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稅制改革4月8,對跨境電商行業有什麼影響

小星 外貿 4

跨境電商稅制改革4月8,對跨境電商行業有什麼影響

回復

共1條回復 我來回復
  • 跨境外貿通的頭像
    跨境外貿通
    各類外貿跨境電商知識和技巧
    評論

     那麼,此次新政對於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呢?
    跨境電商將向規模化邁進 衝擊一般貿易趨勢仍不可逆
    首先,分析新政最大的變化就是取消了按照行郵稅徵收的50元以下免稅額度,這讓行業目前主流通過保稅區清關的模式在稅收上的優勢不再具備。
    過去,跨境電商試點的幾年,幾大試點的保稅區在政策執行層面雖各有不同,但共性都是通過行郵稅的方式對跨境電商進行徵稅,這是當時稅制不完善下的臨時之舉。但是,經過幾年的試點,發現行郵稅50元以下的免稅額度導致這種清關模式下跨境電商的繳稅率過低,甚至出現鑽免稅額度的漏洞的現象。此次稅率的調整顯然是希望促進跨境行業的長期發展。
    但長期而言,跨境電商衝擊一般貿易進口的趨勢將不可逆轉,新政只會加速行業的成熟。因為對跨境電商而言,真正的優勢並不在於稅收,而在於縮短了原有一般貿易進口的鏈條,加快了流通的效率,使得流通成本和時間都大大降低。
    保稅備貨模式短期面臨衝擊行業迎來3—6個月的調整期
    跨境電商行業目前比較主流方式為:保稅模式和直郵模式。
    通常來說,自營類、垂直類或品類不夠全的跨境電商更多依賴於保稅備貨模式。此次行郵稅的調整,對於依賴保稅的跨境電商短期內影響比較明顯。這種模式下,低客單價爆款規模化運作的模式會在短期面臨價格上漲壓力。而其用戶群又是對價格比較敏感的客群。
    從行業競爭的層面,完全依賴於保稅備貨模式的電商會面臨一定的挑戰和考驗期,商品補貼、促銷模式及選品機制可能需要進行3-6個月的升級和迭代,進行供應鏈體系的重新梳理。無法及時作出調整的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成長壓力,過於依賴資本的也可能會被淘汰。
    而被這一政策在短期內對跨境電商行業造成的影響,一位從業者告訴品途商業評論:“海外直郵模式,很多平台我們看到的價格就是最終的價格,含了郵費和稅費的;而那種純粹做保稅模式的,商品更多是爆款,這些拼的就是價格,新政會讓這部分面臨價格上漲壓力,你要不要把這部分錢加上去,加上去,消費者對價格很敏感,不加的話,就要自己做補貼,這中間需要一個過渡,長期來看對行業規範化發展還是利好的。”
    所以,整體來說,在中國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海外產品在價格差、品質和多樣性上的優勢還將長期存在。跨境電商在商品上的優勢(價格和品質)都是國內消費者繼續追逐的,因此整個市場不會受到影響,且將長期健康發展。
    行業監管成熟競爭門檻降低 長期利好中小電商
    另一方面,政策的明朗化後帶來的就是監管體系的成熟。一定程度上說,行業的競爭和門檻沒有以前高,有利於整個行業的充分競爭。未來保稅倉和保稅物流不再是少數大型電商平台獨佔的優勢,更多的口岸、具備監管條件的監管區都可以開展保稅進口業務,這對各中小電商而言長期利好。而保稅分銷等模式都有可能得以實現。
    最大懸念:如何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快郵件體系的監管如何加強?
    如果要說此次新政最大的懸念和拷問,那就是政府既然開始提高稅率,如何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已經有觀點認為此次新政可能有利於水貨渠道,但這種擔憂想必早在政府範圍內。
    我們可以合理地猜想,各大走私及水貨口岸在短期內會有面臨政府高壓式的封堵,相信政府必將嚴厲打擊走私水貨通路。規範化口岸將有利於長期滿足中國消費升級的需求。
    曾碧波認為,“相對而言,新政對直郵體系的影響比較小,直郵模式這次會受益部分,諸多庫存深度淺、動銷率不確定的產品將更適用直郵體系,但直郵的碎片化組織模式難度巨大,不管稅制如何調整,直郵物流和供應鏈組織上的全鏈條整合能力短期很難打造。以後對各大電商平台而言,如何在供應鏈的組織上平衡各種備貨模式將是一大考驗,這可能將促進行業新的模式和格局的誕生。”

    2024-07-19 12:21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