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视频或音频传输到网络中的应用程序中,RTP/RTCP(实时协议与实时控制协议)是常用的数据传输协议。这些协议确保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实时性、顺序性和完整性。本文将展示如何在Live555中使用RTP/RTCP协议。
一、初始化
在使用RTP/RTCP之前,应该先将RTPSession类初始化,并建立一个与服务器的连接。
#include "liveMedia.hh" #include "BasicUsageEnvironment.hh" ... UsageEnvironment* env; TaskScheduler* scheduler; ... //建立连接 NetAddressList addresses(*env, serverAddress); RTPSession session; ... if (... !session.lookupByName(..., addresses).... ) { env->taskScheduler().doEventLoop(); exit(1); }
以上代码片段中,serverAddress是存放IP地址的字符串变量。地址可以是IPv4或IPv6地址。
二、配置RTPSession
在连接服务器后,接下来需要配置RTPSession实例。主要的配置包括设置发送和接收的端口号、设置SSRC(同步信源标识符)、设置RTP顺序号等。
//设置rtp/rtcp发送和接收端口 session.addDestination(remoteAddress, remoteRTPPort, remoteRTCPPort); session.addDestination(remoteAddress2, remoteRTPPort2, remoteRTCPPort2); session.addDestination(remoteAddress3, remoteRTPPort3, remoteRTCPPort3); ... //设置SSRC session.setSsrc(ssrc); ... //设置RTP顺序号 session.setStartTimestamp(rand());
以上代码片段中,remoteAddress、remoteAddress2、remoteAddress3是服务器的IP地址(字符串类型),而remoteRTPPort、remoteRTCPPort、remoteRTPPort2、remoteRTCPPort2以及remoteRTPPort3、remoteRTCPPort3是服务器分配给客户端的RTP/RTCP端口。而ssrc是一个随机生成的标识符。
三、发送视频数据
现在,可以开始向服务器发送视频数据。
unsigned char* videoFrameData; unsigned videoFrameSize; ... //发送视频数据 session.sendPacket(videoFrameData, videoFrameSize);
以上代码片段中,videoFrameData是指向视频数据缓冲区的指针,而videoFrameSize是数据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四、接收视频数据
另一端可以从网络中接收视频数据,并将数据写入内存缓冲区中。
unsigned char* buffer; unsigned bufferSize = 0; ... //接收视频数据 session.getIncomingPacketHandler()(buffer, bufferSize);
以上代码片段中,getIncomingPacketHandler()函数会返回一个指向函数的指针。此函数会在接收到网络中的数据包时自动调用,它将参数传入其内部以进行数据处理。
五、发送RTCP
通过RTCP,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汇报数据传输状况。
//构建RTCP报文 RTCPPacket* rtcpPacket = new RTCPPacket(); rtcpPacket->... ... //发送RTCP报文 session.sendPacket(rtcpPacket->data(), rtcpPacket->size());
以上代码片段中,调用RTCPPacket类的构造函数可以构建一个RTCP报文。然后,调用sendPacket()函数将报文发送到服务器。
六、结论
通过本文所提供的示例代码,您可以在Live555中使用RTP/RTCP协议,实现视频或音频数据的传输。我们强烈建议您在实际应用中仔细测试和调试代码,以确保数据以高质量和准确性发送和接收。
原创文章,作者:小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24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