踐與思辨》,鄭功成主編,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考

河北大學外語系語言與文學專業研究生的參考書目

2011年河北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參考書目

河北大學201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參考書目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政法學院

635 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上下冊)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肖前主編

602 法學綜合(一) 《憲法》(第二版) 北大出版社、高教出版社 周葉中

602 法學綜合(一) 《法理學》(第三版) 北大出版社、高教出版社 張文顯

602 法學綜合(一) 《民法》(總論與物權法部分)(第四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王利明

603 政治學原理 《政治學原理》(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惠岩

604 社會學理論 《社會學概論新修》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三版) 鄭杭生

605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編寫組

629 公共管理學 《公共管理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陳振明

801 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鄧曉芒等主編

801 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來等 主編

802 邏輯學 《普通邏輯》(增訂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004年印刷 編寫組

805 法學綜合(二) 刑事訴訟法(總論部分)(第三版) 北大出版社、高教出版社 陳光中

805 法學綜合(二) 《刑法》(總論部分)(第四版) 北大出版社、高教出版社 高銘暄、馬克昌

805 法學綜合(二) 《經濟法》(總論、市場監管法)(第四版) 北大出版社、高教出版社 楊紫煊

806 當代中國政治與政府,政治社會學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復旦大學出版社 浦興祖

806 當代中國政治與政府,政治社會學 《政治社會學教程》 華中師大出版社2005版 夏玉珍、江立華主編

807 社會學研究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風笑天

809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編寫組

855 綜合課 《公共行政學》 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 沈亞平

855 綜合課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復旦大學出版社 浦興祖

331 社會工作原理 《社會工作概論》(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王思斌

《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三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鄭杭生

437 社會工作實務 《社會工作實務(中級)》 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年 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編寫組,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指導教材

經濟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803 西方經濟學(理論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第三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3) 高鴻業

804 西方經濟學(應用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第三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3) 高鴻業

604 社會學理論 《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三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鄭杭生

808 人口學理論 《人口學》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4) 田雪原

431 金融學綜合 《貨幣銀行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康書生,鮑靜海

432 統計學 《經濟應用統計學教程》 經濟日報出版社,2005.8 李林傑、董正信主編

434 國際商務專業基礎 《國際商務》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4 王亞星、王文譚編著

435 保險專業基礎 《保險學》 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年 尹成遠,王香蘭

教育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624 教與學的基本理論 《教育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版 王道俊、王漢瀾

624 教與學的基本理論 《教育心理學》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7版 莫雷主編

833 教育技術學 《網絡教育應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版 武法提

833 教育技術學 《教學媒體理論與實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 王以寧

833 教育技術學 《教育技術的理論與實踐》 科學出版社09版 張立新等

625 心理學概論 《普通心理學》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彭聃齡

625 心理學概論 《發展心理學》 浙江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

625 心理學概論 《教育心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馮忠良等

834 心理學研究方法 《實驗心理學》 浙江教育出版社 楊治良

834 心理學研究方法 《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董奇

834 心理學研究方法 《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 徐建平

861 教育管理學 《教育管理學》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年版 陳孝斌主編

862 教育技術學 《教育技術的理論與實踐》 科學出版社09版 張立新等

333 教育綜合 《教育學基礎》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十二所高校聯合編寫

333 教育綜合 《教育技術的理論與實踐》 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張立新

文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606 文學基礎 《簡明中國文學史》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駱玉明

606 文學基礎 《文藝學導論》 復旦大學出版社 吳中傑

606 文學基礎 《20世紀中國文學史》(新一版,上冊) 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版 黃修己

607 漢語言基礎 《現代漢語》(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訂三版) 黃伯榮、廖序東

631 中國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1-4)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袁行霈

810 文藝學 《文藝學導論》 復旦大學出版社 吳中傑

811 中國古代文學 《中國文學史》(1-4) 高等教育出版社 袁行霈

812 中國現當代文學 《20世紀中國文學史》(新一版,1-12章) 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版 黃修己

