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在Java的数据访问中,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是常用的数据源选择器之一。这个类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了一个可以动态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创建多个数据源并且维护一个路由规则,然后在需要使用不同数据源的时候动态切换数据源。
这篇文章将从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开发技巧来进行详细的解析。
二、怎么使用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是一个抽象类,它提供了一些默认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继承这个类,并根据自己的业务进行一些实现。以下是实现的详细步骤:
1.继承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类。
public class MyRoutingDataSource extends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
@Override
protected Object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 {
return DataSourceContextHolder.getDataSourceKey();
}
}
2.在Spring配置文件中配置数据源和路由策略。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两个数据源(dataSource1和dataSource2),并将其建立了一个映射规则。然后我们实现了自己的路由策略(MyRoutingDataSource),其中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方法用于返回当前数据源的key值。
3.在代码中使用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MyRoutingDataSource dataSource;
public void setUserDao(UserDao userDao) {
this.userDao = userDao;
}
public void save(User user) {
dataSource.setDataSourceKey(user.getDbName());
userDao.save(user);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在保存用户信息的时候,动态切换数据源。通过setDataSourceKey()方法设置数据源的key值,然后在保存用户信息之前,我们可以选择封装一个事务,这样就可以保证数据源的切换和用户信息的保存是在同一个事务里面的。
三、注意事项
在使用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实现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方法时,返回的key值必须与配置文件中的key值对应。
2.如果使用了连接池,在更换数据源的时候,可能需要清除连接池中的一些缓存。
3.在进行数据源切换时,尽量不要把数据源的key值硬编码到程序中,这样做会影响程序的可维护性。
四、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原理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实现原理比较简单,它主要是通过维护一个Map来实现动态切换数据源的。继承了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类都必须实现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方法,这个方法用于返回当前线程需要使用的数据源的key值。在DataSource的getConnection()方法中,会根据这个key值来获取对应的数据源。下面是DataSource的getConnection()方法的简化代码:
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
DataSource dataSource = 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
Connection connection = dataSource.getConnection();
return connection;
}
在Spring初始化的时候会调用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afterPropertiesSet()方法,这个方法会创建维护数据源和对应key值的Map。在数据源切换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调用setDataSourceKey()方法,然后将key值设置为当前需要使用的数据源对应的key值,然后就可以通过getConnection()方法获取对应的连接,使用对应的数据源。同时,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还提供了setDefaultTargetDataSource()方法,这个方法可以设置默认数据源,也就是在key值无法映射到具体数据源的时候,会使用默认数据源。
五、一些开发技巧
在使用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时,我们可以结合AOP技术来进行动态切换数据源。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Aspec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DataSourceAspect {
@Before("execution(* com.example.service.UserService.*(..)) && args(user)")
public void setDataSource(User user) {
DataSourceContextHolder.setDataSourceKey(user.getDbName());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AOP来进行拦截。在UserService对应的方法执行之前,会调用setDataSource()方法,这个方法会通过AOP获取到用户信息,并将其添加到当前线程上下文中。在数据源请求的时候,我们通过继承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并实现了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方法,并使用DataSourceContextHolder.getDataSourceKey()方法获取到当前线程上下文中保存的数据源的key值,然后进行切换数据源的操作。这个方法的好处是我们不需要在业务逻辑中去进行切换数据源的操作,而是交给AOP来处理,这样就相对于减少了系统的复杂度和侵入性。
六、总结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为Java的数据访问提供了一个动态切换数据源的便捷方法。它的实现原理简单明了,通过维护一个Map来实现动态切换数据源的。在使用它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返回key值与配置文件中的key值是否对应、连接池中的一些缓存是否需要清除、数据源切换时key值尽量不要硬编码等问题。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AOP技术来进行动态切换数据源,从而减少系统的复杂度。
原创文章,作者:小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28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