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BF网络概述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网络)是一种前馈式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过程逼近给定函数或实例。与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不同,RBF网络使用径向基函数作为激活函数,通常具有较快的学习速度和可接受的泛化性能。RBF网络由三层组成:输入层、径向基函数层和输出层。
二、RBF网络原理
1、输入层:输入层负责接收外部输入,并将数据形成向量。每个输入变量与输入层中的一个神经元相连,输入层不需要进行加权或激活操作,只需要将输入类型转换为可识别的数据形式。
#示例1 生成输入层
def input_layer(input_dim):
input_layer = Input(shape=(input_dim,))
return input_layer
2、径向基函数层:径向基函数层根据输入数据和网络参数生成高斯函数。由于径向基函数的自适应性,在确定网络参数后,它可以很好地代表数据的非线性特征。径向基函数层的每个神经元代表高斯函数,通常使用欧几里德距离度量数据相似性。
#示例2 生成径向基函数层
def RBF_layer(train_x, centers, betas):
D = np.sqrt(
np.sum(
np.power(
np.subtract(train_x, np.expand_dims(centers, axis=1)),
2
),
axis=2
)
)
PHI = np.exp(-betas * np.power(D, 2))
return PHI
3、输出层:输出层一个神经元的值表示整个网络的输出结果。输出值的计算公式通常是输入值与权重的内积,然后再加上阈值偏移。这个过程类似于逻辑回归模型。
#示例3 生成输出层
def output_layer(output_dim):
output_layer = Dense(
units=output_dim,
activation=None
)
return output_layer
三、RBF网络训练
1、初始化参数:输入层、径向基函数层和输出层的参数需要被初始化。
#示例4 初始化RBF网络参数
def initialize_RBF(input_dim, output_dim, num_centers):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input_layer(input_dim))
centers = kmeans_initializer(train_x, num_centers)
betas = calculate_betas(centers)
model.add(
Lambda(
RBF_layer,
output_shape=(num_centers,),
arguments={'centers': centers, 'betas': betas}
)
)
model.add(output_layer(output_dim))
return model
2、确定每个节点的中心:K均值聚类算法可用于确定径向基函数层上神经元的位置。K均值聚类算法会把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并将每个簇的中心定义为径向基函数层的每个神经元。
#示例5 K均值聚类算法
def kmeans_initializer(X, num_centers):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num_centers).fit(X)
return kmeans.cluster_centers_
3、确定每个节点的方差:RBF网络需要使用“宽度”参数(即径向基函数的方差)来描述数据分布,通常使用训练数据的均方误差来确定高斯函数的方差值。
#示例6 计算径向基函数的方差
def calculate_betas(centers, X):
distances = np.sqrt(
((X - centers[:, np.newaxis])**2).sum(axis=2)
)
return np.mean(distances, axis=1)
4、反向传播算法:反向传播算法是用来更新网络权重和偏差的一种优化方法。它通过计算误差平方和,然后沿反向传播错误信息,不断地更新每一层神经元的权重和阈值偏移。
#示例7 RBF网络反向传播算法
def RBF_backpropagation(model, X, Y):
model.compile(loss='mean_squared_error', optimizer='adam')
model.fit(X, Y, epochs=100, batch_size=50, verbose=0)
return model
四、RBF网络应用
1、函数逼近:RBF网络可以用来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函数。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函数,只需要一个径向基函数层即可逼近;对于更加复杂的函数,需要多层RBF网络。
2、分类:RBF网络也可以用于分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输出层的值通常表示类概率。与使用逻辑回归不同,RBF网络的训练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数据集。
五、总结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RBF网络的原理、训练方法和应用。RBF网络在实现函数逼近和分类问题时表现优异,可以取代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但是,在将RBF网络应用于实际问题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训练模型和调整超参数。
原创文章,作者:LMPT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332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