813 外國文學 《外國文學史》(修訂版)(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鄭克魯

813 外國文學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伊格爾頓著,武曉明譯

814 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1、2冊) 中華書局 王力

870 古代漢語與文獻 《古代漢語》(1、2冊) 中華書局 王力

外語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244 日語(二外) 日語初中級讀本,不設特定參考書

245 法語(二外) 《簡明法語教程》(上、下) 商務印書館 孫輝

246 英語(二外) 《大學英語》(1-4冊) 不限編者

608 英語語言技能綜合 《大學英語教程》(1-6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楊立民、徐克容

608 英語語言技能綜合 《高級英語》(1、2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張漢熙著

609 日語語言技能綜合 不設特定參考書

610 法語語言技能綜合 《法語》(5、6冊) 上海外語教研社 束景哲 著

610 法語語言技能綜合 《基礎法語》(1-4冊) 外研社 馬曉紅

611 俄語語言技能綜合 《大學俄語》(1-7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北外

611 俄語語言技能綜合 《俄語語言國情學(教與學探索)》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季元龍

611 俄語語言技能綜合 《俄漢·漢俄翻譯理論與技巧(增訂本)》 電子工業出版社 程榮輅

612 韓語語言技能綜合 不設特定參考書

815 英語語言知識綜合 《美國文化與社會十五講》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袁明

815 英語語言知識綜合 《英國文學史及作品選讀》 不限編者

815 英語語言知識綜合 《美國文學史及作品選讀》 不限編者

815 英語語言知識綜合 《英漢·漢英翻譯教程》 不限編者

815 英語語言知識綜合 《新編語言學教程》 劉潤清、文旭編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815 英語語言知識綜合 《英語寫作教程》 不限編者

815 英語語言知識綜合 《語言學教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壯麟

816 日語語言知識綜合 《日本文學史》 不限編者

816 日語語言知識綜合 《日本文化》 不限編者

816 日語語言知識綜合 《日語語法研究》 不限編者

(初級上、下, 中級上冊) (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

817 語言學基礎理論 《語言學概論》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德春

817 語言學基礎理論 《西方語言與流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劉潤清

211 翻譯碩士英語 高級英語(修訂本)1、2冊 外研社1995 張漢熙

357 英語翻譯基礎 英漢翻譯簡明教程 外研社2002 庄繹傳

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2)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葉子南

212 翻譯碩士俄語 大學俄語(東方)5、6、7冊 外研社1996 丁樹杞等

358 俄語翻譯基礎 俄譯漢教程(增)上、下 外研社2006 蔡毅等

漢譯俄教程 外研社1981 周允等

213 翻譯碩士日語 日語5、6冊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6 陳生保等

359 日語翻譯基礎 日漢漢日翻譯實踐 外研社2006 郭鴻雁

實用日語寫作教程 外研社2004 王秀文

448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知識應試指南 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林青松

應用文寫作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劉世權

新聞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613 文史綜合 《中國文學史》(1-4)(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 袁行霈

613 文史綜合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版 錢理群

818 新聞傳播綜合 《當代中國傳媒社區的新進路》 河北人民出版社09版 白貴

818 新聞傳播綜合 《中國新聞傳播史》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版 方漢奇

818 新聞傳播綜合 《新聞學概論》(第三版)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版 李良榮

818 新聞傳播綜合 《傳播學教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版 郭慶光

818 新聞傳播綜合 《新聞採訪學通論》 人民出版社2007版 楊秀國

334 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 新聞報道策劃與新聞資源開發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蔡雯

新聞採訪學通論 人民出版社2007 楊秀國

440 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 新聞學概論(第三版)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李良榮

傳播學綱要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陳力丹

335 出版綜合素質與能力 出版專業基礎(初級) 崇文書局 2007年5月1日版 中國編輯學會 全國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辦公室 編

出版專業實務(初級) 崇文書局 2007年5月1日版 中國編輯學會 全國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辦公室 編

