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為什麼願意用20億美金把考拉賣給阿里?
網易為什麼願意用20億美金把考拉賣給阿里?
網易考拉的816大促還在持續,開屏頁上的小考拉坐在熱氣球上,向下面的摩登都市撒着錢,商場里滿298減200等各種福利不斷,“瘋搶進行中”的活動刺激着人們的購買慾,一派消費時代的繁榮景象。
但這景象沒能激起考拉員工的熱情,有員工吃了飯,在電梯里,看到的都是黑壓壓的考拉文化衫,大家都在討論收購。去趟洗手間,一路遇到的人在討論着投簡歷,劃分級別,所有人都人心惶惶。8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阿里巴巴確認以20億美金收購網易考拉,細節仍處於談判之中。對於這一消息,阿里巴巴和網易依然不予置評,考拉的員工,周末也依然要繼續加班。
早在2017年,考拉就被爆出正在籌謀融資事宜,希望通過併購的方式分拆出去,獨立上市。去年,考拉被爆尋求與亞馬遜中國的海淘業務進行合併,有分析認為這其實是想將考拉分拆出去融資,網易CFO楊昭烜也曾表示:“在適當的時候,會考慮引入外部戰略股東”。獨立上市之路受阻,這隻撒錢的考拉,終於要被網易賣出去了。
2016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丁磊立下壯志豪言:希望未來三到五年,網易考拉海購可以達到500億到1000億規模,在電商戰場再造一個網易。當時讓丁磊感覺興奮的,是跨境電商這條新賽道。2014年,海關總署發布了被稱為“56號”和“57號”的文件出台,逐步明確對跨境電商的監管,通過跨境電商渠道購買的商品只需繳納行郵稅,而免去了普通進口貿易中的關稅、增值稅、消費稅。
丁磊想抓住政策的紅利,他拉來張蕾商量,兩人迅速拍板,“從決策到調研,整個過程就一周時間”。帶着一支電商衝鋒隊,張蕾一周就跑完了保稅倉,三個月後產品就開始了內測。
當時《財經天下》記者挑戰丁磊:“網易的優勢在什麼地方?網易不是一個有電商經驗的公司”時,丁磊反問:“你覺得誰有電商經驗?” 記者回答“阿里、京東”,丁磊反擊,他們(阿里和京東)有“電”的基因,不一定有“商”的基因,電商的核心是“商”不是“電”。“商”的基因非常重要,幫助用戶找到適合的產品就是“商”的基因。
丁磊認為,網易在電商這個廝殺激烈的行業里,他的法寶就是“工匠精神”。他解釋道:“我們的產品有一個共性,不管是新聞客戶端、有道詞典、音樂、閱讀,我們都是精益求精。這些是信息服務產品。而考拉海購是一個電商產品,也要求精益求精。”
2024-05-29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