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介绍
Next_permutation是C++ STL中的一个函数,其作用是将一段序列变为下一个字典序更大的序列,即生成全排列中的下一个排列。如果当前序列已经是最大的排列,则返回false,否则返回true。
为了更好地理解next_permutation函数,先来看几个例子。假设现在有一个数列:2 3 1,如果需要得到这个数列字典序更大的下一个排列,则排列规则如下:
- 从数列从右往左找到第一个左边小于右边的数,如果不存在,则说明已经是最大排列,则直接返回数列的从小到大排列。
- 从数列从右往左找到第一个比第一步中找到的数大的数,将这两个数交换。
- 将第一步中找到的数位置之后的数列倒序。
以2 3 1为例,排列规则如下:
- 1是第一个小于右边的数,因此需要找到左边与它最近并且比它小的数,即2。
- 将2与1交换,得到3 2 1。
- 将2 1倒序,得到3 1 2,即为2 3 1的下一个排列。
二、使用方法
使用next_permutation函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序列必须是可排序的,即支持比较大小的运算符(比如>,<)。
- 序列内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否则将得到重复的排列。
- 序列内的元素个数应不超过10,否则将出现运行时错误。
使用方法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 = {1, 2, 3}; int cnt = 0; do{ cnt++; for(int i = 0; i < 3; i++) cout << a[i] << " "; cout << endl; }while(next_permutation(a, a+3)); cout << "共计" << cnt << "个排列。" << endl; return 0; }
以上代码将输出1 2 3、1 3 2、2 1 3、2 3 1、3 1 2、3 2 1,共计6个排列。
三、时间复杂度
使用next_permutation函数时,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为序列元素个数。
四、空间复杂度
next_permutation函数不需要额外的空间,因此空间复杂度为O(1)。
五、应用示例
1、求全排列最大/小值
通过next_permutation函数不断生成全排列,可以得到全排列中的最大/小值。如下示例代码生成1~n的全排列,并求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 3; int a[n]; for(int i = 0; i < n; i++) a[i] = i+1; int cnt = 0; int max_val = 0, min_val = 1e9; do{ cnt++; int val = 0; for(int i = 0; i < n; i++) val = val*10 + a[i]; max_val = max(max_val, val); min_val = min(min_val, val); }while(next_permutation(a, a+n)); cout << "共计" << cnt << "个排列。" << endl; cout << "最大值为:" << max_val << endl; cout << "最小值为:" << min_val << endl; return 0; }
以上代码输出结果为:
共计6个排列。 最大值为:321 最小值为:123
2、按字典序生成字符串全排列
通过next_permutation函数可以按照字典序生成字符串的全排列。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string s = "abcd"; sort(s.begin(), s.end()); do{ cout << s << endl; }while(next_permutation(s.begin(), s.end())); return 0; }
以上代码输出结果为abcd abdc acbd acdb adb…,即”abcd”的所有全排列。
六、总结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了解了next_permutation函数的概念、使用方法、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及应用示例。使用next_permutation函数可以方便快捷地生成序列的全排列及其它使用场景,提高了程序的效率。
原创文章,作者:小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23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