441 出版專業基礎 中國編輯出版史(上) 遼海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 肖東發主編

中國編輯出版史(下) 遼海出版社,2006年3月第2版 肖東發主編

現代出版學 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張志強主編

藝術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614 藝術學 《藝術學》 人民出版社 楊恩寰、梅寶樹

616 中外美術史 《中國美術簡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編

616 中外美術史 《中國美術史》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洪再新

616 中外美術史 《外國美術簡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編

616 中外美術史 《藝術發展史》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英)貢布里希著范景中譯

617 設計學概論 《設計學概論》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尹定邦

《環境藝術教育》 人民出版社(2003) 楊文會

618 影視藝術教育 《影視藝術教育》 人民出版社 姜敏

819 美學 《美學引論》 人民出版社 楊恩寰

820 藝術概論 《藝術概論》(部級教材) 文化藝術出版社 王宏建

820 藝術概論 《美學四講》 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澤厚

872 手繪設計 無參考書目

822 視聽語言 《視聽語言》 方圓電子音像出版社 郄建業、耿小博、陳曉紅

336 藝術基礎 藝術學概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彭吉象

336 藝術基礎 美術鑒賞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道一

數計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619 數學分析 《數學分析》(上、下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傳璋

823 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 《高等代數》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大幾代教研室

823 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 《解析幾何》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呂林根

868 數據結構(含C語言) 《數據結構》(C語言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嚴蔚敏

《C程序設計教程》 清華大學出版社 譚浩強

物理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601 理科數學 《高等數學》(第四版)(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濟大學數學教研室

620 普通物理 《光學》(上、下) 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凱華

620 普通物理 《電磁學》(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趙凱華

620 普通物理 《原子物理學》(不含核物理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褚聖麟

824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世勛

825 電動力學 《電動力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郭碩鴻

836 電磁學 《電磁學》(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熙謀、趙凱華

837 數字電路 《數字電路技術基礎簡略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余孟嘗

843 光學 《光學》(上、下) 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凱華

863 光學 《光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凱華

864 光電技術 《光電技術與實驗》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江月松

化學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601 理科數學 《高等數學》(第四版)(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濟大學數學教研室

621 物理化學 《物理化學》(第五版)(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傅獻彩

622 統計物理 《熱力學.統計物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汪志誠

826 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連理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

827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紋

828 分析化學 《定量化學分析簡明教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 彭崇慧 馮建章 張錫瑜 李克安 趙鳳林

829 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化學》(第四版) 化學工業出版社 潘祖仁

830 普通物理(含力、電、光) 《力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漆安慎

830 普通物理(含力、電、光) 《光學》(上、下) 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凱華

830 普通物理(含力、電、光) 《電磁學》(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趙凱華

838 環境監測 《環境監測》(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奚旦立等

839 環境化學 《環境化學》(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戴樹桂

879 物理化學(專) 《物理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傅獻彩,沈溫霞,姚天揚編

880 無機化學(專) 《無機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大連理工大學編

生命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623 生物學綜合 《陳閱增普通生物學》(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相鈺等

626 藥物化學 《藥物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仉文升

627 有機化學(葯) 《有機化學》(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紋

628 生物化學(葯) 《生物化學》(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鏡岩

831 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鏡岩

832 生態學 《基礎生態學》(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孫儒泳

842 微生物學 《微生物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沈萍主編

633 生物化學(1) 《生物化學》(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鏡岩

634 分子生物學(1) 《現代分子生物學》(第三版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玉賢、李毅、鄭曉峰

873 有機化學(1) 《有機化學》(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874 分析化學(1) 《定量化學分析簡明教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

339 農業知識綜合一 《植物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 鄭湘如、王麗主編

《農業生態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 駱世明主編

340 農業知識綜合二 《植物保護學》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葉恭銀主編

《昆蟲生態學原理與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戈峰主編

875 農業有害生物防治原理與方法 《害蟲生物防治》 科學出版社,2010 林乃銓主編

876 水產養殖學 《水產養殖學概論》 青島出版社,2000 劉煥亮主編

877 農業資源利用與管理 《農業資源利用與管理》 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皮廣潔主編

