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function.prototype
在JavaScript中,每个函数都有一个属性叫做prototype,这个属性本质上是一个对象,在定义函数时自动创建。函数的prototype属性指向的是一个空对象(即Object对象的实例),这个空对象通常被称为“原型对象”。
当我们定义一个函数后,JavaScript会按照特定的规则自动为这个函数创建一个prototype对象,并将其赋值给该函数的prototype属性。也就是说,所有该函数产生的实例,都可以继承该prototype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举个例子:
function Person() {}
Person.prototype.name = "Jack";
Person.prototype.sayName = function() { console.log(this.name);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
person1.sayName(); // Jack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空函数Person,然后为Person的prototype属性添加了name和sayName两个属性。接着通过new关键字创建了一个person1的实例。因为person1没有name属性,所以访问person1.sayName()时,this.name取的就是person1的原型对象Person.prototype的name属性。
二、原型链
在JavaScript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象的__proto__属性访问其构造函数的原型对象,在原型对象中可以继续访问到最顶层的Object原型对象。这样的一系列原型对象就构成了“原型链”,如下图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访问一个对象的某个属性或方法,首先会在该对象的实例中查找,如果没有找到,则会沿着原型链往上查找,直到最顶层的Object原型对象为止,如果还没有找到,则返回undefined。
三、构造函数、实例和原型
在JavaScript中,通过构造函数来创建对象实例是很常见的做法,但是如果我们直接在原型对象上添加属性或方法,有可能会出现共享的问题。例如:
function Person() {}
Person.prototype.friends = ["Alice", "Bob"];
var person1 = new Person();
var person2 = new Person();
person1.friends.push("Cindy");
console.log(person1.friends); // ["Alice", "Bob", "Cindy"]
console.log(person2.friends); // ["Alice", "Bob", "Cindy"]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空函数Person,然后为Person的prototype属性添加了friends属性。接着通过new关键字创建了person1和person2两个实例。然而,person1和person2共享了Person.prototype中的friends这个数组,导致person1操作friends数组后,person2也受到了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在构造函数中定义实例属性,实例属性在创建对象时会被赋值为新的数组,从而避免了实例之间的共享问题:
function Person() {
this.friends = ["Alice", "Bob"];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
var person2 = new Person();
person1.friends.push("Cindy");
console.log(person1.friends); // ["Alice", "Bob", "Cindy"]
console.log(person2.friends); // ["Alice", "Bob"]
除了在构造函数中定义属性外,我们还可以在原型对象上定义“引用类型”(如数组、对象等)的属性,从而避免了实例之间的共享问题。
四、通过原型继承
在JavaScript中,由于函数和对象的本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让一个函数“继承”另一个函数的prototype对象,从而在原型链上实现“继承”的效果。例如:
function Animal() {}
Animal.prototype.species = "动物";
function Cat(name) {
this.name = name;
}
Cat.prototype = new Animal();
Cat.prototype.constructor = Cat;
var cat1 = new Cat("小黑");
console.log(cat1.species); // 动物
上述代码中,定义了一个空函数Animal,并在其prototype对象上定义了一个species属性。接着,定义了一个构造函数Cat,并将其prototype属性指向了一个Animal的实例。即使Cat本身没有定义species属性,但是在它的原型链上找得到,所以可以输出“动物”。
五、使用Object.create()创建对象
除了使用构造函数来创建对象外,还可以使用Object.create()方法来创建新的对象,并将其原型对象指定为另一个对象。例如:
var Animal = {
species: "动物"
};
var Cat = Object.create(Animal);
Cat.name = "小黑";
console.log(Cat.species); // 动物
上述代码中,首先定义了一个Animal对象,然后使用Object.create()方法创建了一个新的Cat对象,并将其原型对象指定为Animal。因此,Cat对象可以访问到Animal对象中的属性。
六、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function.prototype的作用、原型链、构造函数、实例和原型、通过原型实现继承以及使用Object.create()创建对象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JavaScript的特性,进行高效的开发。
原创文章,作者:小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270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