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python如何實現反向迭代的信息

本文目錄一覽:

萬字乾貨,Python語法大合集,一篇文章帶你入門

這份資料非常純粹,只有Python的基礎語法,專門針對想要學習Python的小白。

Python中用#表示單行注釋,#之後的同行的內容都會被注釋掉。

使用三個連續的雙引號表示多行注釋,兩個多行注釋標識之間內容會被視作是注釋。

Python當中的數字定義和其他語言一樣:

我們分別使用+, -, *, /表示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符。

這裡要注意的是,在Python2當中,10/3這個操作會得到3,而不是3.33333。因為除數和被除數都是整數,所以Python會自動執行整數的計算,幫我們把得到的商取整。如果是10.0 / 3,就會得到3.33333。目前Python2已經不再維護了,可以不用關心其中的細節。

但問題是Python是一個 弱類型 的語言,如果我們在一個函數當中得到兩個變量,是無法直接判斷它們的類型的。這就導致了同樣的計算符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這非常蛋疼。以至於程序員在運算除法的時候,往往都需要手工加上類型轉化符,將被除數轉成浮點數。

在Python3當中撥亂反正,修正了這個問題,即使是兩個整數相除,並且可以整除的情況下,得到的結果也一定是浮點數。

如果我們想要得到整數,我們可以這麼操作:

兩個除號表示 取整除 ,Python會為我們保留去除餘數的結果。

除了取整除操作之外還有取餘數操作,數學上稱為取模,Python中用%表示。

Python中支持 乘方運算 ,我們可以不用調用額外的函數,而使用**符號來完成:

當運算比較複雜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括號來強制改變運算順序。

Python中用首字母大寫的True和False表示真和假。

用and表示與操作,or表示或操作,not表示非操作。而不是C++或者是Java當中的, || 和!。

在Python底層, True和False其實是1和0 ,所以如果我們執行以下操作,是不會報錯的,但是在邏輯上毫無意義。

我們用==判斷相等的操作,可以看出來True==1, False == 0.

我們要小心Python當中的bool()這個函數,它並不是轉成bool類型的意思。如果我們執行這個函數,那麼 只有0會被視作是False,其他所有數值都是True :

Python中用==判斷相等,表示大於,=表示大於等於, 表示小於,=表示小於等於,!=表示不等。

我們可以用and和or拼裝各個邏輯運算:

注意not,and,or之間的優先級,其中not and or。如果分不清楚的話,可以用括號強行改變運行順序。

關於list的判斷,我們常用的判斷有兩種,一種是剛才介紹的==,還有一種是is。我們有時候也會簡單實用is來判斷,那麼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

Python是全引用的語言,其中的對象都使用引用來表示。is判斷的就是 兩個引用是否指向同一個對象 ,而==則是判斷兩個引用指向的具體內容是否相等。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把引用比喻成地址的話,is就是判斷兩個變量的是否指向同一個地址,比如說都是沿河東路XX號。而==則是判斷這兩個地址的收件人是否都叫張三。

顯然,住在同一個地址的人一定都叫張三,但是住在不同地址的兩個人也可以都叫張三,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所以如果a is b,那麼a == b一定成立,反之則不然。

Python當中對字符串的限制比較松, 雙引號和單引號都可以表示字符串 ,看個人喜好使用單引號或者是雙引號。我個人比較喜歡單引號,因為寫起來方便。

字符串也支持+操作,表示兩個字符串相連。除此之外,我們把兩個字符串寫在一起,即使沒有+,Python也會為我們拼接:

我們可以使用[]來查找字符串當中某個位置的字符,用 len 來計算字符串的長度。

我們可以在字符串前面 加上f表示格式操作 ,並且在格式操作當中也支持運算,比如可以嵌套上len函數等。不過要注意,只有Python3.6以上的版本支持f操作。

最後是None的判斷,在Python當中None也是一個對象, 所有為None的變量都會指向這個對象 。根據我們前面所說的,既然所有的None都指向同一個地址,我們需要判斷一個變量是否是None的時候,可以使用is來進行判斷,當然用==也是可以的,不過我們通常使用is。