878 微生物學 《微生物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沈萍主編

建工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845 材料力學 《材料力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孫訓方、方孝淑,關來泰

電信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601 理學數學 《高等數學》(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濟大學數學教研室

835 微電子技術基礎 《半導體物理學》 國防工業出版社 劉恩科等

835 微電子技術基礎 《數字電路技術基礎》 高等教育出版社 清華大學電子學教研組

844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華成英

848 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第六版) 國防工業出版社 樊昌信

849 數字信號處理 《數字信號處理》 中國計量出版社 李芬華

850 自動控制理論 《自動控制原理》(第四版)(第八章(非線性)、第十章(最優控制)除外) 科學出版社 胡壽松

851 電路分析基礎 《電路》(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關源

865 電路分析基礎 《電路》(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關源

866 數字電路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 高等教育(三版) 余孟償

860 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C語言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嚴蔚敏 吳偉民

藥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626 藥物化學 《藥物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仉文升

627 有機化學(葯) 《有機化學》(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紋

840 藥物分析 《藥物分析》(第六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劉文英

841 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啟隆等

841 分析化學 《定量化學分析簡明教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 彭崇惠

881 藥學基礎綜合 《藥物分析》第六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劉文英

《藥物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仉文升

882 化學基礎綜合 《定量化學分析簡明教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 彭崇惠

《儀器分析》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啟隆等

《有機化學》(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紋

管理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629 公共管理學 《公共管理學》(第一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陳振明

630 信息組織 《信息組織概論》第一版 (2003) 科學出版社 冷伏海

630 信息組織 《信息組織概論》第二版 (2008) 科學出版社 冷伏海

804 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第三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3) 高鴻業

852 管理學原理 《管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周三多

853 會計學綜合 《微觀經濟學》(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亞鈞

853 會計學綜合 《會計學原理》(第三版) 遼寧人民出版社 吳水澎

854 管理學 《管理學》(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三多

854 管理學 《管理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斯蒂芬·p·羅賓斯

856 財政學、社會保障學 《財政學》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孫健夫

856 財政學、社會保障學 《社會保障學》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鄭功成

857 圖書館學基礎 《圖書館學基礎》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慰慈、劉茲恆

《圖書館學概論》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吳慰慈、董焱

858 情報學基礎 《信息管理學基礎》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馬費成

859 檔案學基礎 《檔案學概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馮惠玲、張輯哲

871 運籌學 《運籌學》第三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版 《運籌學》教材編寫組

436 資產評估專業基礎 《微觀經濟學》(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亞鈞

《技術經濟學》 科學出版社 劉曉君

444 圖書情報綜合 信息管理學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馬費城、賴茂生(方向1,2,3,4 通用)

(按報考研究方向選擇參考書) 圖書館學概論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吳慰慈(方向1 參考使用)

電子政務高級教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金江軍(方向2 參考使用)

信息分析 科學出版社,2009 沙勇忠等(方向3參考使用)

檔案學概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馮惠玲、張輯哲(方向4 參考使用)

443 會計學 《2011年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入學考試會計學考試大綱及考試指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全國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編

質檢學院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846 電子技術基礎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童詩白等

846 電子技術基礎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余孟嘗

847 傳感器技術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天津大學出版社(修訂版) 王華祥、張淑英

國際交流學院

343 漢語基礎 《現代漢語》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伯榮、廖序東主編

445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珣主編

《中國文化要略》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程裕幀

醫學部

632 藥學綜合 《有機化學》 (第7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呂以仙 主編

《分析化學》 (第6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李發美 主編

《藥理學》 (第7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楊寶峰 主編

《藥劑學》 (第6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崔福德 主編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學計算機專業的(成人大專)求篇畢業論文

