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系統中,文件傳輸是日常運維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對大文件或大量文件的傳輸時,我們需要用到一些壓縮技巧來提高傳輸效率。本文介紹了一些tar壓縮技巧,可以使文件傳輸更快更高效。
一、使用多線程壓縮
tar有一個非常有用的選項-j,它可以使用bzip2算法進行壓縮。bzip2雖然壓縮比較高,但是對於大文件或者大量文件,壓縮速度比較慢。為了加快壓縮速度,我們可以使用多線程來進行壓縮。具體方法是使用選項–use-compress-program=’pbzip2 -p8’,其中-p8表示使用8個線程進行壓縮。
tar --use-compress-program='pbzip2 -p8' -cvf archive.tar.bz2 directory/
這個命令可以使用8個線程對directory/目錄進行壓縮,非常適合大文件或大量文件的情況。
二、只壓縮需要的文件
有時候我們需要傳輸的文件只有一個或幾個,但是目錄中有很多其他文件。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exclude選項來排除不需要的文件,只壓縮需要的文件。比如,假設我們只需要壓縮directory/目錄中的file1.txt和file2.txt,可以這樣做:
tar -cvf archive.tar --exclude='*' --include='file1.txt' --include='file2.txt' directory/
這條命令中,–exclude=’*’表示排除所有文件,–include選項指定只包括file1.txt和file2.txt文件。
三、使用pigz進行壓縮
pigz是gzip的並行版本,可以在多核處理器上進行高速壓縮。和pbzip2類似,可以使用多個線程進行壓縮。使用pigz進行壓縮的方法和使用pbzip2類似,只需要將pbzip2換成pigz即可:
tar --use-compress-program='pigz -p8' -cvf archive.tar.gz directory/
這個命令可以使用8個線程對directory/目錄進行壓縮,非常適合大文件或大量文件的情況。
四、壓縮小文件
對於小文件,使用tar進行壓縮的效果並不好。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可以使用find命令將小文件打包成一個文件,再用tar進行壓縮。比如,假設我們需要壓縮大小小於1M的所有txt文件,可以這樣做:
find . -name "*.txt" -size -1M -print0 | xargs -0 tar -cvzf archive.tar.gz
這個命令會查找所有大小小於1M的txt文件,並將它們打包成一個文件,然後使用tar進行壓縮。
五、使用rsync進行傳輸
除了使用壓縮技巧提高傳輸效率外,我們還可以使用rsync命令進行傳輸。rsync是一個常用的文件傳輸工具,可以在傳輸過程中進行增量更新,只傳輸改變的文件,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傳輸效率。
使用rsync進行傳輸的方法和使用scp類似,只需要將scp換成rsync即可。比如,假設我們需要將本地的directory/目錄傳輸到遠程服務器的/home/user/目錄下:
rsync -azP directory/ user@remote:/home/user/
這個命令會將directory/目錄傳輸到遠程服務器的/home/user/目錄下。其中,-a選項表示傳輸時保留文件屬性,-z選項表示使用壓縮,-P選項表示顯示進度。
總結
通過使用上面介紹的這些tar壓縮技巧,我們可以提高Linux文件傳輸效率。每個技巧都有各自適用的場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除了這些技巧外,我們還可以使用其他工具和命令來進行優化,比如zstd壓縮算法、rsync的–exclude-from選項等等。
原創文章,作者:MQIZ,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3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