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中,global关键字可以用来在函数内部声明一个全局变量。当在函数内部使用global关键字声明一个变量时,Python编译器会认为该变量是全局变量,从而可以在该函数之外的任何地方对该变量进行访问和修改。
一、在函数内部定义全局变量
global_var = 10
def set_global_var():
global global_var
global_var = 15
set_global_var()
print(global_var) # 输出 15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在函数外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global_var,并将其初始化为10。接着我们在函数内部使用global关键字声明global_var为全局变量,并将其赋值为15。最终我们在函数外部访问该变量,输出结果为15。
需要注意的是,在普通的函数调用时,函数内部中对全局变量的修改并不会影响到函数外部对该变量的访问。而在以上例子中,我们使用了global关键字来声明该变量为全局变量,从而修改了全局变量的值。
二、避免使用全局变量
尽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全局变量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这样做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使用全局变量使得代码很难维护,也很难重用。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Python中使用全局变量。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一个计算每秒钟调用次数的Python程序:
counter = 0
def count_calls():
global counter
counter += 1
print("函数已经被调用了 {} 次".format(counter))
while True:
count_calls()
在该程序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counter,并将其初始化为0。接着我们定义一个函数count_calls(),用来增加counter的值,并打印出函数已经被调用的次数。
然而,当我们运行该程序时,会发现程序进入了死循环:
函数已经被调用了 1 次
函数已经被调用了 2 次
函数已经被调用了 3 次
函数已经被调用了 4 次
函数已经被调用了 5 次
...
这是因为我们在while循环中不断的调用count_calls()函数,而该函数中又使用了全局变量counter,从而导致了无限循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可以将count_calls()函数修改如下:
def count_calls(counter):
counter += 1
print("函数已经被调用了 {} 次".format(counter))
return counter
counter = 0
while True:
counter = count_calls(counter)
在该例子中,我们将原本的全局变量counter作为函数参数,每次调用count_calls()函数时,都传入该变量的当前值,并在函数内部对其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值作为返回值。这样做可以保持函数的独立性,避免了全局变量的污染。
三、在模块中使用全局变量
除了在函数内部使用global关键字来声明全局变量外,我们还可以在模块中直接定义全局变量。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在模块中定义一个全局变量,并在另一个文件中访问这个变量:
在module1.py文件中:
global_var = 10
在module2.py文件中:
import module1
print(module1.global_var) # 输出 10
module1.global_var = 15
print(module1.global_var) # 输出 15
在模块中定义全局变量与在函数内部使用global关键字来声明全局变量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块中的全局变量是可以被其他文件引用和修改的,因此需要小心谨慎地使用。
四、结语
在Python中,global关键字可以用来在函数内部声明一个全局变量。虽然全局变量可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解决问题,但是使用全局变量往往是不太推荐的良好编程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将变量作为函数参数或在模块中定义全局变量的方式来避免使用全局变量。
原创文章,作者:小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24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