試論職業理想與大學學習的關係

–以計算機專業為例

摘 要:

職業理想是人們在職業上依據社會要求和個人條件,借想象而確立的奮鬥目標,即個人渴望達到的職業境界。大學學習會對我們的職業理想產生相當的影響,甚至決定我們將來的職業.職業理想是人們對職業活動和職業成就的超前反映,大學學習則為職業理想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職業理想、工作、大學、計算機、網絡工程、學習

一、 先論述職業理想

(一)職業理想的特點

1、職業理想具有差異性

職業是多樣性的。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職業,與他的思想品德、知識結構、能力水平、興趣愛好等都很大的關係。政治思想覺悟、道德修養水準以及人生觀決定着一個人的職業理想方向。知識結構、能力水平決定着一個人的職業理想追求的層次。個人的興趣愛好、氣質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以及性別特徵、身體狀況等生理特徵也影響着一個人的職業選擇。因此,職業理想具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性。

2、職業理想具有發展性

一個人的職業理想的內容會因時因地因事的不同而變化。隨着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強、知識水平的提高,職業理想會由朦朧變得清晰,由幻想變得理智,由波動變得穩定。因此,職業理想具有一定的發展性。孩提時代,想當一名警察,長大後卻成了一名教師的事實就說明了這一點

3、職業理想具有時代性

社會的分工、職業的變化,是影響一個人職業理想的決定因素。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不同、社會實踐的深度和廣度的不同,人們的職業追求目標也會不同,因為職業理想,它總是一定的生產方式及其所形成的職業地位、職業聲望在一個人頭腦中的反映。計算機的誕生,從而演繹出與計算機相關的職業,如計算機工程師、軟件工程師、計算機打字員等等職業。不僅要求從業人員有較高的理論知識素養,而且要求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屬於高技能人才中知識技能型人才。

(二) 職業理想的作用

1、職業理想的導向作用

理想是前進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標。人生髮展的目標是通過職業理想來確立,並最終通過職業理想來實現。俄國的托爾斯泰曾說過:“理想是指路的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就沒有生活。”同學們在現階段的學習生活中也已經深切地感受到,一旦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的熱情就會低落,學習的效果就不明顯。因此,有了明確的、切合實際的職業理想,再經過努力奮鬥,人生髮展目標必然會實現

2、職業理想的調節作用

職業理想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參照系的作用,它指導並調整着我們的職業活動。當一個人在工作中偏離了理想目標時,職業理想就會發揮糾偏作用,尤其是在實踐中遇到困難和阻力時,如果沒有職業理想的支撐,人就會心灰意冷、喪失鬥志。此外,如果一個人只把自己的追求定位在找過“好工作”上,即便是將來有實現的可能,也不能算是崇高的職業理想,因為,這樣的理想一旦實現,他就會不思進取,甚至虛度年華。總之,一個人只有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無論是在順境或者是在逆境,都會奮發進取,勇往直前。

3、職業理想的激勵作用

職業理想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它比現實更美好。為使美好的未來和宏偉的憧憬變成現實,人們會以堅忍不拔的毅力、頑強的拼搏精神和開拓創新的行動去為之努力奮鬥。12歲時,周恩來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表達了他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同學們,你們現在是學生,你們有什麼樣的理想啊!我想,我們應該向敬愛的周總理學習,從小立志,樹立一個崇高的人生目標,然後,為實現這個目標堅持不懈,奮鬥不止,為人民,為國家做出貢獻,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二、 再論述大學學習

我是一名網絡工程專業的學生,該專業屬於計算機的一部分。計算機專業一直是全國各大高校的熱門專業,發展迅猛.伴隨着互聯網的發展,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短缺現象將會越來越嚴重.在我國,IC人才、網絡存儲人才、電子商務人才、信息安全人才、遊戲技術人才嚴重短缺;在軟件人才層次結構上,水平高的系統分析員和有行業背景的項目策劃人員偏少,同時軟件藍領也比較缺乏。

我覺得對於網絡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有句話說的好,學歷不是萬能的,沒有學歷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放在網絡工程專業的學生身上最合適,一般企業對於學歷都是面試過後再要求拿出學歷來的,如果你學歷低一點,能力高一點公司也是會要的!我想我們應該更注重技能方面的學習!

