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errno.h是一个C/C++标准库头文件,定义了整数变量errno,用来记录错误信息(即错误码)。errno是一个全局变量,通过它可以获取发生错误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用来调试代码。errno.h是unix/linux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标准库头文件。
二、常用的errno定义
#include int main() { FILE *fp; errno = 0; fp=fopen("not_exist_file","r"); if(fp==NULL) { printf("errno=%d\n",errno); perror("open file "); } return 0; }
在上述示例代码中,我们首先通过#include 引入errno头文件,然后通过errno = 0对errno进行初始化。接着,我们从文件系统中打开一个不存在的文件,由于文件不存在,文件无法打开,因此fp的值为NULL,此时,我们通过printf打印出errno的值(在我们的示例中,errno的值为2)。然后,通过perror打印具体的错误信息。
errno的值和相关的错误信息可以在errno.h这个头文件中找到。下面是一些常用的errno错误码:
1、EPERM—1:
该错误通常是由于欲执行的操作不允许而导致的,例如试图去写一个 write-protected 的文件。另外一个例子是试图修改一个只读的文件系统。\
2、ENOENT—2:
试图访问的文件或目录不存在。
3、EINTR—4:
该错误通常是由于一个慢速系统调用(譬如wait(),waitpid()等)被中断而引起的。在应用程序和系统库之间会自动重启该系统调用。
三、errno与线程安全
errno是线程安全的,意味着每个线程都可以独立地设置它自己的errno值而不会影响到其他线程。C11新增了errno_t类型,可以指向errno,这样当在函数中发生错误时,可以把错误保存到另一个变量中,同时保留errno的值:
#include #include errno_t err; int main() { FILE *fp; err = fopen_s(&fp, "not_exist_file", "r"); if (err != 0) { printf("fopen_s failed with error: %d\n", err); if(errno!=0) { perror("The error"); } return 1; } printf("File is opened\n"); return 0; }
四、errno的正确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errno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避免将其视为简单的错误代码。errno的值在不同的函数之间可能会互相覆盖,因此在使用之前应该首先保存起来,以帮助确定错误发生的原因。
以下是一个使用errno的示例: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FILE *fp; int errnum; fp = fopen("not_exist_file", "r"); if (fp == NULL) { errnum = errno; fprintf(stderr, "错误号 %d\n", errno); perror("通过perror输出错误"); fprintf(stderr, "打开文件错误 :%s\n", strerror(errnum)); } else { fclose(fp); } return 0; }
五、结论
errno.h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代码中出现的错误,并且让我们更轻松地调试代码。errno变量是线程安全的,但应避免将其视为简单的错误代码。正确地使用errno需要首先保存其值,以帮助确定发生错误的原因。
原创文章,作者:小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23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