理解了None之後,我們再回到之前介紹過的bool()函數,它的用途其實就是判斷值是否是空。所有類型的 默認空值會被返回False ,否則都是True。比如0,””,[], {}, ()等。

除了上面這些值以外的所有值傳入都會得到True。

Python當中的標準輸入輸出是 input和print 。

print會輸出一個字符串,如果傳入的不是字符串會自動調用__str__方法轉成字符串進行輸出。 默認輸出會自動換行 ,如果想要以不同的字符結尾代替換行,可以傳入end參數:

使用input時,Python會在命令行接收一行字符串作為輸入。可以在input當中傳入字符串,會被當成提示輸出:

Python支持 三元表達式 ,但是語法和C++不同,使用if else結構,寫成:

上段代碼等價於:

Python中用[]表示空的list,我們也可以直接在其中填充元素進行初始化:

使用append和pop可以在list的末尾插入或者刪除元素:

list可以通過[]加上下標訪問指定位置的元素,如果是負數,則表示 倒序訪問 。-1表示最後一個元素,-2表示倒數第二個,以此類推。如果訪問的元素超過數組長度,則會出發 IndexError 的錯誤。

list支持切片操作,所謂的切片則是從原list當中 拷貝 出指定的一段。我們用start: end的格式來獲取切片,注意,這是一個 左閉右開區間 。如果留空表示全部獲取,我們也可以額外再加入一個參數表示步長,比如[1:5:2]表示從1號位置開始,步長為2獲取元素。得到的結果為[1, 3]。如果步長設置成-1則代表反向遍歷。

如果我們要指定一段區間倒序,則前面的start和end也需要反過來,例如我想要獲取[3: 6]區間的倒序,應該寫成[6:3:-1]。

只寫一個:,表示全部拷貝,如果用is判斷拷貝前後的list會得到False。可以使用del刪除指定位置的元素,或者可以使用remove方法。

insert方法可以 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index方法可以查詢某個元素第一次出現的下標。

list可以進行加法運算,兩個list相加表示list當中的元素合併。 等價於使用extend 方法:

我們想要判斷元素是否在list中出現,可以使用 in關鍵字 ,通過使用len計算list的長度:

tuple和list非常接近,tuple通過()初始化。和list不同, tuple是不可變對象 。也就是說tuple一旦生成不可以改變。如果我們修改tuple,會引發TypeError異常。

由於小括號是有改變優先級的含義,所以我們定義單個元素的tuple, 末尾必須加上逗號 ,否則會被當成是單個元素:

tuple支持list當中絕大部分操作:

我們可以用多個變量來解壓一個tuple:

解釋一下這行代碼:

我們在b的前面加上了星號, 表示這是一個list 。所以Python會在將其他變量對應上值的情況下,將剩下的元素都賦值給b。

補充一點,tuple本身雖然是不可變的,但是 tuple當中的可變元素是可以改變的 。比如我們有這樣一個tuple:

我們雖然不能往a當中添加或者刪除元素,但是a當中含有一個list,我們可以改變這個list類型的元素,這並不會觸發tuple的異常:

dict也是Python當中經常使用的容器,它等價於C++當中的map,即 存儲key和value的鍵值對 。我們用{}表示一個dict,用:分隔key和value。

對 。我們用{}表示一個dict,用:分隔key和value。

dict的key必須為不可變對象,所以 list、set和dict不可以作為另一個dict的key ,否則會拋出異常:

我們同樣用[]查找dict當中的元素,我們傳入key,獲得value,等價於get方法。

我們可以call dict當中的keys和values方法,獲取dict當中的所有key和value的集合,會得到一個list。在Python3.7以下版本當中,返回的結果的順序可能和插入順序不同,在Python3.7及以上版本中,Python會保證返回的順序和插入順序一致:

