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layFS是Linux内核提供的一种Union Mount技术,它允许将多个文件系统以只读或可写的方式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文件系统。这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将不同的文件系统组合在一起,并对其进行访问和修改,从而满足了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详解OverlayFS,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它。
一、OverlayFS casper
Casper是Ubuntu LiveCD系统中使用的一种OverlayFS技术。它的原理是将LiveCD系统的只读文件系统和运行时所生成的临时文件系统合并在一起,以实现对系统的修改和添加文件操作。在实现过程中,Casper会将LiveCD系统挂载为只读文件系统,并将临时文件系统挂载为可写文件系统,然后使用OverlayFS将它们合并成一个虚拟文件系统。这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将系统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系统生成USB启动盘、磁盘镜像、系统备份等。
下面是一个基于Casper OverlayFS技术的示例代码,该代码将Ubuntu LiveCD系统的安装器程序挂载为只读文件系统,同时将用户自定义的语言和时区信息挂载为可读写文件系统,并使用OverlayFS将它们合并在一起。
#!/bin/bash
LIVECD="/mnt/livecd"
TMPFS="/mnt/rootfs"
OVERLAY="/mnt/overlay"
mkdir -p $OVERLAY
mount -t tmpfs none $TMPFS
mount -o loop /ubuntu.iso $LIVECD
mount -t squashfs $LIVECD/casper/filesystem.squashfs $TMPFS
mount -t overlay overlay -o lowerdir=$TMPFS,upperdir=$OVERLAY,workdir=/tmp/workdir $LIVECD/newroot
echo "LANG=en_US.UTF-8" > $OVERLAY/etc/default/locale
echo "LANG=zh_CN.UTF-8" > $OVERLAY/etc/default/locale
echo "Asia/Shanghai" > $OVERLAY/etc/timezone
echo "UTC" > $OVERLAY/etc/timezone
二、OverlayFS 根目录
当我们使用OverlayFS时,我们可以指定根目录。这在接管现有系统的情况下特别有用,主要是因为OverlayFS允许我们在不修改现有文件系统的情况下添加或修改系统。我们可以将现有文件系统挂载为只读文件系统,并将我们自己的文件系统挂载为可读写文件系统。然后使用OverlayFS将它们合并在一起。这使得我们可以在不破坏现有系统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或测试。
下面是一个基于OverlayFS根目录实现的简单示例,该示例将现有文件系统挂载为只读文件系统,并将自定义的文件系统挂载为可读写文件系统,并使用OverlayFS将它们合并在一起。
#!/bin/bash
# create an empty writable overlay directory
mkdir -p /var/local/overlay
# mount read-only filesystem as lowerdir
mount -o ro / /mnt/base
# mount an empty writable overlay filesystem as upperdir
mount -t tmpfs none /var/local/overlay
# mount overlay with empty workdir
mount -t overlay overlay -o lowerdir=/mnt/base,upperdir=/var/local/overlay,workdir=/var/local/overlay-workdir /mnt/overlay
当我们完成了测试或实验后,我们只需卸载OverlayFS的挂载点,即可返回到原始的不带额外修改的系统状态:
# unmount overlay directory
umount /mnt/overlay
# unmount writable tmpfs directory
umount /var/local/overlay
# unmount base directory
umount /mnt/base
三、OverlayFS:/overlay/空间不足
在使用OverlayFS时,我们必须留意OverlayFS处理空间的问题。当OverlayFS挂载点所在的分区空间不足时,我们将不能在OverlayFS中创建文件或编辑文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决空间不足问题:
1. 如果有足够的可用空间,我们可以扩展挂载点所在的分区。这将使OverlayFS中的空间也随之扩展。
2. 如果我们不能扩展挂载点所在的分区,我们可以通过更改OverlayFS的工作目录来将其移动到另一个分区或磁盘。
3. 在执行OverlayFS操作时,我们可以使用临时文件系统来作为OverlayFS的工作目录。
下面是一个基于前两种方法解决OverlayFS空间不足的示例,该示例将现有文件系统和自定义文件系统都挂载为只读文件系统,并将一个可读写的文件系统作为OverlayFS的工作目录,以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
#!/bin/bash
# create an empty writable overlay directory with more space
mkdir -p /extra_space/overlay
# mount read-only filesystems as lowerdirs
mount -o ro / /mnt/base
mount -o ro /custom_fs /mnt/custom_fs
# mount an empty writable overlay filesystem as upperdir
mount -t tmpfs none /extra_space/tmpfs
# mount overlay with larger workdir
mount -t overlay overlay -o lowerdir=/mnt/base:/custom_fs,upperdir=/extra_space/overlay,workdir=/extra_space/tmpfs /mnt/overlay
四、OverlayFS filesystem on
OverlayFS将多个文件系统合并为一个虚拟文件系统。我们可以通过fsck命令来检查OverlayFS文件系统的状况。同时,我们还可以在系统启动时,将OverlayFS文件系统挂载为可读写模式。我们可以在/etc/fstab文件中添加相应的挂载选项。
下面是一个基于/etc/fstab文件挂载OverlayFS的示例。
# add entry to /etc/fstab file
/dev/sda1 /mnt/base ext4 defaults 0 1
/dev/sdb1 /mnt/custom_fs ext4 defaults 0 2
none /mnt/overlay tmpfs defaults 0 0
overlay / overlay defaults 0 0
五、OverlayFS docker
Docker是一个流行的容器化平台,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应用程序容器。Docker使用OverlayFS来实现容器的文件系统隔离。Docker在主机文件系统上创建一个只读的镜像层,然后为每个容器创建一个可写的层。当容器中的进程读取或写入文件时,它们会通过OverlayFS从可写层或只读镜像层中检索文件。这种机制使得容器的文件系统看起来像一个完整的文件系统,但实际上它只是Docker文件系统的一个快照。
下面是一个用于创建Docker容器的示例代码,该示例代码使用OverlayFS实现容器文件系统隔离。在此示例代码中,我们首先创建一个只读的镜像层,然后使用OverlayFS将它与可写层合并在一起,在容器中执行命令。
#!/bin/bash
CONTAINER_NAME=my_container_name
IMAGE_NAME=my_image_name
CONTAINER_ROOT=/opt/${CONTAINER_NAME}
CONTAINER_RW=/var/lib/docker/${CONTAINER_NAME}
docker build -t $IMAGE_NAME .
