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海淘額度是多少?

小星 外貿 3

央視曝光海淘額度是多少?

回復

共1條回復 我來回復
  • 跨境外貿通的頭像
    跨境外貿通
    各類外貿跨境電商知識和技巧
    評論

    2016年,國內開始執行《關於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按照通知,每人每年可以海淘20000元的商品。然而近期,一些觀眾向央視記者反映:自己上萬元的海淘額度,竟然被別人偷走了!

    一位當事人向央視記者表示,今年他沒有任何海淘行為,但他的額度已經被用掉1084元。當事人還展示了海關總署的海淘記錄,從去年開始,就已出現異常。在2017年的40多次消費中,僅5筆是當事人本人進行,剩餘40次左右價值18500元的消費,均是憑空出現。

    這樣的事情正在全國各地接連上演,廣東的鄒女士,被人冒用了20次。重慶的饒先生,被人冒用了26次。跟他們一樣,在北京,在上海、在山東、在江蘇、在浙江、在福建、在廣東、在重慶,其他地方的網友也在紛紛控訴,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證號,被別人肆意盜用。

    依據通關流程,海關方面會對信息進行登記。記者調查發現,海關方面的通關記錄漏洞百出,許多時候,同樣的訂購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電話卻“千奇百怪”。而記者挨個撥打這些訂購電話後發現,接聽的機主全都否認了自己購買過這些商品,對於自己的電話號碼會出現在通關記錄上,他們表示毫不知情。

    跨境電子商務年度個人額度查詢是什麼意思(跨境購電子額度)

    緊接着,央視記者又查訪了物流數據。他們發現,所有這些冒用身份的訂單,在查詢物流編號時,均無法追蹤到任何物流信息。可以說,這些物流信息全是憑空捏造的。

    在通關、物流方面均無法獲得信息,記者最終決定調查開端的物流平台,而在調查中,他們也揭露了這些詭異現象後面的黑色產業鏈。

    記者對某當事人通關記錄上出現的電商,逐一進行查詢。兩筆海淘的電商,分別為鶴山市四通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深圳前海新世紀公司,2家電商的網站均無法打開。記者發現,通關記錄上的電商多半像這樣,訪問量稀少,甚至無法登陸。像這樣的電商怎麼會有人在上面海淘呢?記者決定前往這家電商,了解情況。

    在深圳的福田保稅區,記者找到一家名為深圳深南大地的電商,他們向記者說出了這樣的內幕。根據深南大地公司劉經理的說法,他們的主營業務其實是幫助一些公司,辦理通關,相當於借殼給別人。

    跨境電子商務年度個人額度查詢是什麼意思(跨境購電子額度)

    但是,這些電商平台僅有通關資質,他們的身份信息從哪裡來的?另一位高經理表示,“一些(跨境)物流公司。它們沒有(電商)平台,對不對?那好,我們是通關(電商)平台,我們就合作了”。所以,電商公司只是借出自己的殼,幫人通關。而掌握着這些假身份信息的源頭,其實是跨境物流公司。

    為了了解更多情況,記者加入了一個“跨境物流”的聊天群,群里經常有物流公司,在發布“電商清關”的服務廣告,一些廣告直白地寫着:清關時“無需提供身份證,利用我們自己提供的身份證信息,幫你刷單,刷出來”。

    而之所以要這麼做,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逃稅。整批貨物進口,需要全額繳稅,但是把這些貨物化整為零,偽裝成個人用戶在電商上的購買,就可以逃避很大部分的稅。他們就負責幫助客戶化整為零,而這個過程,電話號碼、物流數據都是偽造的,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提供假的訂購人身份信息。

    利用他人的海淘額度,讓不少本應全額繳稅的外貿貨物,矇混過關,享受起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稅收優惠。這樣的黑色產業鏈,一方面,是對我們每個人信息安全的嚴重威脅,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國家稅收的大量流失。

    2024-05-28 06:25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