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mysql導入sql文件失敗怎麼辦
- 2、用mysql導入sql文件錯誤1064
- 3、navicat for mysql運行sql文件出錯,怎麼辦?
- 4、為什麼使用Mysql命令source導入.sql文件時總是出錯?
- 5、當從mysql數據導出數據文件 .sql文件後,再導入時出現錯誤
- 6、sqlyog導入sql出現執行錯誤
進入mysql後使用如下命令導入sql腳本文件:
mysql
source
test.sql;
其實test.sql就是你要導入的sql文件
source就是導入sql文件的命令
比如你在f盤有個test.sql文件,導入命令如下:
source
f:/test.sql;
通常的話,你這個SQL文件應該是UTF-8的,在操作的時候,添加了文件頭BOM,這樣,就會導致1064錯誤。
解決方法是:
使用UE、sublime、dreamweaver等編輯軟件,另存為去掉BOM的SQL 文件,即可正常導入。
—————————注意不要用windows自帶的記事本
在navicat for mysql中選擇連接服務器的數據庫,右鍵選擇數據傳輸.
在連接服務器中的數據庫上新建備份,從備份中導出.sql,再導入到本地數據庫中。
找到原因,原來是MySQL導入大批量數據的時候超出了默認允許最大的數據包,所以就提示MySQL server has gone away。
找到my.cnf,在[mysqld]加入:max_allowed_packet=300M。(意思是最大允許數據包300M)
重啟服務即可。
如果沒能解決問題,那就是默認字符集設置與數據庫設置的不一致。
Windows中修改用戶連接字符編碼格式: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1\my.ini文件中修改default-character-set=utf8。
Linux中修改用戶連接字符編碼格式:修改my.cnf(目錄在/etc/my.cnf),在[client]增加如下代碼 default-character-set = utf8 。
修改完成,重啟服務。
換工具導入唄,navcat或者sqlyog
命令導入就只有這樣的方法,source
地址,語法是沒有錯誤的,你導入失敗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啊,比如說sql中沒有創建數據庫的語句,或者由於cmd命令行的限制產生的其他錯誤啊,CMD本身就是有局限性的,太大的就是導入不進去,這個不能強求。
上述英文的意思是:
在執行查詢時發現一個錯誤,查詢過程和錯誤信息被記錄在:C:\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SQLyog\sqlyog.err.
請打開這個文件查看具體的錯誤原因。
在導入數據庫之前,選擇你要導入數據的數據庫,再導入數據就OK了。
首先 雙擊打開數據庫,然後“右鍵”你需要的數據庫,然後選“運行sql文件”,點擊右側的“瀏覽”找到你需要導入的sql文件,點擊“開始”就可以了
雙擊 你的這個鏈接,例如“本地數據庫” 然後你會看到許多的數據庫 ,隨便打開一個數據庫,這個時候你點擊navicat上面右側的查詢,創建查詢
然後把你的sql打開,複製裡面的sql信息,粘貼到那個查詢窗口中 運行,這樣 創建數據庫 和導入表都可以的
打開navicat管理工具—-雙擊打開某一個數據庫連接(自己命名的鏈接,例如’本地mysql鏈接’)—–選擇要導入的數據庫名稱,雙擊打開—右鍵這個打開的數據庫—–選擇運行sql文件——點擊彈出窗口中文件右側的瀏覽—–找到你的sql文件,然後點擊開始,這樣sql文件就成功導入你的數據庫了,記得摁f5刷新下這個數據庫就會看到表了。如果你的sql文件是多個,不是一個,那沒辦法,只能一個一個的導入了。正常來說一個數據庫導出1個sql文件就可以了,不用單個表單個表的導出。導出的話是右鍵打開的數據庫—–轉儲sql文件—-選擇存放目錄及文件名即可。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2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