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en函数概述
len()是Python中的一个内置函数,用于返回对象(字符串、元素和列表等)的长度,即元素的个数。该函数返回的是一个整数。该函数的语法格式如下:
len(object)
其中,object是要计算长度的对象,比如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等。如果object是空的话,返回0。
举例说明:
s = "Hello World" print(len(s)) # 输出结果: 11 arr = [1, 2, 3, 4, 5] print(len(arr)) # 输出结果: 5
二、len函数在字符串中的使用
len()函数在字符串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当我们需要获取一个字符串的长度,或者判断一个字符串中是否包含某些字符时,就可以使用len()函数。
下面给出len()函数在字符串中的几个应用场景。
1、获取字符串长度
s = "Hello World" print(len(s)) # 输出结果: 11
2、判断字符串是否为空
str1 = "" if len(str1) == 0: print("str1是空字符串") else: print("str1不是空字符串") str2 = "Hello World" if len(str2) == 0: print("str2是空字符串") else: print("str2不是空字符串")
3、判断字符串是否包含某一字符或字符串
s = "Hello World" if "e" in s: print("字符串包含'e'") else: print("字符串不包含'e'")
三、len函数在列表中的使用
类似于字符串,len()函数在列表中也非常实用。当我们需要获取一个列表的长度,或者判断一个列表中是否包含某个元素时,就可以使用len()函数。
下面给出len()函数在列表中的几个应用场景。
1、获取列表的长度
arr = [1, 2, 3, 4, 5] print(len(arr)) # 输出结果: 5
2、判断列表是否为空
arr1 = [] if len(arr1) == 0: print("arr1是空列表") else: print("arr1不是空列表") arr2 = [1, 2, 3, 4, 5] if len(arr2) == 0: print("arr2是空列表") else: print("arr2不是空列表")
3、判断列表中是否包含某一元素
arr = [1, 2, 3, 4, 5] if 3 in arr: print("列表包含3这个元素") else: print("列表不包含3这个元素")
四、len函数在元组、字典中的使用
与字符串、列表类似,元组、字典也可以使用len()函数获取其长度。
下面给出这两种数据类型中len()函数的应用场景。
1、获取元组的长度
t = (1, 2, 3, 4, 5) print(len(t)) # 输出结果: 5
2、获取字典的长度
dict1 = { "key1": 1, "key2": 2, "key3": 3 } print(len(dict1)) # 输出结果: 3
五、总结
len()作为Python中常用的内置函数之一,可以方便地获取一个字符串、元素、列表、元组、字典等对象的长度。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灵活地应用该函数,用于判断、筛选、组合、输出等多种操作。
最后,给出一些练习题,大家可以自行完成掌握:
1、获取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等不同对象的长度。
2、判断列表、元组、字典是否为空,或者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3、使用len()函数计算一个字符串中某个字符或某个子串出现的次数。
原创文章,作者:小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31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