docker run -d -v ${CONTAINER_RW}:${CONTAINER_ROOT}:rw --name $CONTAINER_NAME $IMAGE_NAME
六、Overlay网络
Overlay网络是一种容器网络,它允许在不同节点之间的容器之间创建虚拟网络,以便它们可以彼此通信。Overlay网络使用OverlayFS和VXLAN协议实现,并作为Docker Engine的一部分进行管理。Overlay网络可以在不同的主机上创建容器,并自动处理容器之间的通信。
下面是一个创建Overlay网络的示例代码,该代码创建一个名为my_overlay_network的Overlay网络,并将容器my_container1和my_container2加入到此网络中。
#!/bin/bash
OVERLAY_NETWORK_NAME=my_overlay_network
docker network create -d overlay $OVERLAY_NETWORK_NAME
docker run -d --name my_container1 --network $OVERLAY_NETWORK_NAME nginx
docker run -d --name my_container2 --network $OVERLAY_NETWORK_NAME nginx
七、Overlay技术
Overlay技术实际上是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并在容器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使用OverlayFS作为文件系统隔离的基础,并使用Linux内核的其他特性,如Cgroups、Namespace等来实现容器的隔离和资源限制。使用Overlay技术,可以在同一主机上运行多个容器,并保障容器之间的隔离性。
下面是一个通过Docker实现Overlay技术的示例代码,该代码创建了两个容器,并将它们分别加入不同的Overlay网络中,实现容器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bin/bash
OVERLAY_NETWORK1_NAME=my_network1
OVERLAY_NETWORK2_NAME=my_network2
docker network create -d overlay $OVERLAY_NETWORK1_NAME
docker network create -d overlay $OVERLAY_NETWORK2_NAME
docker run -d --name my_container1 --network $OVERLAY_NETWORK1_NAME nginx
docker run -d --name my_container2 --network $OVERLAY_NETWORK2_NAME nginx
八、Steam Overlay
Steam Overlay是Steam游戏平台的一个功能,它可以在游戏运行时打开一个特殊的覆盖层,并向游戏中添加额外的功能,如聊天、浏览器、朋友列表等。Steam Overlay使用OverlayFS实现,在Steam客户端和游戏之间创建一个虚拟文件系统,并将Steam Overlay的文件合并到游戏的文件系统中。
下面是一个用于启用Steam Overlay的示例代码,该示例代码通过OverlayFS将Steam Overlay文件系统合并到游戏文件系统中。
#!/bin/bash
STEAM_GAME_DIR=/path/to/steam/game/dir
STEAM_OVERLAY_DIR=/path/to/steam/overlay/dir
mkdir -p $STEAM_OVERLAY_DIR
steam-overlayfs $STEAM_GAME_DIR $STEAM_OVERLAY_DIR
九、Overlay和Underlay
在OverlayFS中,我们可以使用Lowerdir和Upperdir挂载选项定义一个或多个只读和一个可读写的文件系统。Lowerdir和Upperdir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Lowerdir通常代表原始的文件系统,而Upperdir通常代表OverlayFS的工作目录。
与之对应的是Underlay,Underlay通常是用于在不同的存储设备之间进行文件复制、备份或迁移的一种技术。Underlay把一个或多个文件夹或存储设备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
在Overlay和Underlay技术中,我们都使用Union Mount技术来实现文件系统的合并和访问。这种技术充分利用了Linux文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发挥空间和应用场景。
结论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从多个方面对OverlayFS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们讲述了OverlayFS的原理和机制,介绍了OverlayFS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示例。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OverlayFS技术。
原创文章,作者:小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23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