對於學習編程方面,我了解到好多同學自學完後,知識點都懂了,就是不知道如何穿起來去寫項目,而且是寫東西不知道如何下手,這就是典型的大學教育方式,學生只會看書,不去理解編程思想!一開始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情況。後來有同學向我建議多寫項目,多到網上找一些實際項目的源代碼或教學視頻,不要只看不寫,重在實踐,有可能你覺得你很簡單,但是照着抄一遍都有可能運行不起來,有可能是標點的格式不對,我覺得要多動手,多調試程序!對於想找C方面的開發的同學,建議要找實習的公司才能學得出來,C是絕對不能參加培訓班的,因為C不是一年兩年能培訓出來的,不像JAVA,可能JAVA半年就能培訓出一個成手的開發人員,而C是不可能的!

從上課安排上來說,也不是說一天上七八個小時就是好的,要合理的安排,每天整天上課,你不去練習又怎麼能記住,軟件開發不是別的東西,聽懂就行,你不去寫,是肯定不行的!要把講過的東西吸收,理解才可以,開發學的是思想,不是去單純的寫代碼,你去公司是用你的想法去實現客戶想要的東西,所以重在理解的基礎去去開發,學習編程思想是很重要的!在大學四年得時間裡有三年是用於學習課本知識,因此在實際操作方面很容易造成技術薄弱。

大學低年級的課程,主要包括公共課和基礎課。這些課程的特點是:一是比中學具有更強的理論性和系統性,要求學生提高分析與概括的能力;二是大班上課提問題的機會減少,要記下一些問題自己鑽研或課後提問;三是講課速度較快,教師講解的順序與教科書不一定完全一致,內容上有所取捨,也有所補充,着重點也不同。學生聽課時要摸清教師的思路,抓住重點、難點,提高記筆記的能力。

網絡工程專業的學習首先就是要注重計算機語言的學習。這相當於學習一門全新的語言,這門語言和我們平時接觸到的計算機有很大差異。一般來說,非計算機專業的人耶不會去接觸計算機語言。有的人會覺得計算機語言很奇妙、很生動,學起來勁頭十足;反之,也就有人覺得它艱澀、難懂,學起來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放棄直接轉專業。對計算機專業興趣比較濃厚的人大多會自己主動去學習更多的計算機知識和鍛煉自己的技術。而不感興趣的人則會感到無力,只能儘力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其實,不管怎麼樣,大學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裡面也有很不錯的資源和機會。但是,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沒做好準備,很肯能你就和機會擦肩而過了。在學校裡面,我們應該抓住每一個可以學習的機會,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各種資源。

三、 論述職業理想與大學學習的關係

大學的學習主要是理論方面的知識。很多人都會覺得枯燥無味,可是它的重要性卻是不容忽視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我們因該消除盲目心態,明確上大學的目的和自己肩負的責任。我們應該着手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書,制定長遠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及切實可行的措施。

首先,我們應該消除盲目心態。明確上大學的目的和自己肩負的任務,着手設計大學職業生涯規劃書,制定長遠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及切實可行的措施。

第二,我們要調整學習方法。大學的學習目的、內容、方法都有別於中學,更注重主動性、創造性和廣泛性。因此,要及時調整學習方法,變被動為主動,儘快適應大學學習。

第三,我們要克服自卑心理。我們要懂得人沒有自卑的理由,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所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要堅信自信會使你取得成功。同時,和自信的人交朋友,你會發現自己也慢慢自信起來。

第四,我們要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管好自己,合理安排經濟開支,學會精打細算;培養人際交往能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第五,我們要修養自己的個性品質。通過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樹立遠大的理想,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如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先進人物報告會、黨課等多種途徑來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計算機專業就業前景我國從事計算機工作的專業人員不到100萬人,伴隨經濟結構的調整,科技興國戰略的進一步實施,科學、工業、國防和教育事業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的計算機專門人才.

