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witch語句
switch語句可以根據表達式的值,跳轉到匹配的case語句,並執行與之對應的代碼塊。它的語法如下:
switch (variable) { case value1: // 代碼塊1 break; case value2: // 代碼塊2 break; ... default: // 代碼塊n break; }
其中的variable就是需要比較的表達式,value1、value2等是可能的取值,可以有多個case語句,default語句是可選的。
在執行switch語句時,首先會計算variable的值,並與每個case語句中的value進行比較,如果有匹配的,就跳轉到該case語句,並執行其中的代碼塊。如果沒有匹配的,就執行default語句中的代碼塊(如果有),或直接跳出switch語句。
二、Switch的處理方式
在JVM中,switch語句的處理方式有兩種:tableswitch和lookupswitch。它們的選擇是根據case值的分布情況來進行的。
1. tableswitch
當case值是連續的、可枚舉的整數時,JVM會使用tableswitch來處理switch語句。這種方式會生成一張跳轉表(也叫分派表),其中存儲了每個case值所對應的代碼塊的地址,switch語句會通過計算variable的值,在跳轉表中查找對應的代碼塊並跳轉到該地址執行。
int variable = 2; switch (variable) { case 0: System.out.println("0"); break; case 1: System.out.println("1");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2"); break; case 3: System.out.println("3");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default"); break; }
在這個例子中,JVM會生成一個數組,存儲四個代碼塊的地址。對於variable=2,JVM會直接跳轉到數組的第三個元素執行。
2. lookupswitch
當case值沒有連續、不規則或者數量較少時,JVM會使用lookupswitch來處理switch語句。這種方式不會生成跳轉表,而是對每個case值都進行一次比較,直到找到匹配的值為止。
int variable = 2; switch (variable) { case 1: System.out.println("1"); break; case 100: System.out.println("100"); break; case 1000: System.out.println("1000");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2");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default"); break; }
在這個例子中,JVM會對每個case值進行比較,直到匹配到variable=2的情況,然後跳轉到對應的代碼塊執行。
三、JavaSwitch的優化
Switch語句由於其跳轉表和查找表的特性,在某些情況下會比if語句更快。
然而,JVM會對switch語句進行優化,以提高其性能。具體為:
1. 表達式計算優化
JVM會對switch語句中的變量表達式進行計算優化,避免在每次執行switch時都重新計算表達式的值。
public class Switch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 = 1, y = 2; switch (x + y) { case 1: System.out.println("1");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2"); break; case 3: System.out.println("3");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default"); break; } } }
在這個例子中,JVM只會在第一次執行時計算x+y的值,後面的執行均直接使用計算結果。
2. 分派表和查找表的優化
如果case值的數量非常少,JVM可能會優化為使用比較語句來代替跳轉表或者查找表。
3. JIT優化
JVM的即時編譯器(JIT)會對switch語句的代碼進行優化,使得它可以更快地執行。例如,JIT會對生成的跳轉表進行排序,並盡量將代碼塊的目標地址放置在當前頁內。
四、JavaSwitch的使用場景
switch語句在以下場景中會比if語句更適用:
1. 分支數量較多
當分支數量較多(至少4個以上),而且各個分支的代碼長度較短(最好不超過兩行)時,switch語句會更容易維護。
2. 分支離散度較高
當分支的值比較離散,沒有明顯的規律,並且不是所有情況下都會滿足條件時,switch語句可以大大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和可維護性。
3. 分支值類型屬於整型或枚舉類型
switch語句能以較快的速度執行整型或枚舉類型的判斷,在這些情況下,使用switch語句會比if語句更快。
五、JavaSwitch的缺陷
switch語句也有一些缺陷,需要注意:
1. 分支中沒有break語句
如果在分支中忘記了寫break語句,會導致多個case語句被執行,這可能會導致程序出現異常。
int variable = 2; switch (variable) { case 1: System.out.println("1"); case 2: System.out.println("2"); case 3: System.out.println("3");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default"); }
在這個例子中,對於variable=2,會同時輸出2、3和default。
2. 分支數量過多
當分支數量過多時,JVM可能會無法將跳轉表的地址存儲在一個單一的快中,從而導致代碼的性能逐漸下降。
3. 分支值類型屬於其他類型
對於其他類型的值,switch語句會將其轉換為整型,這可能會導致類型的丟失或者不匹配,從而導致程序出現異常。
六、代碼示例
public class JavaSwitch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value = 1; switch (value) { case 1: System.out.println("One");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Two"); break; case 3: System.out.println("Three");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Not matched"); break; } } }
原創文章,作者:MTCC,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3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