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教程中,我們將學習 Python 編程語言中的 main() 函數。我們還將了解如何在 Python 程序中利用 name 屬性,以便在各種上下文中動態執行它。
讓我們從理解 Python 中的 main() 函數是什麼開始。
理解 Python 中的 main()
函數
main() 被認為是幾種編程語言的獨特函數,也稱為程序文件的執行點。但是, Python 編程語言的解釋器從文件頂部開始串行執行每一行,沒有顯式的 main() 函數。
Python 提供了其他約定來定義執行點。其中之一是利用 python 文件的 main() 函數和 name 屬性。
現在,讓我們理解 Python 編程語言中的 name 屬性。
理解 Python 中的 name 屬性
name 屬性是 Python 中顯示當前模塊名稱的唯一核心變量。
該屬性根據我們運行 Python 文件的位置提供不同的值。讓我們考慮一個例子來更好地理解 name 屬性。
將 Python 文件作為腳本執行
假設我們有一個名為 myworld.py 的 Python 文件,其中包含以下內容:
文件:myworld.py
print(__name__)
輸出:
$ python myworld.py
__main__
說明:
在上面的程序文件中,我們已經打印了 name 屬性的值。因此, name 變量的值被設置為 main 。
將 Python 文件作為模塊執行
我們也可以將 Python 文件作為一個模塊來執行。為了執行此操作,我們需要將所需文件導入另一個 Python 程序。讓我們考慮下面的例子來正確理解這個概念。
假設我們在與 myworld.py 文件相同的目錄下創建了一個 Python 文件 python_main.py ,內容如下:
文件:python_main.py
import myworld
輸出:
$ python python_main.py
myworld
說明:
在上面的程序文件中,我們導入了一個模塊作為我的世界。因此,當我們執行 python_main.py 文件時,程序運行模塊文件中的完整代碼。但是,我們可以觀察到,顯示的模塊名稱是我的世界,而不是顯示 main 。
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在作為模塊執行 Python 文件的上下文中,模塊名稱本身被分配給 name 變量。
使用帶有 name 變量的 if
語句
既然我們已經正確理解了如何為 name 屬性賦值,我們可以利用 if 語句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以不同的方式運行同一個 Python 文件。
讓我們考慮下面的例子,我們已經更改了 myworld.py 文件的內容。
文件:myworld.py
def main():
print("This is my Python program.")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輸出:
$ python myworld.py
This is my Python program.
說明:
在上面的代碼片段中,我們定義了一個函數 main() 來為用戶打印一些字符串。然後我們使用 if 條件子句檢查 name 變量的值是否等於 main ,然後將執行 main() 函數。因此,當我們執行 myworld.py 文件時,會為用戶打印字符串消息。
然而,當我們通過在 python_main.py 中導入文件作為模塊執行時,由於沒有調用 main() 函數,程序不會返回任何輸出。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我們在 myworld.py 文件中定義的自定義 main() 函數只能作為獨立腳本執行,而不能作為導入模塊執行。
這是 Python 中明確定義 main() 函數的標準方法。這是 Python 文件的 name 屬性最流行的用例之一。
原創文章,作者:FCJWV,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2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