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減乘除運算
加減乘除運算是數學中最基本的四則運算,在Python中使用的符號也是最為常見的加號、減號、乘號和除號。示例如下:
a = 3 + 5 # 加法運算 print(a) # 輸出結果為8 b = 5 - 2 # 減法運算 print(b) # 輸出結果為3 c = 4 * 6 # 乘法運算 print(c) # 輸出結果為24 d = 10 / 2 # 除法運算 print(d) # 輸出結果為5.0
需要注意的是,在Python中除法運算可能會得到浮點數的結果,即使操作數是整數。如果需要得到整數結果,可以使用//運算符。
a = 7 // 2 # 整除運算 print(a) # 輸出結果為3
二、冪運算和求余運算
除了基本的四則運算外,Python還提供了冪運算和求余運算。
冪運算使用**符號表示,可以將一個數的次方指數求出。示例如下:
a = 2 ** 3 # 冪運算,即2的3次方 print(a) # 輸出結果為8
求余運算使用%符號表示,可以求出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的餘數。示例如下:
a = 10 % 3 # 求余運算,求10除以3的餘數 print(a) # 輸出結果為1
三、比較運算符
除了數學運算符外,Python還提供了常見的比較運算符,用於比較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常見的比較運算符有:大於、小於、等於、大於等於、小於等於、不等於。示例如下:
a = 3 > 2 # 大於運算符 print(a) # 輸出結果為True b = 4 = 6 # 大於等於運算符 print(d) # 輸出結果為True e = 8 <= 5 # 小於等於運算符 print(e) # 輸出結果為False f = 7 != 5 # 不等於運算符 print(f) # 輸出結果為True
四、位運算符
Python還提供了位運算符,用於對數字的二進制表示進行操作。常見的位運算符有:按位與、按位或、按位異或、按位取反、左移和右移。示例如下:
a = 5 & 3 # 按位與運算符,將數值的每個二進制位進行與操作 print(a) # 輸出結果為1 b = 5 | 3 # 按位或運算符,將數值的每個二進制位進行或操作 print(b) # 輸出結果為7 c = 5 ^ 3 # 按位異或運算符,將數值的每個二進制位進行異或操作 print(c) # 輸出結果為6 d = ~5 # 按位取反運算符,對數值的所有二進制位進行取反操作 print(d) # 輸出結果為-6 e = 5 <> 1 # 右移運算符,將數值的二進制表示向右移動指定位數 print(f) # 輸出結果為2
五、邏輯運算符
邏輯運算符用於對布爾類型的值進行操作。常見的邏輯運算符有:與、或、非。示例如下:
a = True and False # 邏輯與運算符,兩個操作數都為True時返回True print(a) # 輸出結果為False b = True or False # 邏輯或運算符,任意一個操作數為True時返回True print(b) # 輸出結果為True c = not True # 邏輯非運算符,對操作數進行取反操作 print(c) # 輸出結果為False
六、成員運算符
成員運算符用於檢查一個值是否在另一個值中。常見的成員運算符有:in和not in。示例如下:
a = 2 in [1, 2, 3] # in運算符,檢查2是否在列表中 print(a) # 輸出結果為True b = "a" not in "hello" # not in運算符,檢查字符串中是否包含指定字符 print(b) # 輸出結果為True
七、身份運算符
身份運算符用於檢查兩個對象是否是同一個對象。常見的身份運算符有:is和is not。示例如下:
a = 5 b = a c = 7 d = [1, 2, 3] e = b is a # is運算符,檢查兩個對象是否引用同一個內存地址 print(e) # 輸出結果為True f = d is not a # is not運算符,同上 print(f) # 輸出結果為True
本文已經涵蓋了Python中的數學運算符的各個方面,並給出了相應的代碼示例。希望本文對初學者能夠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PYKD,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3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