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學: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

小星 外貿 3

金融投資學: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

回復

共1條回復 我來回復
  • 跨境外貿通的頭像
    跨境外貿通
    各類外貿跨境電商知識和技巧
    評論

    中國經濟正朝着分工更明確、結構更合理的階段發展,如何做好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轉型中最重要的問題。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仍存在着資金“脫實向虛“的現象。金融與實體經濟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才是健康發展之路,從本質上來說,實體經濟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是實體經濟加快發展的“利器”。但金融所表現出來的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信息,分散、轉移和管理風險等功能,對經濟活動具有有效的調節和推動作用。通過銀行貸款間接融資,也讓不少企業獲得了重新發展的機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和“爆炸式”增長。
    然而,金融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會無形中對實體經濟造成傷害,因此金融“脫虛向實”成為尤為必要和迫切的目標。這時候則需要政府的正確引導來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銀行業金融機構也需要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式,加強產融結合。採用靈活的方式,滿足小微企業各方面需求;一些商業銀行還促進境內外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在產品、技術等方面進行交流合作,發展跨境金融,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其次,應該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通過資本市場的股權投資來實現直接融資,大大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當然在拓寬融資渠道的過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各種融資手段,比如大力發展場外股權市場;完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融資渠道,建立合理的風險資本退出機制;降低企業槓桿率;利用資產證券化手段,實現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協同發展。
    政府在引導和完善金融市場體系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適當降低金融機構市場准入門檻,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金融業至關重要,同時也應該加強相關法律法規、信用體系、支付清算體系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2024-05-28 06:29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