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困局與減少斷貨
外貿 5
如何突破困局與減少斷貨
其一,對於銷量穩定的 SKU,在資金充裕時,年前備貨建議囤貨到 5 月份。因為年後工廠復工較晚,即使提前上班接單,但工人未完全到位,生產恢復正常至少需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等生產出來到 4 月份,海運過去保守估計 5 月進倉,這樣 3 至 5 月可能出現斷貨情況。
其二,採用多批次向不同倉庫發貨的方式,切勿將所有貨物一次性發往一個倉庫。注意避免整批貨一次性發到一個倉庫,若該票貨恰好遇上海關檢驗、堵在港口等遲遲不能進倉,進倉後又一直未接收,此時重新備貨已來不及,會陷入兩難境地,只能眼睜睜看着斷貨。正確做法是分幾個計劃發貨,並選擇不同倉庫,分散風險。
其三,慎重選擇渠道。目前來看,以星快船和美森快船時效相對穩定,大概 30 至 40 天基本能進倉,但普通船就很難說,存在甩櫃、到港日期一再推遲、在碼頭難以靠岸等情況,整體時效比預期慢一個多月也不足為奇。
其四,謹慎選擇貨代。有些貨代價格雖低,但時效不穩定,極端情況下比預期貨期拖延一兩個月,導致斷貨,不僅佔用資金還佔用發貨額度,若碰上平台限制發貨,更是雪上加霜,進退維谷,無法新建發貨計劃,舊的又遲遲未到。
其五,若 FBA 斷貨,可採用自發貨銜接。雖然轉化率低於 FBA,但只要產品好、需求大,仍會有一定銷量。特別是多數倉庫都存在接收慢的情況,即便補發快遞,至少也要 10 天才能到貨。
面對時效長、港口堵塞、接收久、上架慢的狀況,只有提前做好準備,優化庫存管理,篩選優質貨代,通過多批次補給來降低風險。
2024-12-15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