我們也可以用in判斷一個key是否在dict當中,注意只能判斷key。

如果使用[]查找不存在的key,會引發KeyError的異常。如果使用 get方法則不會引起異常,只會得到一個None :

setdefault方法可以 為不存在的key 插入一個value,如果key已經存在,則不會覆蓋它:

我們可以使用update方法用另外一個dict來更新當前dict,比如a.update(b)。對於a和b交集的key會被b覆蓋,a當中不存在的key會被插入進來:

我們一樣可以使用del刪除dict當中的元素,同樣只能傳入key。

Python3.5以上的版本支持使用**來解壓一個dict:

set是用來存儲 不重複元素 的容器,當中的元素都是不同的,相同的元素會被刪除。我們可以通過set(),或者通過{}來進行初始化。注意當我們使用{}的時候,必須要傳入數據,否則Python會將它和dict弄混。

set當中的元素也必須是不可變對象,因此list不能傳入set。

可以調用add方法為set插入元素:

set還可以被認為是集合,所以它還支持一些集合交叉並補的操作。

set還支持 超集和子集的判斷 ,我們可以用大於等於和小於等於號判斷一個set是不是另一個的超集或子集:

和dict一樣,我們可以使用in判斷元素在不在set當中。用copy可以拷貝一個set。

Python當中的判斷語句非常簡單,並且Python不支持switch,所以即使是多個條件,我們也只能 羅列if-else 。

我們可以用in來循環迭代一個list當中的內容,這也是Python當中基本的循環方式。

如果我們要循環一個範圍,可以使用range。range加上一個參數表示從0開始的序列,比如range(10),表示[0, 10)區間內的所有整數:

如果我們傳入兩個參數,則 代表迭代區間的首尾 。

如果我們傳入第三個元素,表示每次 循環變量自增的步長 。

如果使用enumerate函數,可以 同時迭代一個list的下標和元素 :

while循環和C++類似,當條件為True時執行,為false時退出。並且判斷條件不需要加上括號:

Python當中使用 try和except捕獲異常 ,我們可以在except後面限制異常的類型。如果有多個類型可以寫多個except,還可以使用else語句表示其他所有的類型。finally語句內的語法 無論是否會觸發異常都必定執行 :

在Python當中我們經常會使用資源,最常見的就是open打開一個文件。我們 打開了文件句柄就一定要關閉 ,但是如果我們手動來編碼,經常會忘記執行close操作。並且如果文件異常,還會觸發異常。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with語句來代替這部分處理,使用with會 自動在with塊執行結束或者是觸發異常時關閉打開的資源 。

以下是with的幾種用法和功能:

凡是可以使用in語句來迭代的對象都叫做 可迭代對象 ,它和迭代器不是一個含義。這裡只有可迭代對象的介紹,想要了解迭代器的具體內容,請移步傳送門:

Python——五分鐘帶你弄懂迭代器與生成器,夯實代碼能力

當我們調用dict當中的keys方法的時候,返回的結果就是一個可迭代對象。

我們 不能使用下標來訪問 可迭代對象,但我們可以用iter將它轉化成迭代器,使用next關鍵字來獲取下一個元素。也可以將它轉化成list類型,變成一個list。

使用def關鍵字來定義函數,我們在傳參的時候如果指定函數內的參數名, 可以不按照函數定義的順序 傳參:

可以在參數名之前加上*表示任意長度的參數,參數會被轉化成list:

也可以指定任意長度的關鍵字參數,在參數前加上**表示接受一個dict:

當然我們也可以兩個都用上,這樣可以接受任何參數:

傳入參數的時候我們也可以使用*和**來解壓list或者是dict:

Python中的參數 可以返回多個值 :

函數內部定義的變量即使和全局變量重名,也 不會覆蓋全局變量的值 。想要在函數內部使用全局變量,需要加上 global 關鍵字,表示這是一個全局變量:

Python支持 函數式編程 ,我們可以在一個函數內部返回一個函數:

Python中可以使用lambda表示 匿名函數 ,使用:作為分隔,:前面表示匿名函數的參數,:後面的是函數的返回值:

