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mangling是一种在编译器和链接器中用于确保不同编译单元中函数和变量名称唯一的技术。一般情况下,这个技术是由编译器提供的,它会将函数名和变量名进行编码,最终在生成目标代码时使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介绍namemangling的相关知识。
一、基础知识
在C++中,函数名和变量名是通过mangling进行处理的。它的原理是在原函数名或变量名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额外的字符以实现唯一性。例如: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这个函数经过name mangling处理后,变成了这个样子:
?add@@YAHHH@Z
其中,?是对函数名的修饰,@@用来分隔修饰后的函数名和参数列表,YA表示返回类型为int,HH表示参数为两个int类型,Z是修饰符后缀。
在Windows系统中,name mangling规则是微软通过编译器定义的;在UNIX/Linux系统下,每个编译器有自己的mangling规则。这也导致在不同平台、不同编译器中编译生成的目标代码不能互相链接。
二、C++和C的区别
C语言并不需要进行名称修饰,因为C编译器会自动添加下划线作为前缀来确保唯一性。而在C++中,由于支持函数重载等特性,因此需要对函数名进行处理以便区分不同的函数。例如:
extern "C" {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这个函数的编译后的名称仍然包含了修饰符,但是在程序链接时,编译器会仅仅使用函数名“add”来进行链接。
三、调试难度
当程序中使用name mangling时,会给代码的调试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如果一个程序中有两个名称相同的函数,那么当出现错误时很难通过调试器找到具体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试信息需要包含在可执行文件或动态链接库中。
以下是一个示例:
#include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int add(double a, double b) { return a + b; } int main() { std::cout << add(1, 2) << std::endl; std::cout << add(1.5, 2.5) << std::endl; }
如果使用g++编译这个程序:
$ g++ -o example example.cpp
编译器会自动进行name mangling,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中包含已编码的函数名。当我们使用调试器查看程序时,它会进行自动demangling操作,但是调试器可能会解析错误,导致不能正确显示函数名。
四、namespace的影响
当在namespace中使用mangling时,编译器会在函数名前加上namespace的名称。例如:
namespace mynamespace {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int main() { std::cout << mynamespace::add(1, 2) << std::endl; }
这个函数经过name mangling处理后,变成了这个样子:
?add@mynamespace@@YAHHH@Z
可以看到,函数名前面增加了namespace名称“mynamespace::”。
五、虚拟函数和多重继承
虚拟函数和多重继承会给name mangling带来一些困难。因为虚拟函数需要在类的虚表中寻找函数的地址,所以在name mangling时需要考虑到类的层次结构。而多重继承会导致类中存在多个基类的虚表,在name mangling时需要对继承关系进行处理。
例如,有以下代码: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foo() {} }; class B { public: virtual void bar() {} }; class C : public A, public B { public: virtual void foo() {} virtual void bar() {} }; int main() { A* c = new C; c->foo(); delete c; }
这个程序中,类C继承自A和B,同时重写了A和B中的虚函数。当使用name mangling时,需考虑到类的层次结构和继承关系。
以下是class C经过name mangling后的函数名:
??_7C@@6BA@A@@@, public: virtual void __thiscall C::foo(void) ??_7C@@6B@, public: virtual void __thiscall C::bar(void)
可以看到,class C的函数名包含了继承关系和虚函数的信息。
结束语
本文从各个方面给出了关于name mangling的介绍。虽然在编程中我们很少直接使用name mangling,但是了解它背后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调试程序。
原创文章,作者:小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207095.html