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大家都很熟悉默認的字符編碼是 ASCII 碼,但是 ASCII 只能表示 128 個字符,顯然這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這時 Unicode 編碼應運而生,它可以表示世界上所有的字符。
一、Unicode 編碼介紹
Unicode 是一種字符編碼方案,它的目標是為世界上所有的文字符號設定一個唯一的數字編碼,這樣方便各種計算機系統和應用程序之間的數據交換和處理。
Unicode 編碼將所有的字符都進行了編碼,其編碼範圍為 U+0000 – U+10FFFF。其中 U+0000 – U+FFFF 範圍內的字符使用兩個字節進行編碼,U+010000 – U+10FFFF 範圍內的字符使用四個字節進行編碼。
二、Unicode 與 Python
在 Python 中,我們可以使用字符串類型來表示 Unicode 編碼的字符。Python 中字符串類型的數據是 Unicode 字符串,因此,我們可以直接在 Python 中使用 Unicode 字符集中的字符。
# 將 Unicode 編碼的字符轉換為字符串 unicode_str = "\u5f20\u4e09" str = unicode_str.encode().decode('unicode_escape') print(str) # 將字符串轉換為 Unicode 編碼的字符 str = "張三" unicode_str = str.encode('unicode_escape').decode() print(unicode_str)
上面的代碼演示了如何在 Python 中將 Unicode 編碼的字符轉換為字符串以及如何將字符串轉換為 Unicode 編碼的字符。
三、Unicode 與 HTML
在 HTML 中,如果需要直接使用 Unicode 字符集中的字符,我們可以使用字符實體來完成,字符實體以 & 符號開頭,以 ; 符號結尾,中間為實體字符的名稱或符號對應的十進制或十六進制編碼。
比如,中文字符 “張三” 對應的實體字符為:
正永
同樣,我們也可以使用 Unicode 編碼直接表示字符實體,比如:
张三
上面的實體字符或 Unicode 編碼在 HTML 中可以直接以字符串的形式使用。
四、總結
本文介紹了如何在 Python 和 HTML 中使用 Unicode 編碼。
在 Python 中,我們可以使用字符串類型來表示 Unicode 編碼的字符;在 HTML 中,我們需要使用字符實體或者 Unicode 編碼來表示 Unicode 字符集中的字符。
原創文章,作者:EJXG,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38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