我們還可以將函數作為參數使用map和filter,實現元素的批量處理和過濾。關於Python中map、reduce和filter的使用,具體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

五分鐘帶你了解map、reduce和filter

我們還可以結合循環和判斷語來給list或者是dict進行初始化:

使用 import語句引入一個Python模塊 ,我們可以用.來訪問模塊中的函數或者是類。

我們也可以使用from import的語句,單獨引入模塊內的函數或者是類,而不再需要寫出完整路徑。使用from import *可以引入模塊內所有內容(不推薦這麼干)

可以使用as給模塊內的方法或者類起別名:

我們可以使用dir查看我們用的模塊的路徑:

這麼做的原因是如果我們當前的路徑下也有一個叫做math的Python文件,那麼 會覆蓋系統自帶的math的模塊 。這是尤其需要注意的,不小心會導致很多奇怪的bug。

我們來看一個完整的類,相關的介紹都在注釋當中

以上內容的詳細介紹之前也有過相關文章,可以查看:

Python—— slots ,property和對象命名規範

下面我們來看看Python當中類的使用:

這裡解釋一下,實例和對象可以理解成一個概念,實例的英文是instance,對象的英文是object。都是指類經過實例化之後得到的對象。

繼承可以讓子類 繼承父類的變量以及方法 ,並且我們還可以在子類當中指定一些屬於自己的特性,並且還可以重寫父類的一些方法。一般我們會將不同的類放在不同的文件當中,使用import引入,一樣可以實現繼承。

我們創建一個蝙蝠類:

我們再創建一個蝙蝠俠的類,同時繼承Superhero和Bat:

執行這個類:

我們可以通過yield關鍵字創建一個生成器,每次我們調用的時候執行到yield關鍵字處則停止。下次再次調用則還是從yield處開始往下執行:

除了yield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小括號來生成一個生成器:

關於生成器和迭代器更多的內容,可以查看下面這篇文章:

五分鐘帶你弄懂迭代器與生成器,夯實代碼能力

我們引入functools當中的wraps之後,可以創建一個裝飾器。裝飾器可以在不修改函數內部代碼的前提下,在外面包裝一層其他的邏輯:

裝飾器之前也有專門的文章詳細介紹,可以移步下面的傳送門:

一文搞定Python裝飾器,看完面試不再慌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可以看到結束,原作者的確非常厲害,把Python的基本操作基本上都囊括在裡面了。如果都能讀懂並且理解的話,那麼Python這門語言就算是入門了。

如果你之前就有其他語言的語言基礎,我想本文讀完應該不用30分鐘。當然在30分鐘內學會一門語言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我所提倡的。但至少通過本文我們可以做到熟悉Python的語法,知道大概有哪些操作,剩下的就要我們親自去寫代碼的時候去體會和運用了。

根據我的經驗,在學習一門新語言的前期,不停地查閱資料是免不了的。希望本文可以作為你在使用Python時候的查閱文檔。

最後,我這裡有各種免費的編程類資料,有需要的及時私聊我,回復”學習”,分享給大家,正在發放中…………

reverse在python里是什麼意思

reverse是python一個列表的內置函數,是列表獨有的,用於列表中數據的反轉,顛倒。也就是說,在字典,字符串或者元組中,是沒有這個內置方法的,其作用主要是用於反向列表中元素。其實,這一步操作的返回值是一個None,其作用的結果,需要通過打印被作用的列表才可以查看出具體的效果。

reverse雙語例句:

1、She did the reverse of what I told her.

我告訴她怎麼做,但她卻做得與我告訴她的相反。

2、Once you consciously notice this anomaly it is too late to reverse it.

一旦你有意識地注意到這種異常,要反轉它已太遲了。

3、In the reverse direction the thyristor cannot be turned on.

