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SCII码介绍
ASCII码就是(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一种基于拉丁字母的字符编码系统,用于电子通信。它是现今最通用的字符编码之一。
ASCII码表示的字符包括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控制字符等。
ASCII码规定用7位二进制数(即0、1组成的数列)来表示所有的字符,共128个。因此,ASCII码一共可以表示128个字符,其中包括95个可打印字符和33个不可打印字符。
二、ASCII码原理
ASCII码的原理是通过把字符编码和字符表现形式一一对应。
例如:字符 ‘A’ 的ASCII码是65,对应的二进制码是 01000001。在计算机运算的时候就直接将 01000001 作为字符 ‘A’ 进行运算。
ASCII码可以直接进行转换,例如将字符 ‘B’ 转换成小写后的字符 ‘b’,只需要将其对应的ASCII码减去 32 即可,转换后的ASCII码是98,对应的字符为 ‘b’。
三、ASCII码应用
ASCII码在计算机领域广泛应用,常见应用如下:
1.传输密码:密码在传输过程中都是使用ASCII码进行传输,以实现密码无泄漏。
2.文件传输:计算机存储的文件都是以ASCII码的形式进行存放,方便文件的格式化存储。
3.通讯协议:ASCII码定义了许多数据通讯协议中字符传输的标准,使各种计算机都能兼容使用,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四、使用Python展示ASCII码
# 输出ASCII码表 for i in range(128): print(i, chr(i))
Python代码会输出0~127对应的ASCII码及字符,如下所示:
0
1 ☺
2 ☻
3 ♥
4 ♦
……
后续的ASCII码的展示和操作可以使用Python语言进行实现。
五、总结
ASCII码是计算机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字符编码系统,它将字符编码和字符表现形式一一对应,并通过可转换的方式提高了自身的可用性。在实际开发中,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使用,可以更好地提高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效率。
原创文章,作者:INRR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33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