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ython os utime函數簡介
Python os模塊中的utime()函數是用來修改文件或目錄的訪問和修改時間的。在Python中,每個文件和目錄都有三個時間戳,分別是創建時間、訪問時間和修改時間。其中,創建時間是指文件或目錄創建的時間,訪問時間是指文件被訪問的時間,修改時間是指文件內容最後修改的時間。這些時間戳可以通過os模塊中的stat()函數獲取。
二、Python os utime函數參數說明
os.utime(path, times=None)
- path:需要修改時間戳的文件或目錄路徑
- times:一個長度為2的元組,分別表示必須指定的訪問時間和修改時間。如果不指定則默認為當前時間。如果時間戳為None,則表示該時間戳不進行修改。
三、Python os utime函數使用示例
1. 修改文件的訪問和修改時間為當前時間
import os path = "/root/test.txt" # 獲取文件的時間戳 st = os.stat(path) # 修改文件的時間戳為當前時間 os.utime(path, times=None) # 再次獲取文件的時間戳 st_new = os.stat(path) print("文件舊的訪問時間:", st.st_atime) print("文件舊的修改時間:", st.st_mtime) print("文件新的訪問時間:", st_new.st_atime) print("文件新的修改時間:", st_new.st_mtime)
輸出結果如下:
文件舊的訪問時間: 1623869051.5124238 文件舊的修改時間: 1623869041.4491687 文件新的訪問時間: 1624055236.0 文件新的修改時間: 1624055236.0
2. 修改文件的訪問和修改時間為指定時間戳
import os import time path = "/root/test.txt" timestamp = 1624055400 # 2021-06-19 00:30:00 # 構造需要修改的時間戳 times = (timestamp, timestamp) # 修改文件的時間戳為指定時間戳 os.utime(path, times=times) # 獲取文件的時間戳 st_new = os.stat(path) print("文件舊的訪問時間:", st_new.st_atime) print("文件舊的修改時間:", st_new.st_mtime)
輸出結果如下:
文件舊的訪問時間: 1624055400.0 文件舊的修改時間: 1624055400.0
四、Python os utime函數應用場景
在實際開發中,os utime()函數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一些特定的功能。例如:
- 在上傳文件時,可利用utime()函數將文件的上傳時間賦值給文件的修改時間
- 在備份文件時,可以利用utime()函數將備份文件的修改時間設置為原文件的修改時間,以保證文件修改時間的連續性
- 在文件系統中設置隱藏文件時,可以利用utime()函數將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時間和修改時間設置為未來的時間,使其在文件系統中隱藏起來
五、小結
本文主要介紹了Python os utime()函數的基本用法和應用場景。通過使用utime()函數,我們可以輕鬆地修改文件和目錄的訪問和修改時間戳,實現一些特定的功能。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Python os模塊中的utime()函數。
原創文章,作者:TQLT,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3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