如果是相反方向,半導體閘流管無法開啟。

python 如何實現反轉倒序

#1.字符串、列表、元組均可用此方法 (使用切片的方法) 不修改元素原有內容,將輸出進行賦值

#1.1 字符串

s=’nihao’ 

s1=s[::-1]

#1.2 列表

lin=[“a”,”b”,”c”]

print(lin[::-1])

#1.3 元組

tup=(“e”,”f”,”g”,”h”,2,3,6)

print(tup[::-1])

#2.列表獨有方法

lin=[“a”,”b”,”c”]

lin.reverse()

print(lin)

滿滿乾貨!20個Python使用的小技巧

本節對一些 Python 易混淆的操作進行對比。

1.1 有放回隨機採樣和無放回隨機採樣

1.2 lambda 函數的參數

1.3 copy 和 deepcopy

複製和變量別名結合在一起時,容易混淆:

對別名的修改會影響原變量,(淺)複製中的元素是原列表中元素的別名,而深層複製是遞歸地進行複製,對深層複製的修改不影響原變量。

1.4 == 和 is

1.5 判斷類型

1.6 字符串搜索

1.7 List 後向索引

這個只是習慣問題,前向索引時下標從0開始,如果反向索引也想從0開始可以使用~。

2.1 讀寫 CSV 文件

注意,當 CSV 文件過大時會報錯:_csv.Error: field larger than field limit (131072),通過修改上限解決

csv 還可以讀以 分割的數據

2.2 迭代器工具

itertools 重新定義了很多迭代器工具,例如子序列工具:

序列排序:

多個序列合併:

2.3 計數器

計數器可以統計一個可迭代對象中每個元素出現的次數。

2.4 帶默認值的 Dict

當訪問不存在的 Key 時,defaultdict 會將其設置為某個默認值。

2.5 有序 Dict

3.1 輸出錯誤和警告信息

向標準錯誤輸出信息

輸出警告信息

控制警告消息的輸出

3.2 代碼中測試

有時為了調試,我們想在代碼中加一些代碼,通常是一些 print 語句,可以寫為:

一旦調試結束,通過在命令行執行 -O 選項,會忽略這部分代碼:

3.3 代碼風格檢查

使用 pylint 可以進行不少的代碼風格和語法檢查,能在運行之前發現一些錯誤

3.4 代碼耗時

耗時測試

測試某代碼塊耗時

代碼耗時優化的一些原則

4.1 argmin 和 argmax

argmax同理。

4.2 轉置二維列表

4.3 一維列表展開為二維列表

流暢的Python

第一章 Python數據模型

魔術方法(magic method)或者說雙下方法(dunder method)表示特殊方法。以雙下劃線開始和結束,比如 getitem

len()需要實現 len ()

[]和切片需要實現 getitem ()

可迭代或者反向迭代,至少需要實現 getitem ()

in需要實現 contains (),如果沒有實現,則至少需要實現 getitem (),因為它可以自己做迭代搜索

repr,它能把一個對象有字符串的形式表達出來,repr就是通過 repr 這個特殊方法來得到一個字符串的表達形式的。如果沒有實現 repr ,輸出實例時,得到的字符串就是Vector object at 0x10e100070之類的

注意 repr 和 str 的區別,後者是在str()函數中使用,或者是在用print函數打印的時候才被調用。

如果一個對象沒有 str 函數,而Python又需要調用它的時候,解釋器會用 repr 作為替代。

在if,while或者and or not運算符中,為了判定一個值x是真還是假,Python會調用bool(x),這個函數只能返回True或者False。

bool(x),其實調用的是x. bool ()的結果,如果不存在 bool ,bool(x)會嘗試調用x. len ().若返回0,則bool會返回False,否則True。

第二章 序列構成的數組

序列類型概覽

1、容器序列

list、tuple、collections.deque這些序列都能存放不同類型的數據

2、扁平序列

str、bytes、bytearray、memoryview和array.array,這些序列只能容納一種類型。

注意:容器序列存放的是它們所包含任意類型的對象的引用,二扁平序列里存放的是值而不是引用。換句話說,扁平序列其實是一系列連續的內存空間,但是扁平序列只能存放字符、字節和數值這種基礎類型。

