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String作为数据类型来存储字符串。然而,String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和其他基本数据类型有所不同。例如,int类型在内存中只存在一份,而String类型的每个实例在内存中都有一个副本。
当我们需要比较字符串时,通常使用equals方法进行比较,但这种方式复杂度为O(n),如果对于同一个字符串频繁比较,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而String类提供了一个intern()方法,可以将字符串添加到字符串常量池中,以便重复使用同一个字符串实例,以提高程序性能。
一、String.intern()方法的基本用法
String.intern()方法是一个Native方法,用于将字符串添加到字符串常量池中。如果字符串池已经包含一个等于此String对象的字符串,则返回代表池中这个字符串的String对象。否则,将此String对象添加到字符串池中,并且返回此String对象的引用。
下面是关于intern()方法的基本示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1 = "Hello"; String str2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tr3 = str2.intern();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2);//false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3);//true } }
在此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String类型的两个实例str1和str2。尽管它们都包含相同的字符序列(“Hello”),但它们在内存中却有不同的地址。然后,我们使用str2的intern()方法将其添加到字符串常量池中,并将返回的字符串引用赋给str3。最后,我们比较str1和str2以及str1和str3的引用是否相同。第一次比较返回false,因为str1和str2引用不同的对象。第二次比较返回true,因为str1和str3引用相同的对象。
二、在字符串大量使用时使用String.intern()
在字符串大量使用时,使用String.intern()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性能。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内存集合(如ArrayList或HashMap),其中包含大量的字符串,那么使用intern()可以降低内存使用率并提高查询性能。
下面是一个使用String.intern()优化查询性能的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String str = "Hello" + i; list.add(str.intern()); } long start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list.contains("Hello" + i); } long end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Contains Time: " + (end1 - start1) + "ms"); long start2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list.contains(("Hello" + i).intern()); } long end2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Intern Time: " + (end2 - start2) + "ms"); } }
在此示例中,我们首先使用循环向一个ArrayList中添加包含“Hello”和数字的字符串,并使用intern()方法将它们添加到字符串池中。然后分别测试使用contains()方法查询常规字符串和使用intern()方法查询的性能。对于包含100000个字符串的集合,使用intern()方法查询的时间大约是普通查询时间的5倍。
三、使用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时要小心
如果我们在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中使用toString()方法来获取字符串,并且使用intern()方法来将其添加到字符串池中,那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Hello"); String str1 = sb.toString(); String str2 = str1.intern();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2);//false StringBuffer sb2 = new StringBuffer("Hello"); String str3 = sb2.toString(); String str4 = str3.intern(); System.out.println(str3 == str4);//false } }
在此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实例,然后将它们转换为字符串,并使用intern()方法将其添加到字符串池中。然而,这里我们使用了toString()方法获取字符串,由于toString()方法返回的不是原始字符串对象,因此intern()方法返回的也不是字符串常量池中的对象。因此,与预期不同,比较两个字符串将返回false。
四、避免内存泄漏
由于String.intern()方法是在字符串池中维护对对象的引用,因此可能会存在内存泄漏的风险。例如,如果应用程序在循环中创建大量的字符串并使用intern()方法来添加到字符串池中,那么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风险。因为这些字符串可能永远不会被垃圾收集器回收,即使它们不再需要。
要避免内存泄漏,我们可以使用WeakHashMap来代替字符串池。WeakHashMap是一种使用弱引用(weak reference)实现的Map。如果某个键没有被强引用(strong reference)持有,则在下一次垃圾回收时,它将被从Map中自动删除。
下面是一个使用WeakHashMap代替字符串池来避免内存泄漏的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static final WeakHashMap map = new WeakHashMap(); public static String intern(String str) { String result = map.get(str); if (result == null) { result = new String(str); map.put(str, result); } return result; } }
在此示例中,我们使用了一个WeakHashMap来存储字符串实例。如果一个字符串已经存在于WeakHashMap中,则直接返回它的引用。否则,我们创建一个新的String对象,将其存储在WeakHashMap中,并返回其引用。由于WeakHashMap是使用弱引用来实现的,因此当字符串不再需要时,垃圾收集器将自动从Map中删除它。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泄漏内存的情况下使用intern()方法。
原创文章,作者:小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30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