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前景趨勢分析
電子商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前景趨勢分析
1、企業移動端加速,促進電子商務規模擴大
近年來,我國政府繼續出台財政政策加快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國內外環境均利好我國企業間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在網購市場中,企業加大移動端布局,移動購物發展迅速,成為拉動網購市場發展重要力量,進而推動電子商務整體市場增長。
2011-2018年間,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持續增長,穩居全球網絡零售市場首位,跨境電子商務再上新台階,與全球電子商務市場聯動發展態勢愈加明顯。《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為31.6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30.61萬億元,增長14.5%;合約類電商交易額1.02萬億元,下降51.3%。
2011-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3年交易額增速為28.2%)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1-2018年中國網上零售額交易規模逐年上升。近年,中國移動端電子商務市場增長速度有所放緩,2018年中國網上零售額為9.01萬億元,同比增長23.9%。
中國移動端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原因有三個:一是電商企業紛紛發動移動端,相關產品不斷推出,並且推出促銷活動。二是手機用戶數量和用手機上網用戶數量攀升、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普及、上網速度、無線寬帶、資費下調等外部條件也促進了移動端網購的發展。三是移動改變了人民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移動購物屬於新興事物,吸引部分網購用戶到移動端。
2011-2018年中國網上零售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電商發展區域集中度下降,東部地區仍占較大比例
電子商務發展指數旨在從發展規模、成長潛力、應用滲透、支撐環境四個方面全面考察各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不僅關注電子商務既有的發展規模,同樣重視各省電子商務的發展潛力、對傳統經濟的影響程度以及基礎設施的保障能力。
2018年全國省級行政區域電子商務發展指數測評結果,廣東、浙江、北京、上海、江蘇五省市仍保持領先優勢,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先導梯隊。山東、福建、四川三個省份電子商務優勢逐漸形成,屬於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第二梯隊。黑龍江、廣西、新疆、甘肅四省區電子商務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潛力梯隊。其餘省份的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處於中等位置,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中堅力量。
滲透指數主要考察網絡零售額、電子商務活動企業數等對傳統經濟的滲透水平,並同時考察了各省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的相應情況。浙江、廣東、福建、北京、上海滲透指數位居前五位。其中,福建為首次進入前五省份。此外,河北、山東、天津、江西、河南五地名次上升較快,說明這些省份電子商務對傳統經濟的影響逐漸加深。
支撐指數反映各省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環境因素,主要考察各省在電子商務相關的物流設施、人力資本及技術環境等方面的建設情況。支撐指數排名靠前的省市包括:廣東、北京、浙江、上海、福建、江蘇等,與電子商務綜合指數排名靠前的省份基本一致。
從區域分布看,電商東強西弱格局依然沒有大的改變,但區域集中度有所下降。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網絡零售額佔全國比重分別為83.1%、9.0%、6.4%和1.5%。其中東部地區佔比較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其它區域佔比均有所提升。
2018年中國網上零售額區域分布佔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分省份看,廣東、浙江、北京、上海和江蘇網絡零售額排名前5,合計佔全國網絡零售額比重為72.3%;交易額前十位省份佔比為85.7%。
2018年中國各省市網上零售額TOP10佔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社交電商興起,營銷方式快速革新
社交電子商務,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新的衍生模式。它藉助社交網站、SNS、微博、社交媒介、網絡媒介的傳播途徑,通過社交互動、用戶自生內容等手段來輔助商品的購買和銷售行為。並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它喚起的兩大數字化趨勢,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的融合。
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步入穩步發展期,2020年繼續高速發展,預計社交電商營銷規模達到電子商務零售總額30%以上。
2018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9萬億,社交電商市場規模12624.7億,占整個網絡零售交易規模14%。預計2019年社交電商佔比網絡零售規模超過20%,2020年超過30%,社交電商已成為電子商務不可忽視的規模化、高增長的細分市場。
2016-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及佔網絡零售規模比重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社交電商的發展現狀呈現四大特點:人數眾多、交易額大、創新不斷以及明顯企業眾多,各種商業模式湧現,中國全民社交電商的時代已經到來。
中國社交電商的發展現狀四大特點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社交電商的高速發展主要有以下原因:低端和低價市場帶來的空白需求,主打優質產品和低價產品的消費兩極化,以及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創業機會。具體表現為:
中國社交電商的高速發展主要原因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電商產業持續發展,社交電商帶來電子商務領域趨勢性發展
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受互聯網用戶人數、域名數、電子商務企業數、用戶網購習慣及在互聯網用戶中的滲透率的影響。互聯網資源及企業的電子商務渠道建設也會影響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提高電子商務行業的豐富程度。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商品品類將進入電子商務的交易範圍,推動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
我國信息化建設開展的時間相對國外相對較晚,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進行指導。雖然近年來,我國在網絡基礎資源方面投入不斷增加,互聯網資源增長迅速,但是相對於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我國的互聯網普及仍處於較低水平,不能給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政府應積極支持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政府在信息化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並對資金投入進行合理的引導,加快建設高速信息傳輸骨幹網絡與寬帶互聯網建設,提高上網速度,降低上網成本。要進一步加強電子信息化硬件和軟件的引入與開發,縮短與互聯網發達國家的距離。
截止到2018年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31.63萬億,同比增長8.5%。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電子商務注入了一股新的推動力,前瞻預計到2019年我國電子商務的交易規模有望達到35.7萬億元;未來電子商務行業成交規模的增速將不斷下降,有所放緩。前瞻預計到2025年,我國電子商務的成交規模有望突破60萬億元。
2019-2025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預測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社交電商順勢而為,抓住發展機會,呈現以下發展趨勢:互聯網技術不斷深化(技術趨勢);互聯網流量向社交聚集(流量趨勢);長尾模式在電商體現(商業模式趨勢)以及國家政策鼓勵靈活就業(社會組織形態趨勢)。
中國社交電商趨勢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
2024-06-04 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