可變序列

list、bytearray、array.array、collections.deque和memoryview

不可變序列

tuple、str和bytes

列表推倒

symbols = ‘abc’

codes = []

for symbol in symbols:

codes.append(symbol)

codes = [symbol for symbol in symbols]

第一種就是正常的for循環,第二種就是列表推導

生成器表達式

雖然可以用列表推導來初始化元組、數組或者其他序列類型,但是生成器表達式更好。因為生成器表達式背後遵循了迭代器協議,可以逐個產出元素,而不是先建立一個完整的列表,然後再把這個列表傳遞到某個構造函數裡面。

和列表推導差不多,就是方括號改成圓括號

symbols = ‘abc’

array.array(‘i’, (symbol for symbol in symbols))

元組的應用:

1、當作記錄,因為它是不可更改的

2、元組拆包,可以得到裡面的數據 類似於 a, b = (first, second)

3、具名元組,從collections.namedtuple生成具名元組,除了繼承普通元組的屬性,具名元組還有一些自己專有的屬性。_fields類屬性,類方法_make(iterable)和實例方法_asdict()。

_fields類屬性:包含具名元組的各個字段名稱

_make(iterable):通過_make()接受一個可迭代對象來生成這個類的一個實例

_asdict():把具名元組以collections.ordereddict的形式返回。

切片:

s[a:b:c] s在a到b之間以c為間隔取值,c還可以是負,負值意味着取反。如s[::-1]意味着,將這個list倒置

給切片賦值:

l=list(range(5))

print(l) [0,1,2,3,4]

l[1:3]=[20,30]

print(l) [0,20,30,4]

l[1:3]=100 報錯,需要寫成[100]

對序列使用+和*

+是把兩個序列合併,在拼接過程中,兩個被操作對序列都不會被修改,Python會新建一個包含同類型數據對序列作為拼接結果。

是把序列複製幾份然後拼接起來。例如 l=[1,2] l 3=[1,2,1,2,1,2] *也會構建新的序列而不修改原有的對象。

序列的增量賦值

+=背後的特殊方法是 iadd ,但是如果一個類沒有實現這個方法,Python會退一步調用 add

第三章 字典和集合

字典推導

country_code = {country: code for code, country in dial_doces} dial_doces是一個元組的list

{code:country.upper() for country, code in country_code.items() if code66}

第一個是把國家作為鍵,第二個把code作為鍵

if key not in my_dict:

my_dict[key]=[]

my_dict[key].append(new_value)

可以直接寫成my_dict.setdefault(key,[]).append(new_value)

所有映射類型在處理找不到的鍵的時候,都會牽扯到 missing 方法,

集合

{1,2}這是集合

集合推導

from unicodedata import name

{chr(i) for i in range(32,256) if ‘SIGN’ in name(chr(i),”)}

a.union(b,c,d) 這裡a必須是set,b、c和d則可以是任何類型的可迭代對象

為了獲取dict[key]背後的值,python會調用hash(key)來計算key的散列值,然後去散列表裡面查找表元,若找到的表元是空的,則拋keyerror,若不是空的,則表元里會有一對found_key:found_value,這個時候Python會檢驗key == found_key是否為真,如果他們相等的話,會返回found_value。如果不等,說明出現了散列衝突。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散列表所做的只是把隨機的元素映射到只有幾位的數字上,而散列表本身的索引又只依賴於這個數字的一部分。為了解決散列衝突,算法會在散列值中另外取幾位,然後用特殊方法處理一下,把新得到的數字再當作索引來尋找表元。

dict的實現

1、支持hash()函數,並且通過 hash ()方法所得到的的散列值是不變的。

2、通過 eq ()來檢測相等性

3、若a == b,則 hash(a) == hash(b)

往字典添加新鍵可能會改變已有鍵的順序

無論何時往字典里添加新鍵,python解釋器都可能作出字典擴容的決定。擴容導致的結果就是需要新建一個更大的散列表,並把字典里已有的元素添加到新表。這個過程可能會發生散列衝突,導致新散列表次序發生變化。