就很多畢業生而言,與其說是“就業困難”,不如說是“就業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很多學生在初入大學時持有“大一大二先輕鬆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遲”的心態,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缺乏科學的規劃,這往往成為他們面對就業壓力時感到手足無措的一個重要原因。

大學作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站,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大學生一旦確定自己理想的職業,就會依據職業目標規劃自己的學習和實踐,並為獲得理想的職業積極準備相關事宜。

其次,正確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自我分析即通過科學認知的方法和手段,對自己的興趣、氣質、性格和能力等進行全面分析,認識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職業分析是指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充分考慮職業的區域性、行業性和崗位性等特性,比如職業所在的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職業崗位對求職者的自身素質和能力的要求等。

第三,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要根據職業和社會發展的具體要求,將已有知識科學地重組,建構合理的知識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揮知識的整體效能。

第四,培養職業需要的實踐能力。除了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外,還需具備從事本行業崗位的基本能力和專業能力。大學生只有將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適用社會需要的各種能力統一起來,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從具體實施來看,職業生涯規劃應從大一做起,並根據自己的長期目標,在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行動計劃。比如,一年級為試探期,這一時期要初步了解職業,特別是自己未來希望從事的職業或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但由於學習任務繁重,不宜過多參加實踐活動;二年級為定向期,要通過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鍛煉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最好能在課餘時間尋求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進行社會實踐,以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並根據個人興趣與能力修訂和調整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三年級為衝刺期,在加強專業學習、尋求工作和準備考研的同時,把目標鎖定在與實現自己的目標有關的各種信息上;四年級為分化期,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出路都應該有了明確的目標,這時可對前三年的準備做一個總結:檢驗已確立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準備是否充分,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必要的修補。

學校和社會是有差距的,其運行規則和社會的運行規則有很大不同。這種環境的隔離,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學生對社會的看法趨於簡單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業對應屆畢業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工作經歷與生活經驗,角色轉換慢,適應過程長。他們在挑選和錄用大學畢業生時,同等條件下,往往優先考慮那些曾經參加過社會實踐,具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畢業生。這就需要大學生在就業前就注重培養自身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藉助社會實踐平台,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應變能力等。此外,還可以使他們了解到就業環境、政策和形勢等,有利於他們找到與自己的知識水平、性格特徵和能力素質等相匹配的職業。適者生存,生存是為了發展。對社會和環境的適應應該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卻步。大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走入社會後才能縮短自己的適應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因此,在不影響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大膽走向社會、參與包括兼職在內的社會活動是大學生提升自身就業能力和儘快適應社會的有效途徑。

從一定意義上說,能力比知識更重要。所以招聘單位也都希望得到這樣的人才。但面試時間很短,因此他們就從面試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進行判斷。一位禮儀專家曾說:“教養體現於細節,細節展現素質。”因為一些小事情或一些不經意的細節往往會透露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顯現出一個人的本質,招聘方就能從中迅速產生判斷,結果就可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前程。而這些都不是大學生短時間靠突擊就能具備的,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如果你擁有良好的全面素質,你就會比別人擁有更多的機遇。

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要想把握住更多的機會,就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在知識面廣、專業技術精通、業務能力強的基礎上,還必須提高個人的修養,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以避免因為一些細節問題而影響自己的前程。要想提高個人的修養,就必須掌握一些必備的禮儀知識。

 實事求是講,在諸多專業里計算機專業平均起步收入應該是很高的,而且就業面比較寬,對於一個本科畢業生,各個行業都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計算機是一門快速發展,日新月異的學科,時時刻刻都有新的理論,知識,產品被推出.如果想在這個行業做好,無論作哪個層次,都得不停地充實自己.是個學校都有計算機系,就業市場是大,就業競爭也很激烈.

