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or循環
for循環是Python中最基本的一種循環結構,其使用非常簡單明了。for循環的語法格式如下:
for 變量 in 序列:
循環體
其中,變量表示迭代變量,可以取任何名字,它將用於在每次循環時存儲序列中的下一項值。序列可以是列表、元組、字符串等序列類型。循環體是在每次迭代時執行的代碼塊。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用for循環打印出列表[1,2,3,4,5]中的每一個元素:
lst = [1, 2, 3, 4, 5]
for i in lst:
print(i)
輸出:
1
2
3
4
5
在循環體中也可以使用break和continue語句,作用分別為跳出循環和跳過當前迭代。
二、while循環
while循環是另外一種常用的循環結構,其語法格式如下:
while 條件:
循環體
其中,條件為循環的終止條件,只有條件滿足時才會執行循環體。循環體內的語句將一直執行,直到條件不滿足,然後跳出循環。
下面是一個例子,用while循環計算1到10的和:
i = 1
sum = 0
while i <= 10:
sum += i
i += 1
print(sum)
輸出:
55
在循環體中同樣也可以使用break和continue語句,不過使用要謹慎,以避免死循環。
三、range函數
range函數是一個常用的序列生成器,可用於構造循環中的計數器。range函數的常用語法如下:
range(start, stop[, step])
其中,start表示起始值(包含)、stop表示終止值(不包含),step表示步長。start和step參數可選,默認為0和1。
下面是一個例子,用range函數和for循環打印出0到9的數:
for i in range(10):
print(i)
輸出:
0
1
2
3
4
5
6
7
8
9
當然,也可以指定range的起止值和步長:
for i in range(1, 10, 2):
print(i)
輸出:
1
3
5
7
9
四、enumerate函數
enumerate函數可用於同時獲取列表的索引和值,常用於需要遍歷序列並同時獲取元素值和元素索引的場合。其語法格式如下:
enumerate(sequence[, start=0])
其中,sequence為需要枚舉的序列,start為索引的起始值,默認為0。
下面是一個例子,用enumerate函數遍歷列表[1,2,3,4,5]並打印出每個元素的值和索引:
lst = [1, 2, 3, 4, 5]
for index, value in enumerate(lst):
print('序號:{}, 值:{}'.format(index, value))
輸出:
序號:0, 值:1
序號:1, 值:2
序號:2, 值:3
序號:3, 值:4
序號:4, 值:5
五、zip函數
zip函數可用於將多個序列“壓縮”成一個並返回一個元組的列表,常用於並行遍歷多個序列。其語法格式如下:
zip([iterable, ...])
其中,iterable可以是一個或多個序列類型的對象,本函數將返回元組的迭代器。
下面是一個例子,用zip函數並行遍歷兩個列表[1,2,3]和[‘one’,’two’,’three’]並打印出每個元素的值:
a = [1, 2, 3]
b = ['one', 'two', 'three']
for i, j in zip(a, b):
print(i, j)
輸出:
1 one
2 two
3 three
總結
以上就是Python中簡單易懂的循環語法。在實際編程中,這些循環結構經常被用到,對於初學者來說,掌握它們是非常重要的。
原創文章,作者:JEOX,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3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