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rrno14錯誤碼
errno14,也稱為EFAULT,代表一個程序嘗試訪問一個無效的地址,在Unix/Linux系統中被定義為無效地址錯誤。這可能是一個指向未初始化內存的空指針,或者是指向已被釋放的內存,或者是指向棧中的一個隨機地址。
當errno14錯誤碼發生時,通常會伴隨着一些其他的錯誤信息,例如段錯誤(Segmentation fault)和總線錯誤(Bus error)。這些錯誤信息通常表示了程序代碼問題 or 運行時環境問題。
在查找errno14出現的原因時,我們可以根據相關錯誤信息,使用GDB或者其他調試工具進行定位。
二、errno14 curl#37
curl是一款常用的網絡數據傳輸工具,常常用於通過HTTP、FTP等方式進行文件下載或者數據請求。errno14 curl#37是錯誤信息中經常出現的一種,它通常發生在進行curl下載時。
因為curl的下載過程中,可能會由於各種原因而失敗,例如目標服務器拒絕連接、網絡不通暢、目標地址無效、目標地址需要授權等等。errno14 curl#37表示curl下載過程中出現了一些socket問題,通常對應着curl庫返回的特定錯誤碼 CURLE_COULDNT_CONNECT。
在解決errno14 curl#37的問題時,我們需要考慮到網絡環境、請求參數、目標地址的可用性及所需的授權等問題,通過排查這些問題來解決errno14錯誤碼。
三、errno14 could not open
errno14 could not open是文件I/O經常出現的錯誤信息之一。當我們通過open()或fopen()等函數嘗試打開一個文件,但無法成功打開時,就會返回errno14 could not open。
errno14 could not open通常和一些權限問題有關,可能是文件權限不足、文件被其他進程佔用、文件不存在等等。在解決errno14 could not open錯誤時,我們需要先確認目標文件的存在性和可讀性,然後再檢查相關權限設置和其他進程的佔用情況。
四、errno14 failed connect
errno14 failed connect是網絡連接過程中常見的錯誤之一。當我們通過connect()函數等方式嘗試連接目標服務器時,如果出現了類似errno14的錯誤信息,就需要考慮網絡狀況、服務端運行情況以及端口是否開放等問題。
errno14 failed connect可能是由於目標服務器拒絕連接、目標地址無效、網絡狀況不佳、端口被佔用等原因引起。在解決errno14 failed connect錯誤時,需要先確認目標地址和端口的可用性,進一步檢查網絡情況和目標服務器的運行狀態。
參考代碼:
#include <stdio.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char *p = NULL; int n = 0; int ret = sscanf(p, "%d", &n); if (ret == EOF) { printf("sscanf failed, errno: %d, %s\n", errno, strerror(errno)); } return 0; }
原創文章,作者:AOVS,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3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