在大學學習時打好基礎,就能更加靠近我們的職業理想,也更有可能去實現我們的職業理想。而不是讓自己成為啃老一族,成為“畢業等於失業”的大學生。英國作家福斯特有一篇小說,題為《帶風景的房間》。我想,這“帶風景的房間”一定是一間位置極佳的屋子,打開窗戶可以瞥見不同的景觀。也許,在你的人生旅程中,一扇窗戶已經關上,但請打開另一扇窗子,那邊有很多新的風景等待你去發現、去欣賞!

參考文獻:

1、作者:鐘聲、張晉 《離散數學》 中國鐵道出版社

2、作者:於曉坤、鄧文新 《大學信息技術基礎》 中國鐵道出版社

3、作者:嚴蔚敏、吳偉民 《數據結構》 青華大學出版社

4、作者:孫輝、吳潤秀 《C語言程序設計教程》 人民郵電出版社

5、作者: 陳俊榮 《網頁程序設計》 清華大學出版社

原創文章,作者:HQAK,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39376.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HQAK的頭像HQAK
上一篇 2024-10-04 00:22
下一篇 2024-10-04 00:22

相關推薦

  • AES加密解密算法的C語言實現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一種對稱加密算法,可用於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C語言中如何實現AES算法,並對實現過程進…

    編程 2025-04-29
  • 學習Python對學習C語言有幫助嗎?

    Python和C語言是兩種非常受歡迎的編程語言,在程序開發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麼,學習Python對學習C語言有幫助嗎?答案是肯定的。在本文中,我們將從多個角度探討Pyth…

    編程 2025-04-29
  • Python被稱為膠水語言

    Python作為一種跨平台的解釋性高級語言,最大的特點是被稱為”膠水語言”。 一、簡單易學 Python的語法簡單易學,更加人性化,這使得它成為了初學者的入…

    編程 2025-04-29
  • OpenJudge答案1.6的C語言實現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OpenJudge答案1.6在C語言中的實現方法,幫助初學者更好地學習和理解。 一、需求概述 OpenJudge答案1.6的要求是,輸入兩個整數a和b,輸出…

    編程 2025-04-29
  • Python按位運算符和C語言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Python按位運算符和C語言的相關內容,並給出相應的代碼示例。 一、概述 Python是一種動態的、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其按位運算符是用於按位操作的運算符…

    編程 2025-04-29
  • Python語言由荷蘭人為中心的全能編程開發工程師

    Python語言是一種高級語言,很多編程開發工程師都喜歡使用Python語言進行開發。Python語言的創始人是荷蘭人Guido van Rossum,他在1989年聖誕節期間開始…

    編程 2025-04-28
  • Python語言設計基礎第2版PDF

    Python語言設計基礎第2版PDF是一本介紹Python編程語言的經典教材。本篇文章將從多個方面對該教材進行詳細的闡述和介紹。 一、基礎知識 本教材中介紹了Python編程語言的…

    編程 2025-04-28
  • Python語言實現人名最多數統計

    本文將從幾個方面詳細介紹Python語言實現人名最多數統計的方法和應用。 一、Python實現人名最多數統計的基礎 1、首先,我們需要了解Python語言的一些基礎知識,如列表、字…

    編程 2025-04-28
  • Python作為中心語言,在編程中取代C語言的優勢和挑戰

    Python一直以其簡單易懂的語法和高效的編碼環境而著名。然而,它最近的發展趨勢表明Python的使用範圍已經從腳本語言擴展到了從Web應用到機器學習等廣泛的開發領域。與此同時,C…

    編程 2025-04-28
  • Python基礎語言

    Python作為一種高級編程語言擁有簡潔優雅的語法。在本文中,我們將從多個方面探究Python基礎語言的特點以及使用技巧。 一、數據類型 Python基礎數據類型包括整數、浮點數、…

    編程 2025-04-28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