由此可知,不要對字典同時進行迭代和修改。如果你想掃描並修改一個字典,最好分成兩步來解決,首先對字典迭代,以得出需要添加對內容,把這些內容放到一個新字典里,迭代結束之後再對原字典進行更新。

字符問題

字節序列-解碼-unicode

字符串-解碼-unicode

b = str.encode(‘utf8’) 字符串轉化成字節碼 是編碼

b.decode(‘utf8’) 把字節碼還原成字符串 是解碼

一等函數

一等函數滿足以下條件:

1、在運行時創建

2、能賦值給變量或數據結構中的元素

3、能作為參數傳給函數

4、能作為函數的返回結果

高階函數

接受函數為參數,或者把函數作為結果返回的函數時高階函數。

匿名函數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匿名函數lambda x: x * x實際上就是:

def f(x):

return x * x

關鍵字lambda表示匿名函數,冒號前面的x表示函數參數。

可調用類型

任何python對象都可以表現的像函數。只需要實現實例方法 call

實現 call 方法的類是創建函數類對象的簡便方式

函數內省

可以用dir(len)查看所有的函數屬性

sorted(set(dir(func))-set(dir(obj))) 計算差集 然後排序 得到類的實例沒有 而函數有的屬性列表

==運算符比較兩個對象的值(對象中保存的數據),而is是比較對象的標識。

通常,我們關注的是值,而不是標識,因此python中==出現的頻率比is高。

a==b是語法糖,等同於a. eq (b) 裝飾器也是語法糖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29219.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簡單一點的頭像簡單一點
上一篇 2024-10-03 23:26
下一篇 2024-10-03 23:26

相關推薦

  • Python計算陽曆日期對應周幾

    本文介紹如何通過Python計算任意陽曆日期對應周幾。 一、獲取日期 獲取日期可以通過Python內置的模塊datetime實現,示例代碼如下: from datetime imp…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列表中負數的個數

    Python列表是一個有序的集合,可以存儲多個不同類型的元素。而負數是指小於0的整數。在Python列表中,我們想要找到負數的個數,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現。 一、使用循環遍歷…

    編程 2025-04-29
  • Python中引入上一級目錄中函數

    Python中經常需要調用其他文件夾中的模塊或函數,其中一個常見的操作是引入上一級目錄中的函數。在此,我們將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如何在Python中引入上一級目錄的函數。 一、加入環…

    編程 2025-04-29
  • 如何查看Anaconda中Python路徑

    對Anaconda中Python路徑即conda環境的查看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使用命令行查看 1、在Windows系統中,可以使用命令提示符(cmd)或者Anaconda Pro…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周杰倫代碼用法介紹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Python周杰倫代碼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代碼介紹 from urllib.request import urlopen from bs4 import Bea…

    編程 2025-04-29
  • Python清華鏡像下載

    Python清華鏡像是一個高質量的Python開發資源鏡像站,提供了Python及其相關的開發工具、框架和文檔的下載服務。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Python清華鏡像下載進行詳細的闡…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字典去重複工具

    使用Python語言編寫字典去重複工具,可幫助用戶快速去重複。 一、字典去重複工具的需求 在使用Python編寫程序時,我們經常需要處理數據文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重複數據。為了方便…

    編程 2025-04-29
  • 蝴蝶優化算法Python版

    蝴蝶優化算法是一種基於仿生學的優化算法,模仿自然界中的蝴蝶進行搜索。它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的優化問題,包括數學優化、工程問題、機器學習等。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蝴蝶優化算法Python版…

    編程 2025-04-29
  • Python程序需要編譯才能執行

    Python 被廣泛應用於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科學計算等領域,它的靈活性和簡單易學的性質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使用 Python 進行編程。然而,在 Python 中程序執行的方式不…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強行終止程序快捷鍵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python強行終止程序快捷鍵進行詳細闡述,並提供相應代碼示例。 一、Ctrl+C快捷鍵 Ctrl+C快捷鍵是在終端中經常用來強行終止運行的程序。當你在終端中運行…

    編程 2025-04-29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