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GB/T 14229-2008《軟件產品評測綜合評價指南》是ISO/IEC12207中“軟件生命周期過程”之一。該標準提供了一種評價軟件產品質量、特性和功能的綜合方法和標準體系,評估軟件的適應性、可靠性、性能、可維護性、可使用性、安全性和文檔等方面的質量
其主要目標在於:
- 明確軟件評價的含義和範圍
- 規範評價的程序、方法和結果的提供方式
- 提供評價結果的報告方式
- 為用戶、生產者、出版方和政府部門提供參考和信息
它是國內軟件評測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我國版權登記和軟件集成質量檢驗的依據之一。14229協議的標準方法、流程均在我國軟件測評行業的應用及市場成熟。
二、標準體系結構
GB/T 14229-2008《軟件產品評測綜合評價指南》標準框架(ISO/IEC 12207)如下:
文件編製要求
範圍
引言
術語和定義
評價要求和方法
評價結果報告
評價結果的應用
附錄A 各評價任務矩陣
附錄B 評價任務矩陣的說明
附錄C 抽樣計劃方法
附錄D 案例評價報告
附錄E 術語表
參考文獻
其中,主要內容如下:
三、標準內容
1、文件編製要求
該部分規定了本標準應當遵循的文件編製要求,包括文件格式、命名方式和目錄結構等。為了方便評價人員查找和處理相關的評價任務,文件目錄應該要有明確的層次結構,文件格式應該要求簡潔、清晰明了,同時應該採用合理的命名方式,確保文件在目錄內能夠快速有效地被檢索到。
2、評價要求和方法
該部分內容是本標準的核心,它對軟件評價的任務、評價項的定義、評價方法和評價方法的執行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評價項的定義是評價的重要基礎,評價任務的執行必須嚴格按照評價項的定義進行。同時,評價過程應當在評價手冊中得到詳細的描述,並且在評價時應當按照評價手冊中所描述的程序進行操作。
3、評價結果報告
該部分規定了評價結果報告的格式、內容、審查和批准等要求。評價結果報告是評價人員向用戶、生產者、出版方和政府部門提供參考與信息的主要方式,為評價結果的使用和推廣提供了保障。因此,評價結果報告應該要具有可讀性強、可理解性高、數據量大、表達清晰明了等特點,便於用戶及其它人員理解和參考。
4、評價結果的應用
該部分主要介紹了評價結果的應用範圍及其應用方式。評價結果的應用主要側重於軟件質量體系、軟件改進和軟件開發管理等方面。依賴於評價結果的應用,將軟件產品的質量提高到最大,也讓軟件評測標準得到了全面的應用和推廣。
四、代碼示例
下面是一個基於14229協議的軟件產品評價示例:
//該代碼只是簡單實現根據一個數組返回它的平均值
//定義一個數組
var arr = [2, 4, 6, 8, 10];
//定義一個函數,用來計算平均數
function average(arr) {
var sum = 0;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sum += arr[i];
}
return sum / arr.length;
}
//調用函數,並輸出結果
console.log(average(arr));
原創文章,作者:NYJZ,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37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