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及历史
DB9母头是一种串口连接器,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通常用于数据传输。其名称中的“DB”代表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而“9”则代表该串口连接器具有九个引脚。这种连接器最早是由Cannon电器公司于1952年研发并应用到军事通信设备中的。
DB9产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中,常见的串口就是DB9连接器。在台式计算机中,串口现已被逐步淘汰,但在一些特定领域(如工业、医学)和设备(如控制器、PLC、自动化设备)中,仍然广泛应用。
二、引脚定义
DB9母头具有9个引脚,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为:
1. Data Carrier Detect (DCD)数据载波侦测 2. Receive Data (RD)接收数据 3. Transmit Data (TD)传送数据 4. Data Terminal Ready (DTR)数据终端就绪 5. Signal Ground (SGN)信号地线 6. Data Set Ready (DSR)数据集就绪 7. Request to Send (RTS)请求发送 8. Clear to Send (CTS)清除发送 9. Ring Indicator (RI)振铃指示
三、引脚详解
1. Data Carrier Detect (DCD)
DCD引脚用于检测远程设备是否处于活动状态。如果检测到数据载波,则该引脚将处于高电平状态。
下面是使用Python的PySerial库创建串口连接并获取DCD状态的示例代码:
import serial ser = serial.Serial('COM1', 9600, timeout=1) dcd = ser.getCD() print("DCD状态:", dcd)
2. Receive Data (RD)
RD引脚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来的数据,每一个字节都由8位二进制数表示。
下面是使用PySerial库读取接收数据的示例代码:
import serial ser = serial.Serial('COM1', 9600, timeout=1) while True: data = ser.read() # 读取一个字节 print(data)
3. Transmit Data (TD)
TD引脚用于从计算机向外部设备传送数据,每个字节都由8位二进制数表示。传送的数据可以是ASCII码、二进制数据、控制字符等。
下面是使用PySerial库发送数据的示例代码:
import serial ser = serial.Serial('COM1', 9600, timeout=1) ser.write(b'Hello World!') # 发送字符串数据
4. Data Terminal Ready (DTR)
DTR引脚用于告知远程设备计算机处于就绪状态,当计算机处于就绪状态时,DTR引脚会被置为高电平。一些外部设备需要DTR引脚处于高电平状态才能正常工作。
下面是使用PySerial库设置DTR引脚状态的示例代码:
import serial ser = serial.Serial('COM1', 9600, timeout=1) ser.setDTR(True) # 将DTR引脚置为高电平
5. Signal Ground (SGN)
SGN引脚连接于信号地线,用于传输数据时作为信号的参考地。
6. Data Set Ready (DSR)
DSR引脚用于通知计算机外部设备处于就绪状态,当外部设备处于就绪状态时,DSR引脚会被置为高电平。
7. Request to Send (RTS)
RTS引脚用于通知外部设备计算机欲发送数据。当计算机准备发送数据时,RTS引脚会被置为高电平。
8. Clear to Send (CTS)
CTS引脚用于通知计算机外部设备已经就绪,计算机可以发送数据。当外部设备就绪后,CTS引脚会被置为高电平。
9. Ring Indicator (RI)
RI引脚连接于电话线路上,用于通知计算机电话线路上振铃的状态。当电话线路上有来电时,RI引脚会被置为高电平。
四、总结
DB9母头引脚定义及其应用,
从定义和历史、引脚定义、引脚详解三个方面阐述了DB9母头的基础知识和常见操作,并给出了相关的代码示例。希望本文章的内容能够对读者理解DB9母头有所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UVOR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35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